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这两天,在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科创空间的一家动漫公司里,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于创家正在加班加点制作动画。今年6月毕业后,于创家先后接到5个动画设计项目,工作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于创家所在的这家动漫公司,今年承接了全国10余个项目。在与山西大学城密切联系合作的基础上,公司越做越大,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习就业机会。
作为山西大学城所在地,晋中有21所驻市高校、34.6万名师生,科教人才资源集聚度全省独一无二、全国同类城市少有。近年来,晋中以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为牵引,坚定不移打好“大学牌”,深入实施“双融双创”战略,加快推动市校协同创新由“物理融合”转向“化学反应”。
城市高校“双向奔赴”
今年6月,山西省科技活动周·山西(晋中)第一届大学生科技节上,山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学生李腾岩操作的植保机器人令人印象深刻。这台机器人形似坦克,但运动灵活,能均匀喷洒植物。
作为晋中深入开展市校协同创新发展专项行动的重要活动之一,科技节不仅集中展示了当地驻市高校师生的科技创新成果、企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还缩短了高校学生与本地企业的距离。
“在晋中,城市和高校都拿出了最大诚意、付出了最大努力,双向奔赴、相互拥抱。”晋中市科技局局长郭海成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今年起,晋中市政府协调沟通驻地21所高校,在全省开创先河,推动校内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艺术馆等综合性场馆及公共基础设施与市民共用共享,在开放时间上不分节假日、在开放群体上不限身份年龄,致力于打造“城市中的校园、校园中的城市”。
同时,晋中驻地高校近5000名博士走出校门,深入晋中农村、学校、厂矿等地,围绕制造业、能源产业、“特”“优”农业、文旅康养、服务业、数字经济等领域的重点需求,开展千人千场“博士大讲堂”。
作为山西省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晋中还持续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全面构建“政行企校”四位一体的产教学研用深度融合系统。2023年,晋中市政府对山西大学城近2万名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40%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留在晋中。
“要让更多高校毕业生留在晋中创业就业,在留才、聚才、引才上要狠下功夫。”晋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表示。
“创新苗”长成“科技果”
面塑宝盒、道路安全警示机器人、多功能智能救生器……在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众创空间,各种创新成果琳琅满目。
作为山西第一所省属公办职业本科高校,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依托晋中高校园区的资源,充分利用人才集聚和学科专业优势,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让一个个“躺”在纸上的成果“走”进现实。
可在几年前的调研中,晋中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并不理想。刘星说,那时驻市21所高校拥有161个重点学科,承担2100余项省级以上课题。然而,当时高校产出的1200余项科技成果中,在晋中的实际转化率不足10%。
晋中守着得天独厚的“金饭碗”,却没吃上丰富的“营养餐”。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晋中持续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加快打造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地。
近年来,晋中紧紧抓住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两个“牛鼻子”,重点依托大学城,围绕企业技术、应用场景、服务等方面需求,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通过协调政校企开展多形式交流对接活动,晋中汇聚高校智力资源,解决企业需求,助力“创新苗”长成“科技果”。
山西格盟普丽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例子很有代表性。该公司与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大学的技术团队加强合作,对煤矿乏风及低浓度瓦斯催化氧化技术项目开展攻关,共同开拓市场。该项目将打造年产1000立方米乏风瓦斯氧化催化剂生产线,预计销售收入可达1000万元。
太原理工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院长、项目负责人王建成说,以山西现有煤矿估算,预计该技术每年可减排甲烷气体6427吨—12855吨,有效促进煤矿温室气体减排和余热利用,推动碳减排、碳达峰。
在晋中,越来越多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郭海成介绍,2023年以来,晋中围绕产业发展,聚焦本地重点产业链,积极推动企业与高校深化产学研合作,建成省级重点科技创新平台11个,各县(区、市)以及市直有关部门共签订校地、校企合作协议307项。
数据统计显示,晋中市校协同创新发展专项行动启动至今,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医科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等驻地高校在晋中转化科技成果124项,合同金额达1684.23万元。
郭海成表示,立足用好高校这一最有潜力的“富矿”,晋中将进一步建立完善信息收集、协调督办、生态涵养等机制,不断推动市校协同创新发展,努力把“晋中有座大学城”转变为“晋中是座大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