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中路街道是黄浦区核心商业腹地,以淮海路商业街为轴线,与新天地区域高度协同,内含高品质商务楼宇35幢,商业商务面积173万平方米,企业3500余家,工作人口近8万。大型涉外企业与各类总部企业云集,楼宇空间体量与经济效能全区领先,总部经济、外资经济、楼宇经济特征明显。
伴随着城市更新推进,区域内形态面貌、人员构成、流动要素发生剧烈变化。这样的背景下,更要释放城区治理的巧劲,要以党建为引领,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现代化,一方面通过搭建平台导入更多元力量,促成“治理共同体”,同时更精准回应各类人群诉求,注重从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推动凝练管用好用的机制,构筑“发展共同体”,打造出治理增活力、发展提能级、民生重品质、党建筑高地的生动景象。
党建激活红色生产力,构筑发展共同体
冬日午后,新天地普华永道中心内,一群检察官和企业代表围坐一起讨论着企业合规建设和展望。这是淮海新天地楼宇法治论坛的“民心”检察官进楼宇活动。集聚专业资源,对接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服务,这是淮海中路街道发起“淮海新天地进口示范区党建联盟”的初衷,也是推进主题式区域化党建2.0版的积极探索实践。
淮海中路街道地处黄浦区核心区域,去年8月,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联合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外商投资协会、黄浦海关、黄浦区商务委等部门,发起成立“淮海新天地进口示范区”党建联盟,重点发布红色家园、白领集市、活力驿站、法荟天地、绿色发展5个项目,旨在充分发挥区域化党建平台功能,整合红色资源引领优势、进口贸易集聚优势、营商服务示范优势、新兴领域党建创新优势,助力“进口示范区”形成“总部功能承载、消费供给引领、服务集成创新”新格局。
党建联盟进一步强化以党建为纽带,整合资源推动发展,聚焦辖区商圈、楼宇、企业实际需求,以项目化建设为抓手,常态化推进企业间党建联建、业务合作,着力构建示范区发展共同体格局。各类资源汇聚起来,中共一大纪念馆将红色文化送进楼宇,在淮海中路沿线的兰生大厦、申能大厦等5幢楼宇举办专题展,将党建红色故事送到党员白领身边。百年老字号拿出网红月饼、热销酱菜、传统食品,在楼宇大堂开出快闪集市,焕新国潮消费的鲜活感与时尚感。
党建效能进一步溢出。去年底,党建联盟召开“淮海新天地进口示范区”党建推进会,进一步集聚专业资源和力量,推出“强党建、优服务、促发展”十大项目,发布“兴业荟商”营商服务包,举办首届淮海新天地楼宇法治论坛,成立法治服务平台和专家智库,充分彰显党建联盟平台强大的组织力和生命力,为企业和白领提供包括法治、经济、文化、社交等方面的多元服务,优化区域营商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依据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淮海中路街道始终传承红色基因,传播红色文化,以使命感和责任感讲好党的故事。充分发挥辖区内中共一大会址的红色资源优势,建立了“兴业讲堂·传递真理的力量”线下课堂,合作主流媒体开播“兴业讲堂·聆听信仰的声音”空中课堂,携手网络头部企业小红书资源,上线“兴业讲堂·标记我的初心”网上课堂,形成“三位一体”全媒体品牌,实现党的理论宣讲和社会宣传的多形式、分层次和全覆盖,在实践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去年,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与市、区社工委共同举办上海市“两新”党组织和党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活动——“万名党员万人感悟”活动,让“兴业讲堂”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进一步拓展。
淮海中路街道党工委还不断深化“兴业讲堂”品牌体系,升级专门针对白领的“兴业夜校”,开设以现场分享为主的“兴业书房”,推出聚焦青少年群体红色教育的“兴业学社”,创立学习与践行双向互促的“兴业公益”等,由此逐步形成体系完善、资源集聚、项目多元、覆盖广泛的新时代基层党建特色品牌。
最小单元数字化治理,尽精微致广大
城区治理既要“尽精微”,也要“致广大”。淮海中路街道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下的城区高效能治理模式,不断强化数智赋能、完善管理机制、深化市域治理,有力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城市治理更加规范,居民自治作用发挥更加充分,政府、市场与社会相互协作、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不断优化。
推动最小管理单元数字化治理,城区治理更智慧。城市运行的每一个最小管理单元都是一个智能的生命体,通过相互之间的连接和聚合,最终构成一个完整、复杂、有机的城市生命体。淮海中路街道依托城运中心“一网统管”平台,推进中共一大纪念馆及泛新天地周边商业楼宇最小管理单元应用场景信息化项目建设,通过解剖一个个最小管理单元,在已有约2000个烟感、广告牌震动、水质监测等智能感知设备基础上,增加单兵设备和网格人员,实现现场画面实时回传,弥补监控覆盖盲区,实现辖区全域精准分析、系统预测、协同指挥。同时,试点在兰生大厦开展最小管理单元应用场景建设,通过融合大数据、AI、BIM等多种先进技术,利用兰生智业云系统集成门禁、访客、停车预约于一体的“一码通”App,持续完善一键关窗、烟感预警、人脸识别等功能,打造可感、可视、可控的智慧楼宇高效运营模式。
探索新天地管理模式复制全域,城区治理更精准。近年来,新天地地区迎来蓬勃发展,区域内中共一大纪念馆建成开放,太平湖绿地提质更新,架空线全面落地,市政设施改造相继完成。围绕“世界会客厅”“城市管理新标杆”目标定位,淮海中路街道探索新天地区域精细化管理标准,陆续出台《精细化管理常见问题处置标准》《一大纪念馆周边区域环境管理保障方案》等制度文件,逐步形成精细保洁“八无”“两不”、共享单车“减线缩量”等一批新天地精细化管理标准。
为进一步提升新天地地区综合管理能级、实现功能转型升级,围绕探索实现“新天地管理模式推广至街道全域”目标,淮海中路街道积极落实全域管理精细化标准编制工作,聚焦新天地区域未来发展趋势和综合管理难点破题,编制修订《新天地地区综合管理办法》,进一步提升精细化、法治化、长效化管理水平。《管理办法》共八章四十二条,结合《城市管理精细化示范区建设导则》《淮海新天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黄浦区《关于深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等工作要求,涵盖区域发展、安全管理、营商环境、文化建设、综合管理、社会自治共治等多个方面内容,推动打造政府、市场、社会相互协作、良性互动的治理格局。
贯通政、企、社全域社会治理路径,城区治理更高效。“一流的城市要有一流的治理”,城市管理应当“像绣花一样精细”。针对辖区内多元人群,淮海中路街道探索在西部街区成立街区共治委员会,组建物业联盟、商铺联盟、新就业新业态群体联盟等5个议事组织,以轮值会长形式共商共议街区整体发展,如商铺联盟推行《城市运行管理最小治理主体“门责制”自律规约》二十条,对市容卫生、安全维护、环境保护、户外店招、经营管理5个方面进行规范,引导商铺管理好自家“一亩三分田”。在街区层面,推动街区工作站“多格合一”,加强警务、城管、城运、市场、绿容等多元力量深度融合,推动条线“各自为阵”转变为网格“共同发力”。
擦亮“兴业荟商”招牌,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如何为集聚在辖区内的企业和白领提供更好的服务与体验,进一步增强企业扎根发展的信心,是淮海中路街道营商工作的努力方向。去年,淮海中路街道结合辖区发展特点,整合资源全新打造了“兴业荟商”营商服务品牌,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向纵深推进。
兴业荟商,寓意百业振兴、万商荟萃,荟聚惠服务、会客厅、汇活力、慧消费、绘公益5个子品牌,打出淮海中路街道营商服务“组合拳”,助企安心扎根发展,激发商圈发展活力。
纵深推进“惠服务”品牌,多元服务举措精准助企纾困。淮海中路街道升级候鸟式服务计划,立足精准、精细、精品服务理念,为企业提供政策宣讲、政务咨询、专业服务、政企交流、文体配送等全天候、全流程、全方位组团服务。累计开展活动近80场,覆盖企业1800多家,参与规模超过5000人次。打造“零距离企业服务站”,先后在K11、香港广场、领展企业广场设立站点,安排营商服务专员定时驻点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全方位专业政策政务咨询服务。在上海广场建立首个行政服务中心街道分中心,在楼宇中实现“一网通办+全程帮办”一体化服务。整合形成淮海中路街道资源清单,为企业提供点单式服务,个性化惠企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
精心打造“会客厅”品牌,共叙友谊共商未来发展之路。淮海中路街道建立分级走访机制,确保重点企业地毯式全覆盖走访,及时掌握企业真实诉求。搭建重点企业恳谈会、楼宇负责人联席会等交流平台,促进产业链交流合作。
融合搭建“汇活力”品牌,品牌活动凝聚淮海中路街道发展活力。持续做强“活力淮海”楼宇运动、楼宇文化、楼宇健康等特色品牌活动,以丰富的创意时尚活动、精细化的楼宇社群运营、高效协作的品牌联盟建设,打造服务企业白领“新名片”。“活力淮海”楼宇运动季连续举办4年,为近8万名白领带来运动体验。以主题赛事落地商业体聚人气、拓流量、促消费、增效益,构建集“体育+社交+生活+消费”于一体的活力生态圈。
创新赋能“慧消费”品牌,数字赋能激发商圈消费潜力。创新打造“H·Spot”荟点淮海-新天地白领服务平台,整合商圈商户优惠信息咨询等,为辖区白领发放专属优惠卡。激发商业企业开展有特色、有品质、有品牌的营销,形成企业效益提升、白领需求解决、商业联动更广、消费模式更新的多赢局面。
携手共筑“绘公益”品牌,携手同行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促进爱心企业慈善资源与社区公益服务有效链接。
淮海中路街道依托“兴业荟商”营商服务品牌,以市场主体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全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通过搭建平台、整合资源、精准服务,促进楼宇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增长,助力淮海-新天地区域成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中心城区唯一“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驱动淮海中路-新天地地区打造世界级一流商圈,提升经济贡献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
下一步,淮海中路街道将通过更优越的环境、更扎实的举措、更完善的配套,擦亮营商服务“金招牌”,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发商圈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