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2月29日傍晚,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峡谷上,一声震响惊天动地——龙羊峡水电站成功截流。
时隔30多年,经历岁月积淀的龙羊峡大坝显得愈发凝重,也有着些许落寞。但是作为一种精神符号,从建设时期的繁华到建成后的寂静,再到如今因旅游而振兴,它的身上,镌刻着深深的时代烙印,也成了许多人心中永远的记忆。
追溯红色印记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在流经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时,被河水裹挟的泥沙在下游宽阔河床中淤积了下来,导致河床逐年增高,留下不小的灾害隐患。
20世纪50年代,对黄河的治理纳入了国家计划,蓄积了丰富水电资源的龙羊峡从此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1956年起,国家开始了对龙羊峡水电资源开发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1976年1月28日国家批准建设龙羊峡水电站,勘察设计工作由水电部西北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1976年 2 月地勘队伍进驻龙羊峡,与此同时水电第四工程局施工队伍进入工地,开始施工准备工作。
1979年导流隧洞进水并完成截流;1980 年 1 月,龙羊峡水电站坝基正式开挖;水电部四局和援建的18000多名建设者,群策群力,大干苦干;1982年6月28日喀什拦河主坝的第一块混凝土浇筑;1984年8月底,主坝已升高到86米;1989年,龙羊峡水电站发电、供电系统全部竣工,创下过“黄河第一坝、亚洲最大的大坝、单机容量最大、海拔最高电站以及中国最大的人工湖”一系列“第一”。
西风凛冽、黄沙蔽天、天寒地冻、荒无人烟,对外公路不通,是那个年代水电人建坝时的真实写照。工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条件非常困难,施工先遣部队所住的地方多是下挖地窝藏身,上覆帐篷蔽风,最好的住房也不过是一些干打垒的土坯房,生活条件之艰苦可想而知。
在一部纪录片中,水电四局老职工张文俊回忆,当时的龙羊峡一片荒凉,一趟西宁要走7、8个小时,作业环境是在高海拔的峡谷,工地周边荒无人烟,野狼出没,黄沙漫天。
水电建设,功在千秋。追溯龙羊峡水电站的建设过程,可谓可歌可泣。在黄河上游,耸立着两座“水电英雄纪念碑”,其中一座就是为龙羊峡水电站修建过程中因公牺牲的水电先烈而立。
当年,建设者通宵达旦,昼夜轮班,为祖国的水电事业奉献青春、身留残疾、付出生命。如今,漫山的陡峭岩石似墓碑书写着英雄的传奇,他们葬身在龙羊,长眠于龙羊,守护着龙羊。
每当清明时节,龙羊峡镇政府会举行清明扫墓活动,目的就是悼念为建设龙羊峡水电站而牺牲的水电英雄,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先烈的工匠精神,更好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务实、争创一流”的龙羊精神,激发新一代建设者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还看今朝龙羊
近年来,依托新兴的工业游、生态游、乡村游,这座小镇走出一条振兴重生之路。
借助龙羊峡景区的不断发展,龙羊峡镇周边村落依托龙羊峡水库优越的地理位置及优势旅游资源,利用现有住房、果园、林地等要素,乡村旅游业已初具规模。
龙羊峡水电站的投产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经龙羊峡水库对黄河上游水量进行有效调节后,可使下游已建的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青龙峡4座水电站增加年发电量6.59亿千瓦时。可以说,龙羊峡水电站不仅是一座巨大的蓄水库,而且也是一座巨大的蓄能库。
光伏发电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和可再生的能源。如今,海南大地上又开始了“水光互补”“牧光互补”的生动实践,围绕坚定不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加快建设产业“四地”的思路更加清晰、举措更加扎实、成效更加明显。
当夜晚来临,光伏电站出力为零后,白天停机的水电机组则启动起来填补供电的缺口。经吉尼斯纪录认证后的世界最大光伏电站——龙羊峡水光互补并网光伏电站,其经济、生态效应都非常显著,正在为中国碳减排做出积极贡献。
龙羊峡水电站是青海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在龙羊峡水电站办公楼一楼专门布置了一个面积近百平方米的展厅,里面陈列了龙羊峡水电站的诸多荣誉,一个个奖牌金光闪闪。记录水电站建设历程的那些黑白照片,有扛着旗子、挑着水桶、背着被盖步行开赴工地的,有大伙儿围蹲在地上吃饭洗脸的,有腰间拴着绳子从高处吊下站在山腰手持钢钎撬石头的……
这一切成为当地“工业旅游”的一个展示窗口,更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务实、争创一流”的龙羊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核心,吸引不少干部职工和游客前来悟初心、践使命。
龙羊峡旅游景区地处的黄河大峡谷地形复杂、起伏变化大,旅游景区内既有高山,亦有峡谷和盆地,还有奇特河谷、中低山和沙漠。游客既可以看到水电站的宏伟建筑,又可以领略到特异的“高峡平湖”自然风光。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则是龙羊峡水库形成的龙羊湖。黄河碧水长流,湖水烟波浩渺;河谷深切,激流翻滚,峡谷、漫滩与湖泊相间;碧水、丹山与绿洲相映,相得益彰。湖区周围天然草原辽阔,水草丰美,蓝天、白云、草原构成绚丽多姿的草原山城风光。龙羊湖与青海湖和日月山遥遥相对,是国内最大的高原水库和人工湖泊。
龙羊峡水库投运以后,库区渔业生产发展较快,既可发展天然养殖,也可发展人工浮箱养殖。而渔业与旅游业的深度结合,也成为龙羊峡旅游的一大亮点。
虽然大坝竣工后建设者相继撤走,但如今的龙羊峡镇依然保留着那个时代的“味道”,可以让游客领略到龙羊特色和时代气息,一座工业文旅时光小镇雏形已现。
龙羊峡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突出“低氧”优势,依托海拔低适宜低氧体育运动的特质,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建成一批体育运动设施,举办了彩虹跑、青海湖高原越野精英赛、音乐节等赛事活动,已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体育小镇”的美誉。
龙羊峡土林千奇百怪的造型、深远宁静的幽谷地缝、高悬半空的洞穴天门、原始粗犷的沙沟荒漠、怪模怪样的五彩奇石和种类繁多的远古动植物化石,组成了景区内丰富的景观。
依托红色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我们有理由相信,龙羊峡将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采访手记:
龙羊精神历久弥新。
“黄河第一坝”的峥嵘岁月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务实、争创一流”的龙羊精神。时至今日,依然是我们前行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渴饮沟河水,白天忙作业,夜宿土窝窝,劲风扬飞沙,也怕铁打汉,大坝锁黄河,高峡出平湖。”形象描述了“龙羊人”建坝时的艰苦生活,反映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无数建设者用青春、汗水、热血,甚至是生命书写奋斗人生故事的同时,也不断接续和印证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
在新时代,我们要从红色龙羊印记中汲取精神力量,传承好、发展好、践行好龙羊精神,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决心和干劲。(来源:海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