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与中轴线古建文化经典》 贾福林 编著 北京出版社
太庙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要想了解它,需要下非常大的功夫。比如俎豆管弦、牺牲玉帛、卤簿仪仗、斋戒沐浴……这些词语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在农耕时代却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尽可能地对世界遗产进行规范的确认、保护、管理和展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制定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下简称《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公约》指出,无论对各国还是对全人类而言,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无可估价和无法替代的财富,这些最珍贵的财富一旦遭受破坏或消失,对世界各族人民而言都是一场浩劫;有些遗产具有普遍性的重大意义,可以认定为具有“突出普遍价值”,因而需要特殊的保护,以消除日益威胁这些遗产的潜在危险。
遵循《世界遗产公约》的约定,是从新的基点解读太庙的钥匙。
在首都北京的中轴线上,太庙有什么重要地位和重大价值?太庙的古代建筑、太庙的文化内涵,究竟有多么独特?太庙里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在历史上有何影响?太庙里发生的故事有多么传奇?已经六百多岁的太庙,其过去的辉煌、现在的状况、未来的走向是怎样的?太庙像一部浩大深邃的书籍,里面许许多多的谜和问号,需要抽丝剥茧,追根溯源,逐一揭示,慢慢道来。
在北京中轴线上,太庙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它像一个巨人,雄伟威严地矗立在那里,可是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甚至经常被当作故宫的“替身”。
现在的问题是要真正读懂太庙,读懂太庙到底是什么,是古建筑,是皇家的宗庙,是文化宫,还是几乎被遗忘的、清冷的、寂静的城中山林?它和古代的人是什么关系?它和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是什么关系?它和中华民族崭新的时代以及未来有什么关系?
历史进入高度发达的“元宇宙”时代,农耕时代的传统主流文化与现在和未来还有什么关系?它们还有什么价值?如何读懂太庙?这就要在一般性的历史研究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一方面把视野放远至整个人类文化的历史和现状上去研究,另一方面从中华历史文化的深度上去研究,弄懂太庙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充分肯定其现代价值,疏通古今传承的管道,找好弘扬传承的方法,为中华民族熔铸灵魂,以实现中华民族真正的文化复兴。
本书从多方面系统地向读者讲述太庙的地位和价值,希望能让更多的人读懂太庙、珍爱太庙,让太庙凝聚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社会生活。这是一场文化之旅,起点十分重要,过程并不容易,而结果,应当是无比崇高。
我努力地写这本书,还有一个动力,说来令人唏嘘落泪,这便是为了完成罗哲文先生的遗愿。罗哲文先生是梁思成先生的学生、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原组长,毕生致力于文物保护,年近九十还到处奔波。他关注着全国每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建筑,他特别关心太庙。我曾经托梁思成先生的另一学生楼庆西先生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查阅档案,欲探究梁思成先生是否测绘过太庙,结果是没有。楼庆西先生解释说原因大致有两点:一是太庙在北京,相对方便,先要保护挽救偏远地区的古建筑;二是远的大多濒危,而太庙保存完好,故把太庙的测绘放在后面。想当初(1949年初),北平城几近陷于战火,毛主席派人到清华大学找梁思成先生画图,标注重要的文物古建,梁思成先生所标,一是故宫,二即太庙。
梁思成、罗哲文两位先生最知太庙无比珍贵,罗哲文先生后来成为太庙文物顾问。而太庙也颇“争气”,六百年铮铮铁骨,以明代原构在北京中轴线古建中傲视群雄。我作为太庙研究者,有幸向罗哲文先生学习,因此有了师生之谊。本来罗哲文先生和我有一系列针对太庙保护的工作设想,未料罗哲文先生于2012年溘然长逝,此后我也于2013年退休。哀痛之余,我深知罗哲文先生生前最惦记的就是太庙,所以决心完成罗哲文先生的遗志。经过反复思考,否定了几个框架后,我决定依托中轴线、太庙古建和相关人物的关系交错,形成叙事线索,运用丰富多彩的史料,借鉴不同领域的相关知识,烘托太庙在中轴线中的重要地位。
谨以此书告慰罗哲文先生。
(作者为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研究室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