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到重庆(12 年)

听说 12 年是一场轮回。

一个周期通常用数字 12 表示,生肖是 12 生肖,一年是 12 个月。12 岁的孩子从少年步入青年, 12 年后,我们早已从少女变成了少妇。

不到怀旧的年龄,却追忆往昔峥嵘岁月,巨蟹的天性,还是人变老了?

读到这句话:

天不语而四时行,地不言而万物生。

在天地面前,生命的周而复始,再正常不过了,走一糟的痕迹,从来都不张扬。

想起《道德经》中这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草木也好,灵长动物也罢,绕不开自身的生命周期。满心欢喜地迎接生,顺其自然接纳生命的结束。

你能说天地无情吗?只是天地对待万物都一样,没有分别心,因为天若有情天亦老。

12 年前,在北京站台,她接我落脚。

在那座象征心脏的城市,幸好有她,我才触摸到一点陌生的城市,脉搏跳动的温暖。

12 年后,因为工作,她来重庆。

彼时,一位是职场精英,一位却是全职宝妈。你能说,谁能比谁更胜一筹吗?

各自的境遇,各自的选择不同罢了。

能做一桌饭菜,为她接风洗尘。景区打卡,畅聊生活。没有什么今非昔比,只有现世轮回。

还记得同窗四年,大家各忙各的。在看似是象牙塔的大学里,对于农村家庭的孩子来说,永远没有闲下来感到无聊的一点儿消耗。

她大概是最忙的吧,早出晚归,特立独行,至于同学背后的言论,置若罔闻。

而我,泡图书馆,做兼职,搞社团活动,似乎也忙。

只是惺惺相惜,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了解,有时不需要说太多话吧。

师生之间也是。

她时常跟大学辅导员联系,她说在最困难时,连交学费的钱都不够,是辅导员帮她渡过难关。

辅导员现早已退休,她说,同学间就应该常联系,多交往。

可现世冷暖,人情淡漠,大家都很忙。忙着结婚生子,忙着升职加薪,忙着养儿育女,忙着升官发财……

同学,是什么,在很多80 后,90 后,这样的中梁砥柱面前,是褪色的记忆,伴随着过去酸涩窘迫的生活……

我说只有经历过那些酸涩窘迫,才懂得珍惜呀,珍惜现在你拥有的一切。

回头想想,在一定维度上,你所拥有的,也会伴随着时空变化,成为海市蜃楼,化为泡影。

你积攒的财富,视如珍宝的物件,包括看起来稳固和谐的一段关系,你在时,比生命重要;你离开了,这些都会随风散去。

多年前,写过一篇《为什么毕业五至十年,同学之间差距会这么大》(点击可阅),分析的那些原因,社会阶层和资源,性格因素和情商高低,个人机遇和运气等,曾经以为很对。

现在,不会去那样分析。生命未到终点,哪有那么多得失?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互联网社会,不用三十年,也不用十年,甚至不用五年,有的人一两年,就抵得上别人五至十年的生命维度。

看过《一年顶十年》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剽悍江湖的传说。运用好时间复利杠杆,你做不到一年顶十年,可以一年顶三年吧。

如果人的生命长度是无限的,不会在乎做一件事能达到什么成效,因为有时间慢慢去做。

但这个前提无法实现,生命在宏观宇宙维度,很短,我们能做成多少事呢,为什么还那么贪心呢?

一两年可以完成的事情,你为什么要去拉长时间跨度呢?

总想着自己有时间,可时间都在鸡毛蒜皮的事上。

世事繁华万千,也很容易眼花心花。

像那个玉米地里的猴子,掰到手的玉米,不珍惜,总觉得前面的玉米更大更甜,走过玉米地才发现,掰了半天玉米,一根也没留下。

静心看看你到底想要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想清楚了,高密度地每天重复去做。这一点更重要。

在做的途中,别急着丢弃手中掰好的玉米,因为有总比没有要强。

记得《道德经》中下一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普通百姓,凡夫俗子,一介草民,刍草编成,自生自灭,“刍狗”一词很形象。

没有谁比谁更高级,又不是圣人,大抵也差不多。就看草木编成的刍狗,谁更扎实,更能经受住这日晒风吹雨淋。

从普通人的角度看,你能做的,只是需要好一点的刍草,能做扎实一点,承受风雨的能力更强一点。

你的过往经历,遇到的人事,重不重要?

重要。那是你存在的证明,你尝过的苦辣酸甜,体验过的真实,即使最后遗落不见了,也是真实存在过。

同学离去,不知道下一个回望是在哪里,在哪一个时空交汇处。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迁,总会溶解和消化掉岁月的嘉奖。

我仍在,初心在,人未老。

以上。

注:剽悍江湖的新书《明智创富指南》,想读的朋友请私信~

往期内容

家庭主妇,为什么一定要“上班”呢?

高处相见: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介绍

爱芬,前半生总想教书育人,余生脱下孔乙己长衫,育儿育己,来生再写传世之作。关注我,一起读书写作,一起参悟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