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安汀溪水库(四万多人投入水库建设修建时意外发现窑址老照片见证厦门汀溪水库背后的故事→)

1955年12月14日,汀溪水库破土动工清基。(图/同安区档案馆 提供)

  翔安区的农民不用再依靠“天公作美”进行农业灌溉了——今年初,荒废近20年的汀溪水库总干渠正式恢复向翔安通水。

  位于同安区西北部的汀溪水库,建成于1956年,集防洪、供水、灌溉、饮水、养殖为一体。历经68年,这一湾库水依旧青蓝碧透,一派生机,涌动的生命之源,正孜孜不倦地哺育着同安和翔安这方土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是一句口号。

  走在坝上,遥望湖畔,仍可窥视当年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汀溪水库是如何建造而成的?在创造奇迹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精神力量?本期“厦门档案故事”,带您透过同安区档案馆珍藏的老照片,见证60多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为治水患 提出修建汀溪水库

  厦门九大流域,同安占四条——东西溪流域、官浔溪流域、龙东溪流域和埭头溪流域,其中,东西溪被誉为同安的“母亲河”。然而频繁的水患灾害,给农业生产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人们要求治理水患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1954年10月下旬,福建省水利局召开沿海产粮区水利行政会议,同安县县长王德明在会上提出修建汀溪水库的建议。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关系着国家的繁荣与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的安危与福祉。会后,省水利局、晋江地区行政公署水利科立即派技术干部前来同安踏勘测量,编制兴修汀溪水库的规划。1955年11月中旬,省水利局领导前来同安确定坝址,研究筹建工作。经晋江地区行政公署向福建省人民政府申请,批准修建汀溪水库,11月底便成立了汀溪水库工程建设指挥部。

八方支援 四万多人投入水库建设

  在当时,没有现代先进技术建设水库,用的是人海战术,一场声势浩大的“战役”在同安全面打响。

  同安区档案馆存有一张拍摄于1955年12月10日的老照片,图中一位叫曾清泉的人,在工程指挥部准备迎接进场民工。那一天,来自东孚区角尾、金山、锦宅、辽东、鸿渐、白礁六乡的6000多名民工进场,他们用草和木料搭起工棚,向荒山挺进。与此同时,仙游、安溪、永春、晋江、南安、惠安等兄弟县市,由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队,带领一万多名民工前来支援;驻军5039部队派出400名官兵和运输车辆前来支援。

  1955年12月14日,汀溪水库破土动工清基。从项目落地到动工兴建,前后仅一个月时间,建设者们自始至终采取“三边”作法,即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以渠道为例,由一名县领导带队,沿路走一圈,就把渠道的线路定下来,再进行测量。

  同安全县各行各业、各乡各村纷纷伸出援手,齐心协力解决人力、物资、器材、粮食、副食品、交通工具、移民搬迁等具体问题。春节后,本县民工大批进场,坝区保持劳力四万余人,漫山遍野的建设大军为了工程全情投入、热情高涨。

  1956年1月底,清基结束,工程进入浇筑涵洞和水塔;2月初开始填土,砌筑溢洪道。由于雨季来临,溪水猛涨,为了战胜洪水,指挥部制定最原始的土办法,加快施工进度,让日上土量超过5000立方米,填土厚度达60厘米。

  大坝上伫立的汀溪水库纪念碑,记载了当时的火热场景——1955年,厦门市及周边县市四万多名军民风雨无阻,昼夜施工,建设长40公里总干渠和长63公里的左右干渠,引灌当时同安县东南十九万亩干旱田地,改变了十年九旱的历史面貌。

英雄擂台 日光和灯光轮流照耀工地

  汀溪水库的建设者们,把几代人想办而办不成的水利工程变成事实,创造了奇迹。在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精神力量?答案就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不畏艰险、愚公移山”的拼搏精神和“顾全大局、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

  “工程从白天到黑夜进行,日光和灯光轮流照耀着工地。工地政治处同志说:‘我们这里的工作一天是二十六小时!’”1956年4月18日《厦门日报》第二版刊发文章《汀溪水库散记》,文中提到,在交接班的时候,民工会提前一个多钟头来到工地,他们不是空手去接班的,在离开工棚时会挑着一担土去上工,除了带队的一面红旗以外,分辨不出哪一队是刚来接班的。

  “粒粒黄土填坝头,滴滴清水归良田。”在拦河坝上,挑土的、打夯的、灌混凝土的、开拖拉机的,形成了一支向自然斗争的激流,掀起了劳动竞赛的高潮。民工们的操作方法带有鼓动性:“挑一担,加一担”“担不离肩,筐不落地”“半空倒土”“装满挑快,回头跑”……整个工地响彻一片劳动的呼声。

  为社会主义建设立功,是民工们普遍的愿望。有支队伍,每创造一次成绩,就写一次报告,要求批准为突击队,到写第四次报告的时候,他们的挖土成绩由原来的六点三方提高到十点九方,团组织批准授予“青年突击队”的称号。民工们以自己的劳动争取这个光荣称号,申请书成批地从工地送到团组织的办公室。为了照顾中老年人,除了青年突击队,又成立了“生产突击队”。

  为了鼓舞民工的劳动士气,工地上还有不少宣传站,上面写着鲜明的大字:“看谁成绩好,英雄上擂台”。宣传站前竖立起一根杆子,升起各中队的彩色队旗,谁的成绩好,旗子就升得高,彩旗呼啦啦地飘扬在空中。此外,工程指挥部还通过有线广播、工地小报进行宣传,邀请慰问团走进工地开展戏剧演出,现场播放电影、开展联欢活动等。

  经过紧张施工,1956年4月5日,汀溪水库主要工程——37米高的拦河坝建成,当日举行了通水大会;6月26日,主要工程完工;7月底,建成总干渠和左、右干渠,汀溪水库工程全线竣工。汀溪水库是当时全省库容最大的水库。同安县人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欢呼水库胜利完工。农民蔡良港在自己编的《建设汀溪水库十欢喜》的歌中写道:“欢喜水库胜利完成,感谢共产党大恩情,昨天劳动在坝头,明天各乡都要点电灯。”

  如果说,最初的汀溪水库是与水“抗争”的利器,如今的汀溪水库则是与水共生的典范。这条“共生路”并非一蹴而就,而是跌宕起伏。通过全域共治,汀溪水库的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直到现在依旧是同安、翔安两区农业灌溉的主要工程,也是两区城镇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

【延伸阅读】

  修建时意外发现窑址

  珠光青瓷从这里起航

  汀溪水库里头可是大有乾坤,波澜不惊的背后,一度是我国南方生产青瓷的著名窑址所在,珠光青瓷便是从这里起航。2023年,汀溪水库被列入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该遗址包括宋代窑址、三角纪念碑、大坝旧涵洞出水口和“人定胜天”石刻。

  珠光青瓷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得追溯到1956年。同安文史专家颜立水曾撰文介绍说,修建汀溪水库时,意外挖出大量瓷片、窑具。这一年冬天,北京故宫博物院及福建省文管会曾先后派员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量卷草纹和篦纹青黄釉碗,类似日本学者称为“珠光青瓷”的碗。经过七次考古调查和大量考证,考古专家证实同安汀溪窑是远销日本的珠光青瓷的产地。1963年,汀溪窑址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初,福建博物院与厦门市博物馆联合对窑址进行调查和局部发掘,发现了烧窑遗物堆积11处,龙窑窑炉遗迹8处,分布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遗物堆积最厚处达5米,发掘的两座窑炉残长均超过50米,规模之大令人惊叹。标本出土后,考古专家遂用石板和水泥对窑址进行密封,随着水库水位的上升,窑址便长期深藏水下。

  颜立水说,宋元时期的汀溪窑是闽南地区最大的青瓷产地,当时汀溪水运发达,船可至汀溪隘头段,大量的汀溪窑产品主要通过水运运到泉州港,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

(文/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 通讯员 赵刚 黄月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