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80亿(80亿中超在回归理性)

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开端,直到如今的中超联赛,2017赛季(包括其前身甲A联赛)恰恰算得上是中国职业足球的第二个本命年。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本命年里,刚刚落幕的2017年中超联赛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政冲击,直到现在,下一个赛季的政策依然没有完全确定;联赛版权价值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当然还有本赛季集中暴露的裁判执法水平不足的难题……

告别2017赛季,期待一个全新赛季,这些问号都摆在了足球人的面前,需要逐个解开。

刚刚过去的2017中超赛季充满变革。东方IC 资料

2017新政影响深远,未来还是未知数

毫无疑问,刚刚过去的2017中超赛季充满变革。赛季伊始,全新的外援政策和U23政策就让不少俱乐部措手不及。

对于众多俱乐部而言,中超的外援选择事关争冠和保级,不过在联赛开赛前,足协就将外援政策调整为每场比赛累计上场最多三人,不区分亚洲外援。

此前,中超球队5名外援普遍配置是双中卫,一名中场和两名前锋。外援新政的调整让志在争夺冠军和亚冠的不少球队只能临时调换引援方向,而不少保级队也被打乱了手脚。如赛季降级的延边就在外援选择上犯错,让球队深陷保级泥潭。

而与外援新政同时执行的U23政策同样也一度令一些球队头疼。没有足够质量U23球员的球队也曾在联赛中出现,U23球员早早被换下的尴尬。

随着赛季的深入,各家俱乐部也逐渐体会到了足协一连串政策调整的深意——削减外援名额,一定程度上减少天价转会费和年薪等不合理支出;重视U23,让俱乐部必须对青训投入更多精力和财力。

尽管赛季初争议颇多,但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随着赛季落幕,中国足协对于新政策的效果予以认可,而2018赛季,或许还会有更严格的新政推出。

据《北京青年报》本周披露,为了避免发生在今年联赛的U23球员被“闪换”下场的尴尬局面,新规除延续中超每场比赛每队必须至少有1名U23球员首发外,还要求整场比赛必须至少有1名U23球员在场上。同时外援赛季总注册人数、同时注册人数和最多上场人数也将从今年的7-5-3变为6-4-3。

而赛季中,足协曾给各俱乐部发文征求意见,讨论了2018赛季U23球员出场人数不低于外援出场人数的可行性。不过中国足协暂时还没有官方公布下赛季具体政策,预计这一问题会在今年12月初有一个准确定论。

对于明年的联赛政策,很多球队非常关注,上港主帅博阿斯就坦言新赛季俱乐部的调整也需要参照可能的政策变动,“下个赛季我们还要看足协的政策,对于我们的建队非常重要,但是现在还不清楚政策。”

摄像记者拍摄2017中超冠军颁奖仪式。视觉中国 资料

版权价值回调?资本在回归理性

这个赛季中超政策的调整波及了俱乐部,同样也在足球产业中掀起了波澜。

今年赛季中期的一次中超老总会议上,中超联赛版权方体奥动力提出了暂缓支付版权费用的提议。他们的要求很简单——与足协重新谈判,降低版权价格。

这个提议并非空穴来风,随后多家媒体不约而同地分析认为,体奥动力提出下调版权价格的原因是中超新政影响了联赛的价值。

2015年10月底,体奥动力跟中国足协达成协议,以80亿的价格购得了中超联赛的5年的独家版权(2016-2020),当时这个天价就引发了众多争议。

仅仅两个赛季不到,体奥动力就主动提议降低联赛版权费用,不由让外界再次对联赛版权的天价打上了问号。

关键之道体育咨询有限公司CEO张庆作为体育产业的旁观者,一直在观察思考“中超80亿版权”这一产业标志性事件。

他并不否认当初80亿的版权价值有投资热潮驱动的作用,“版权购买方出高价背后是投资热潮,在分销的时候也能找到‘接盘侠’,‘接盘侠’背后也有投资驱动,因此出现了这样一个高价。”

当初蜂拥的体育产业投资潮这两年逐渐回归理性。

“现在体育市场投资方和分销方已趋于冷静了,大家都直面现实——体育市场还处在培育期。之前体育市场升温,是投资热潮带动起来,并不是体育市场发达到了这样一个程度。”

张庆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在培育阶段版权价格方面必然会有一个调整,这是合理正常的现象,也是按照规律办事的一种体现。

“经过5年乃至更多时间培育,版权市场依然大有可为,未来有很大的增长空间,长线可以保持乐观。”

2017年10月22日,重庆市,2017中超第28轮,重庆当代力帆Vs上海申花。视频裁判现场作业。视觉中国 资料

启用视频裁判新技术的背后

除了联赛政策的变动,志在成为中国体育产业标志性赛事IP的中超也在过去的这个赛季尝试了更多创新。

10月22日,联赛倒数第三轮力帆主场和申花的比赛进行到第89分钟,主队陈雷右路下底传中,徐洋高高跃起甩头攻门破网。

正当球迷以为徐洋完成绝杀时,主裁判经过与视频助理裁判确认,徐洋是在越位位置将球打进,此球属于越位球进球无效。

原本是一场无欲无求的比赛,却由于首次使用视频助理裁判技术成为球迷和媒体关注的焦点。没想到,这一技术终场前真派上了用场。

由于本赛季出现了太多次裁判错漏判,联赛的公平性受到一定影响,尽管足协此前已经引入了底线裁判,但从恒大主场和延边比赛,刘健绝杀前手球被漏判的情况来看,底线裁判也很难避免误判的产生。

最终,中国足协下定决心引入视频助理裁判。

国际足联强调,新技术的存在并非是要验证“判罚决定是否正确”,而是“判罚决定是否明显错误”,除非回看视频表明裁判员的决定明显错误,否则不得更改此前的决定。

同时,国际足球理事会特别明确,视频助理裁判并非以追求所有判罚100%准确为目的,并不能完全消除错漏判,而是希望用对比赛“最小的干扰”换取“最大的受益”。

引入视频助理裁判的机构都认为错漏判无法完全消除,对于中国足协来说,尽快提高主裁判的水平是正途,毫不夸张地说,裁判员水平的低下,已经成为影响联赛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因素。

2017赛季的中超已经成为翻过的一页,这个处于变革中的联赛也注定成为焦点,无论如何,过完第二个本命年的中超有理由越走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