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草原深处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高格斯台河流经这里,此处又叫巴彦河,河上的一座桥有个美丽的名字——连心桥。
6月中旬,记者再次来到连心桥旁。站在桥上,同行的阿巴嘎旗资深媒体人于立平老师讲起了“连心桥”名字的由来。
原来,在这座连心桥的背后,还有一个在阿巴嘎草原上广为流传且感人肺腑的故事。
1968年,包括下乡到当时查干淖尔公社乌日根大队(今阿巴嘎旗查干淖尔镇乌日根温都日勒嘎查)的知青在内的近670名北京知识青年到阿巴嘎旗插队落户。
这些在大城市长大的孩子们在与牧民的频繁接触中,从不懂民族语言到熟悉日常用语,从不知从哪里下手干活到了解畜牧业生产,慢慢地,知青和当地牧民们建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感情,变成了一家人。
当时,乌日根大队和周边大队的知青和牧民运送牛羊、饲草料时必经巴彦河,尤其到了春季冰面融化,河床就泥泞不堪,必须绕河行走。而这一绕就是几十公里的路程,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据乌日根大队原党支部书记阿迪亚回忆说,巴彦河没建桥之前,给牧民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大不便。夏季河水又急又深,还曾经发生过过河的牧民陷进河里淹死的惨剧。
转眼到了1997年,借改革开放的春风,知青们有的创办了企业,有的在国家机关担任了领导干部。但他们的心却一直记挂着大草原,始终记得蹚水过河的艰难情景。
就在这一年,张亚林等北京知青先后筹集80万元,在巴彦河上修建了跨河桥。
1998年8月,美丽的巴彦河畔,红旗招展、歌声嘹亮。身着盛装的蒙古族姑娘们向北京知青敬献哈达和奶酒,用草原上最隆重的仪式迎接他们回家。
“热情的牧民们载歌载舞,欢迎为他们捐资架桥的北京知青。时任阿巴嘎旗委书记阿格旺到场祝贺,并将此桥命名为连心桥。”于立平说。
阿迪亚说:“连心桥建成后,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出行、牲畜出栏和饲草料调运,为牧民们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利条件。连心桥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忆,更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见证。”
在长达近40年的采访生涯中,于立平不仅和当地牧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还和知青们有着紧密的联系。只要知青们想草原了,就会给他发来微信或打来电话聊上一番。“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都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虽然年纪大了,但知青们和当地牧民互相牵挂着的心却始终没变。”于立平说。
就在去年的10月20日至24日,乌日根温都日勒嘎查牧民自发组织探望知青慰问团,与于立平一道赴北京。
听到“第二故乡”的牧民们将要来北京探望慰问的消息,知青们坐不住了,大家纷纷在微信群里献计献策,小到牧民们喜欢喝什么牌子的砖茶、饮料、酒水,接待牧民的日程步骤,通知什么人来与牧民见面,大到提前抢票预约登上天安门城楼,为牧民们选购赠送的礼品,都一一做了精心周密的筹划,甚至就连出行的天气状况、需要注意的事项都替乡亲们想得特别周全。
重逢的时刻终于来到了。去年10月21日清晨,知青们陆续来到牧民驻地。位于北京市月坛宾馆的小院顿时人声鼎沸,知青与牧民相拥在一起,倾诉着别后的牵挂。
在自由发言环节,知青矫小红哽咽着拿出27年前阿迪亚的母亲赠送给她的一对银戒指。那是额吉戴了一辈子的信物。如今额吉也早已不在人世了,矫小红又把这对银戒指回赠给阿迪亚,也了却自己的一份心愿。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知青们陪着牧民们登上天安门城楼,逛了前门大栅栏,游览了颐和园,牧民中有几位年纪大的,尽管腿脚不好、行动不便,也都高兴得爬上爬下,把美丽的京都秋景欣赏了个够。
今年77岁高龄的乌苏尼黑雅奶奶激动地说:“盼了一辈子,终于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离别的时刻终究要来临,牧民们感情的潮水再也难以抑制,像打开的闸门一样宣泄而出,他们珍惜这难得的相逢,珍惜这珍贵的瞬间,把每一分每一秒都融进心田,带回阿巴嘎草原,带回给乡亲们。
讲到这里,故事还未结束。
就在最近,由于立平编纂的知青自印本——《乌日根草原忆事》一书已成册。
于立平在后记中写道:“值此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6周年之际,看着那些散乱成堆的图文资料终于成编,无论质量如何,也算是奉献给知青们一片赤诚,心意在其中,情谊永不变,仅此足矣。”
见证着知青和牧民之间一家亲感情的连心桥故事就讲到这里。可是,锡林郭勒草原上,各族人民群众用行动书写的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岂能用短短几千字来概括?
锡林郭勒盟委统战部副部长、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孙志坚说:“作为新时代民族工作者,我们要把这些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总结归纳好,合力打造以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为主题的边境民族团结进步共创共建模范长廊;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为抓手,以彰显特色优势为重点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共享示范带;推进以‘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草原之子’廷·巴特尔、‘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载体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打造锡林郭勒盟民族团结进步的金名片,着力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记者 巴依斯古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