在贵州东部,群山环绕着一座美丽的小城,古朴的建筑群让我们看一眼就知道这里是个有故事的地方,这就是黎平,90年前的黎平会议就是在这里召开的。
我们的旅程离开通道,一路向西,路上的风景依旧是一座大山接着另一座大山,今天也正式离开湖南进入贵州,上期视频我们讲到通道转兵成为了转折的开始,那在黎平这里就可以说是正式确定了方向。
黎平这个名字我们听上去就感觉非常美丽,它寓意着黎民百姓平安。黎平这里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自古也是黔东的交通要道,独特的侗族风情赋予这里独特的魅力,翘街就是黎平最古老的区域。
因为街道两头高的独特造型,站在一头就能将整条街尽收眼底。地上铺的大青条石夹杂着勾缝的鹅卵石,被岁月磨砺得光滑发亮,显得很有沧桑感。抬头一看两侧的建筑更加精美,明清建筑风格的铺面房屋,白墙灰瓦,飞檐高脊,墙上彩绘图案精美,门窗装饰古色古香,加上有年代感的宣传语广告整个翘街就像是一个大古董。
听当地人说翘街这里的整体风貌几十年都没有改变,围绕着翘街外围黎平县城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古老原始的文物都没有破坏,也正是如此我们今天才有幸还能看到货真价实的古迹。
当年的黎平会议就是在翘街里开的,我们很快就走到了会议旧址,这里原为胡家宅院,前店后居,商住两用。整座建筑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坐东南朝西北,前低后高,四周还建有封火墙,青砖、小瓦、白墙,是一座具有徽派建筑风格和湘赣民居特点的精美院落。
1934年12月15日,红军攻占了长征入黔第一城——黎平城。12月18日就在这里召开了红军长征后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通道会议决定转兵向西,但没有正式的决议,我们可以理解为暂避锋芒,到了黎平,李博二人仍坚持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主席则主张向贵州西北进军,经过激烈争论,多数代表选择跟着主席走,会议作出了 《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也就是说从这里开始红军正式决定向西去贵州的西北,黎平会议改变了红军的前途和命运。
如此重要的会议为何选在黎平开,其实这也是大家深思熟虑的。首先就是下一步去哪的大方向亟待解决。其次就是黎平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黎平地处边三省交界,地形复杂道路崎岖,敌人很难追赶而且空中侦察都不易被发现,我们暂时甩开了敌人加上黔军实力弱,军事上相对安全。再加上这里群众基础好,又相对比较富庶便于红军补充给养和休整,综合这些因素,黎平会议胜利召开。
在黎平还有这样一段长征中令人敬佩的故事,在长征中一支极为特殊的连队,这是一支名不副实的连队,名为休养,却既不能 “休”、更不能“养”。这支特殊连队,就是1934年12月中旬在黎平整编中改建的中央红军千部休养连。
在黎平,董必武、徐特立等几个老同志和休养干部部分住在当地老乡家里。由于他们跟随大队行动困难,上级有关部门想把他们寄留在老乡家,每人发给二百元钱作为生活费。这些老同志和休养干部都不肯留下,表示死也要跟主力红军走到底。就这样他们继续踏上了征程。
黎平是一个有底蕴、有历史、有风景的小众旅游城市,等着大家前来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