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地图(开原地图为什么像玉如意一样)

此前曾经发文《伊通地图为什么会象犄角一样,一直伸到开原威远堡边门外》,今天再发一文《开原地图为什么像玉如意一样,高耸突兀地指向吉林伊通方向》。

看开原地图就会发现,开原就像玉如意的一端,高耸突兀地伸向吉林伊通方向。为什么会是这样?原来,这是源于开原与伊通两县间行政区划的调整与变更。

清代初期,开原是东北建县较早的地区,其行政区划最北本来就到老城城北黄龙冈上的柳条边,边外为吉林省界,当时的开原地图形状不是上突而是非平直的,见图一。

隔着柳条边相望的开原与伊通

清中期,1814年吉林省设立伊通河分防巡检司,特别是1882年设立伊通州,南面与开原的政区分界线就是柳条边,分界线十分的平直,不存在凹陷或凸起,见图二。

清初建县时的开原地图

到了清末,情形为之一变。光绪二十八年(1902)磐石县从伊通州中划出,西丰县、西安县(今辽源市)、东平县等也从伊通州划出,特别是民国二年(1913)伊通州降州为县,结果清代末期至民国前期伊通地图形状,残留的伊通地形仅像一只尖长的牛犄角了,一直抵至开原边外,与威远堡边门、城东杨堡、老城头道沟相接。见图三。

伊通地图如犄角一样伸向开原

民国以后,情况开始缓缓发生变化。1911年辛亥革命那年,柳条边外吉林省镇北堡袁家屯以南的插花界,计19个村屯另12个自然屯划入开原县;民国三年(1914)伊通州南部原属奉化县更名梨树县,改隶奉天省,叶赫等村再从伊通县划出。至此,这只伸向开原的牛犄角逐渐变钝变短了。

伪满洲国时期,伪康德八年(民国三十年即1941年),日伪当局把伊通县的莲花街、孤榆树、糖房、砚台、镇北、东屯、东北、石龙、青石、保安、王家店等村划入开原县,开原地图像蘑菇云生长一样,呈玉如意状,反而向伊通方向生长突起了。见图四。

如玉如意般指向伊通的开原地图

新中国以来,伊通满族自治县又因隔梨树县的划出,狭长的犄角完全不见了;相反,开原县由于清河区的划出,空心化“飞地”造成开原北部的威远镇、莲花镇犹如一把玉如意形,凸兀高耸地反指向了伊通方向。有人说像皇宫如意,有人说像乌龟龟头。见图五。

清河区划出后的开原地图

开原、伊通原为辽宁与吉林的分界,分界线和缓平直,后来由于设治增多政区细化,呈现出伊通地图如犄角伸向开原;至今因政区调整,开原地图反像玉如意般地指向伊通方向。

而如今啊,由于吉林四平市铁东区、梨树县的阻隔,原本相邻的开原、伊通两地,现在已经不再相邻,几乎遥不可及了。地质变迁可出现沧海桑田之变化,区划调整更会造成两地人心态上的远近亲疏之变化。隔山隔水隔省份,常不来往亲情疏。如果好信儿的话,采访两地百姓问询对方情况,可能都少有人知道对方的存在,甚至干脆不了解还有对方县市名字了。

与吉林省毗邻的开原市

此消彼长的地图图形变化,无所谓对错,无关是非,但却凭添了开原、伊通两地的关系史,即网络所谓的“有故事了”,丰富了开原、伊通两地乃至辽吉两省的文化。翻腾经年旧事,勾陈两地历史,正为此意,祝福两地发展及人民生活吉祥如意。

2021年4月26日刘兴晔于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