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山位于神木县沙峁镇杨家坪村窟野河西岸,圣崖村东两公里处的山崖上。山顶距窟野河床垂直高度约二百余米,窟野河水绕东流。据碑载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79年),由当时圣崖村被官府封为“圣人”的王宏治竭力倾心主持修缮。在乾隆年间进行过重修,山上共有大小庙殿二十多座,石窟一处。整个山势奇峰险峻,风光优美,如飞云悬挂,故称“飞云山”。山间百草丛生,盛产乌蛇、金蝎百合、远志、麻黄、甘草等二百多种名贵药材,更有国家保护动物雪貂在此活动,泉水久旱不涸。
飞云山奇峰险峻,风光秀丽,山间树木葱绿,百草丛生。据当地人介绍在很久以前本是整块巨石的飞云山,发生了一次裂变,整个山体突然间迸裂了一半。然而这一裂并没有塌掉它的高度,反而使它更加险峻、巍峨,它的壮美,令人敬仰。
飞云山与其它山峦的不同之处就是擎石山,这也正是它最让人难忘的,周围山谷荡开,直通通的就只有它。飞云山山上几乎没有黄土,好像光秃秃从地上出来的一棵巨大石树。在远处望去,坚硬无比的飞云山,一团浑然大气,冲然端出。在陕北,它的阳刚之气泄露无遗。如今,飞云山已经有了新貌,然而它的险峻依旧,巍峨依然,无论古今,飞云山纯粹是大自然粗犷的雕塑,一首生命无韵的绝唱,它充满了震慑人心的力度和金属般的特质。
曾在“文革”期间飞云山庙群遭受破坏,再加上八十年代山体自然滑落,使庙群严重受损,现残存有:石窟一处、诸神殿、玉皇阁等庙殿,清代工笔至彩画十余幅,砖雕影壁一座,康熙八十年代铸铁钟一口(约二百余斤),乾隆八十、四十七年款石碑四通,一通为本县乡生书法名家折必宏行书书写。用笔功力遒劲,自然流畅。另有一石凿教盆,雕刻二龙戏珠孩童莲花八封图案,刻工细腻,甚是精美。每年农历四月初一,为飞云山传统庙会日,会期三天,各地朝圣者如云,遂为一方胜境。
来源:神木文化艺术网
新媒体编辑:崔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