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号桥(创立16年的8号桥)

1.6万平方米,4.6万平方米,6万平方米———这是8号桥创意园区这些年的面积变化情况;约50家,近160家,130多家———这是8号桥创意园区这些年入驻企业数的变化情况。伴随着园区面积的增加,园区内企业数经历了一个“变大”后又“变小”的过程。这是为何?在8号桥创意园区执行董事倪伟源看来,这个变化正反映了园区发展阶段之变、企业发展质量之变、区域营商环境之变:“伴随着企业‘变高长大’,有限的园区办公面积之内可容纳的企业数不可能一直上升。一时下降的,是企业数;一直上升的,是企业的发展势头、园区和政府提供的相关服务。”

8号桥创意园区一期位于建国中路,面积1.6万平方米;二、三、四期位于局门路,其中二、三期面积有3万平方米,四期面积有1.4万平方米。园区一期原来是旧工业厂房,2003年经过设计改造后融入了时尚创意元素,成为沪上知名的创意园区之一,有不少设计公司、创意团队入驻。

倪伟源告诉记者,园区一期初创时,有约50家企业入驻,当时就可谓“一铺难求”。之后园区内企业越来越多,这才有了二、三、四期,到2015年时园区内共有近160家企业。但是近3年来,园区企业数呈缓慢下降趋势,有20家企业被“挤”出了园区。“园区越来越‘挤’,是因为物理空间、办公面积不可能无限制上升,但是企业却在越长越‘大’。”

去年底,戴森中国总部新址落成典礼在中海国际中心A座12层戴森中国区总部办公室举行。2013年落户黄浦时,戴森中国总部只有在8号桥创意园区内的400多平方米办公空间,到去年底离开时,戴森已“长大”到了2500平方米,本土化团队扩充了3倍。“戴森中国总部准备在2019年时把办公空间扩大到6000平方米,我们很难腾出这么大的、集中的办公空间,因此戴森就搬出去了。”倪伟源说,类似的例子不止一个,比如电商魅力惠,入驻8号桥后办公面积从200平方米扩展到1000平方米,2012年搬离园区。

对于这样的“搬离”,园区管理方没有惆怅,反而很欣慰,因为这证明了企业在园区和政府的贴心服务下“长势喜人”。“不能光看走掉的企业,事实上留在园区内的企业也都在越长越大。”倪伟源说。比如,国内领先的工业设计公司LKK洛可可,2010年入驻园区时办公空间只有200多平方米,如今增长了四五倍,人数也从寥寥数十人增加到了200多人。

“长大”的不只是企业面积,还有企业能级。这些年,8号桥创意园区内的企业在细分领域也有了变化。以设计类企业为例,园区初创时主要有建筑设计企业入驻,此后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建筑设计类企业开始变少,产品设计、工业设计类企业开始增多。园区发展到四期时,和互联网有关的设计企业、科技类设计企业越来越多。和园区初创时相比,虽然大类上同为设计类企业,但企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经营方式的“粗放程度”越来越小。

企业能“长大”,关键是有一个“适宜生长”的营商环境。倪伟源告诉记者,入驻8号桥创意园区的不少是中小企业,初期面临各种困难,政府相关部门都能给出有针对性的帮助。“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区相关部门对文创产业都有项目化的扶持、补贴或奖励。每年,区里都会印一本优惠政策的小册子,什么类型的企业享受什么政策一目了然,我们拿着这本册子去和企业沟通,能省心不少。区里对文创园区的发展也非常关心,设立了文创办,有专门团队对接园区,倾听需求、解决问题。我们园区能给入驻企业的,只是市场性的支持和优惠,相对比较单一、薄弱,加上政府提供的强有力支持,才能更好把中小企业培养好。”

在倪伟源看来,营商环境的优化,除了政策“硬实力”的提升,还包括信息“软环境”的优化。“有一些好的办公资源、办公空间还‘散落’在外,如果这些信息能整合共享到专业的园区平台上来,对园区、对寻找空间的企业、对空间本身是‘三赢’的局面。信息在更高层面、更广范围内的共享,有助于让专业人、专业团队做专业事,更好地利用各类资源,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茅冠隽

图片来源:8号桥创意园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