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历史博物馆(实证杭州历史来杭州的博物馆镇馆之宝寻宝)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新怡

5月15日上午,杭州博物馆“杭州的博物馆镇馆之宝”特展门口,不少人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棕色本子,等待排队打卡。

“这个本子,其实是杭州的博物馆护照,大家可以拿着护照前往杭州的各博物馆打卡、盖章,记录下自己的足迹,留下自己与博物馆的故事。”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喻翔介绍道。

近日,全市博物馆“镇馆之宝”评选结果公布,共有230个博物馆的309件/套藏品参与评选,最终按国有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乡村(社区)博物馆三大类,评选出市级“镇馆之宝”共66件/套,以及“镇馆之宝”入围藏品164件/套。

围绕这些“镇馆之宝”,5月15日,“杭州的博物馆展馆之宝”特展在杭州博物馆开幕。不少观众在逛完展厅后,对着展板,在社交媒体上晒出了自己收到的“杭州的博物馆展馆之宝”地图及护照。

“逛展盖章,让文物活过来。”这是现场大家说过最多的话。

一颗50000年前的牙齿

走进“杭州的博物馆展馆之宝”第一单元,是按照年份排列的来自杭州各地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50000年前最早的“浙江人”的一颗牙齿、8000年前杭州最早的彩陶、1000年前现存最早的石刻星象图之一、700年前元代青花瓷的重要代表……年份从旧石器时代横跨近现代,以文物实物为底,带观众们走进了浙江历史的灿烂长卷里。

而这一切的故事,要从旧石器时代一颗“建德人”牙齿说起。

这颗只比普通牙齿要稍微大一点点的牙齿,是一枚成年男性的右上犬齿。1974年发现于浙江省建德市李家镇乌龟洞,是目前浙江发现的最古老的旧石器时代古人类实证。

看着这颗“平平无奇”的牙齿,观众们的疑问只多不少:怎么确定这是旧石器时代的牙齿?旧石器时代的人们的牙齿,和我们现在的(牙齿)相比,相差大吗?旧石器时代的人们是怎么拔牙的?

“一般来说,旧石器时代的考古是观察它整个遗存的形态,并不单单是为了一颗牙齿去寻找。

比如在发现这颗牙齿之前,已经有一个洞穴遗址,通过辨认这里曾经有人类活动的遗存,才会进行考古发掘。”杭州市博物馆宣传教育部阎晶宇和大家解释道。

在展馆之中,另一件文物引起了在场很多人的注意,这是一副杭州孔庙碑林藏的吴越国钱元瓘墓石刻星象图,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刻星象图之一。

乍一看这似乎只是一副黑漆漆的图,但凑近了,却能发现这张图上错综的白色线条和各式各样的符号。

“这是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年)绘制的星象图的简化版,图上共刻有217颗星星,现存180颗。虽然是简化版,但北极五星、北斗七星以及28星宿的位置非常准确,比苏州石刻图整整早了300多年,面积大四倍,是我们研究古天文学的珍贵资料。”导览员在一旁解释道。

说罢,观众们看得更认真了,不少人隔着玻璃用手指着自己认出的星星:“哎,你看北斗七星就在这儿。”

杭州制造的第一台照相机

“大家看到的这个尖尖细细的东西,是全国爱国卫生运动纪念馆藏的铁质灭蚊器。它的使用方法是将灭蚊药放入中间交叉的地方,然后再把尾部扳直,再吹出来。”跟着杭州市博物馆陈列展览部温玉鹏的脚步,大家来到了“杭州的博物馆展馆之宝”第二单元“文物讲述杭州故事”。

铁质灭蚊器、萧山县出征抗敌军人家属荣誉章、中央航空学校学生用铜镇尺……与第一单元不同,第二单元展出的大量文物聚焦于吃穿住行的方方面面,背后反馈的大都是小人物的大历史。

大家最感兴趣的,便是1959年杭州高氏照相机博物馆藏的“西湖照相机样机”。这是杭州市制造的第一台照相机,编号为590001。1959年,毛源昌眼镜店、杭州照相机厂胡秋江、胡中建、周凤宝、蔡惜芬等人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特别用手工打造了这台照相机。

杭州市博物馆陈列展览部温玉鹏让大家仔细看相机身上的标号:“你看编号001,证明它是杭州制造的第一台照相机。仔细看它旁边的牛皮相机套,上面还印有杭州标志的三潭印月的logo。”

西湖照相机样机旁边,则是1826摄影博物馆藏的中国早期美术摄影名家郭锡麒《西湖倩景》稿本。

从“湖滨之夜”到“雷锋遗迹”,郭锡麒拍了五十幅西湖及杭州的风光图片,通过杭州博物馆展览的《西湖倩景》部分照片,大家甚至可以一窥当年杭州的旅游生态。

在《理安寺》相关书页手稿上,有眼尖的观众发现了书页下半部分有一整段的英文标识。

“可以看到,在《西湖倩景》稿本里有很多英文标注,因为他最早计划是出中英文对照版本的。但其实正式出版物和手稿之间,也存在着一个版本差距,最终出来的名字叫《西湖倩影》(1947年出版)。”温玉鹏说。

让文物活起来

谈起和大馆举办的重量级文物展的不同,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喻翔举了个几个例子:“我们展览主要聚焦的是杭州的地域性关联。很多文物都是在杭州出土的,比如说杭州钱币博物馆收藏的南宋‘陈二郎十分金’金叶子,可以实证当年杭州在南宋时期曾经使用过这样的宋代货币。再比如杭州西湖龙井茶博物馆借来的‘民国杭州方正大茶庄外销红木茶箱’,里面还保存有民国时期的龙井茶叶,这从侧面也说明了当时杭州茶文化的兴起。”

除了“杭州的博物馆镇馆之宝”特展等一系列主题展览外,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还策划了一系列“寻宝”路线,开展短视频大赛、海报大赛、篆刻大赛、文创大赛、研学线路设计大赛、“我和博物馆的故事”征文等一系列赛事,开发一系列主题文创产品,特别推出“镇馆之宝”手绘地图和打卡护照。

市民游客不仅可以来杭州博物馆近距离欣赏这些实证杭州历史的文物藏品,了解他们背后的杭州故事,并将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融合转化成海报、篆刻、文创、研学线路、文字等多种形式,参与各项赛事,比如,在喻翔手里这本厚厚的博物馆护照里打卡、盖章。

翻看杭州的博物馆护照,护照的每一页都代表着一个杭州的博物馆,喻翔解释道:“去年我们也推出了护照,不过和去年以博物馆建筑为底纹不同,我们今年的主题是‘让文物活起来’,底纹变成了每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以及他们的介绍。我们还给杭州的每个区准备了一张区地图,也附上了具体地址,方便市民游客去博物馆参观打卡。”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