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叶抒
假如你来杭州,又是金庸迷,应该去云松书舍看看。
云松书舍又名金庸书屋,离湖滨不过五六里,与植物园相邻,四周古樟蔽日,极为幽静。若自驾车,沿北山路—灵隐路向西至“双峰插云”碑即是,不过停车有些麻烦,不如乘公交更方便。公交有7路、27路、87路、103路、122路、197路及407路等,至洪春桥站下车,西北行百来米即是。
云松书舍于1994年10月奠基,由杭州园林管理局负责兴建,建成后由香港的装修公司做内部修饰。书舍占地面积3200平米,建筑面积1100平米,耗资1400万,由金大侠出资建造。其建筑极富江南庭院风格,白墙乌檐,亭台楼阁,水榭回廊,溪流湖岛一应俱全。主要建筑有:松风明月楼、赏心斋、耕耘轩、听松亭等。这是一个不规则的建筑群,面积不大,因设计巧妙,径曲景幽,层层叠进,很有纵深感;也因其结构不对称,反显得更活泼而灵动。
正门“雲松书舍”四字为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题写,门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为金大侠自撰,取其十四部武侠小说的首位字,相贴相吻,极富趣味。
云松书舍大门。
进门为照壁,上下两截,下白墙,上瓦窗,瓦窗被两根柱子一隔为三,仿佛一面屏风,可收可放。照壁前为花坛,左竹,右梅,梅竹丛下立数根石柱,长短不一。
我从右侧进入,按逆时针方向漫游。
照壁。
瞟一眼“金庸简介”,大致知道了大侠的人生轨迹。
金庸(1924—2018),本名查良镛,祖籍江西省婺源县浙源乡凤山村。元朝至正十七年(1357),其先祖查瑜因避兵乱,迁入浙江海宁。清康熙年间,查氏处鼎盛时期,“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
祖父查文清是一位傲骨官儒,受其影响,金庸阅读了大量历史典籍,如《资治通鉴》《二十五史》等。父亲查枢卿,生母徐禄是徐志摩父亲的堂妹。1914年,查枢卿与徐禄结为夫妇,育五子二女,金庸排行第二。
金庸转身摇变金大侠,其父功不可没。昔时,上海《新闻报》副刊连载顾明道的武侠小说《荒江女侠》,父亲每期必看,看后转手递予年仅9岁的儿子,金庸自此迷上武侠小说,后凡与“侠”沾边的书都看,如《水浒传》《七侠五义》等,为日后撰写武侠小说奠下根基。
1937年生母徐禄病故,金庸13岁。
1938年考入嘉兴中学初中部。
1939年,与同学合编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这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其间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1945年在杭州《东南日报》暂任外勤记者。
1946年,赴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法律学系插班修习国际法课程;同年秋天,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
1955年,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同年,首次以“金庸”为笔名拟写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1956年,在《香港商报》连载《碧血剑》。
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
1959年,金庸等人在香港创办《明报》,后来推出包括《明报晚报》《明报月刊》《明报周刊》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系列报刊,金庸还成立了明报出版社;同年,在自办的《明报》上连载《神雕侠侣》。
报人与大侠,是金庸的两重身份。
耕耘轩。
入门,即耕耘轩。耕耘轩,一层,三开间,与廊相连,是金大侠会客的地方。中为天井,井前,即壁照背面,乃“云松书舍碑记”,记述了书舍的建筑过程,天井两侧白墙花窗,窗吞四季美景。右入,为东园,袖珍之园也,园中曲径,鹅卵石镶嵌,将园分为东西,西园苍松蟠曲虬龙,东园春月杜鹃漫烂,花丛中石笋拔地而起,直刺青天。
云松书舍碑记。
东园。
书院建筑以木质为主,木皆本色,外涂桐油,蜡黄,极养眼。
东有长廊,廊如瓜藤,贴墙蜿蜒而行,九曲回环,不及七八步,一“瓜”挂于“藤”左,玉兰亭也,与赏心斋隔池相望。亭内一桌,一椅,独坐亭下,可抚琴,可听雨,可观鱼,可品茗。
长廊。
玉兰亭。
冷不防,“藤”右结一长串“瓜”——木板浮雕也,贴壁,十五块,呈现了金大侠十五部武侠小说中的典型场景,旁配文字。且看《射雕英雄传》:
说话之间,来到湖边的断桥。那“断桥残雪”原是西湖十景之一,这时却当盛暑,但见桥下尽是荷花。黄蓉见桥边一家小酒家甚是雅洁,道:“咱两去喝一杯酒瞧荷花。”郭靖道:“甚好。”两人入内坐定,酒保送上酒菜,肴精酿佳,极之畅美。
金庸与杜冶芬的结婚照(来自网络)
文学来源于生活,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往往都有作者的身影。
金庸一生结过三次婚,第一任妻子叫杜冶芬。1947年,金庸在杭州《东南日报》工作,负责副刊版面。在拜访同事的朋友杜冶秋时,邂逅了他的妹妹杜冶芬。杜冶芬不仅貌美,家世也十分殷实,两人双双坠入爱河。是年,金庸24岁,杜冶芬17岁。1948年,金庸南下香港前夕,两人在杭州拜了天地后,即同赴香港。其时,金庸任职《大公报》香港分社,经常出差,小夫妻聚少离多,年轻貌美的杜冶芬耐不住寂寞,红杏出墙,三年夫妻生活终结。第一段婚姻给金庸留下很深的阴影。《倚天屠龙记》有这么一个情节:母亲殷素素临终时对张无忌说:“孩儿,你长大之后,要提防女人骗你,越是好看的女人越会骗人。”
张无忌的一生曾与五个女人产生交集,分别是:朱九真、周芷若、赵敏、小昭、殷离。
我们不能将金庸等同于张无忌,也不能将杜冶芬对号为朱九真。但杜冶芬(朱九真)却是金庸(张无忌)的初恋,杜与朱都很漂亮,且都深深伤害了对方。
金庸的第二任妻子朱玫,小金庸11岁,也是搞新闻的,1956年5月1日结婚。金庸草创《明报》,备尝艰辛,朱玫与他患难与共,变卖首饰支撑《明报》。两人育有二子二女。朱玫性格强势,金庸内向,多愁善感,两人虽为同行,并不合凖。
《倚天屠龙记》中的周芷若首次登场:“那女孩约莫十岁左右,衣衫敝旧,赤着双足,虽是船家贫女,但容颜秀丽,十足是个绝色的美人胚子,坐着只是垂泪。”张无忌长周芷若2岁,两人青梅竹马,本是天生一对,然张无忌优柔寡断,周芷若极不自信。
第三个女人赵敏登场。
赵敏有强大的家族背景,个性泼辣,敢爱敢恨,张无忌合她的胃口,自然成了她盘中之菜。
若以强势作比,朱玫的个性与赵敏有点类似。
男人不会喜欢强势的女人。朱枚虽强,此时显弱。
不久,16岁的女服务员林乐怡,走进金庸的视野,其时金庸45岁。林温柔可爱,与强势的朱玫形成鲜明的对照。金庸喜欢这盘菜,举筷夹起便吃。朱玫先是惊愕,再是怒不可遏。“强势”的朱玫打电话给留美的长子查传侠,希望儿子为自己撑腰。
查传侠不敢相信父亲会做出这样的事,三番四次打电话劝说父亲。金庸铁了心,要与朱玫离婚,后干脆不接儿子的电话。其时,19岁的查传侠刚刚被女友抛弃,情绪低落到极点,内外夹击,稚嫩的心轰然爆裂,自杀了。
父母痛心疾首,却为时已晚。
1976年,林乐怡成了金大侠的第三任妻子,两人相差29岁。
但这段婚姻注定不会美满,查传侠的死像一根刺深深扎进大侠的心尖,不时阵阵作痛。“我的婚姻不理想,我离了好多次婚,心爱的儿子在美国自杀,这一切我都得毕生背负承受。”金庸在一次采访中哽咽。
张无忌生命中的第四个女人小昭,出身丫环,却温顺柔软,善解人意。她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对张无忌身边的女子,没有醋意,不争强好胜,始终以恬淡的方式与张无忌和谐相处。
“只盼做你的小丫头,一生一世服侍你,永远不离开你。”这是小昭的愿望。
但为救张无忌,她却毫不犹豫斩断这份情缘,与其天涯永隔,忍受一辈子的孤寂。
我爱你,所以全身心地付出,与你无关;
我爱你,所以无条件地牺牲,护你安好。
这恐怕是男人心中梦寐以求的女人。
但林乐怡毕竟不是小昭。
第五个女人——表妹殷离登场。殷离是殷素素的侄女,因恨父亲抛弃母亲另娶二娘,为替母报复,竟去修练歹毒的“千蛛万毒手”。
殷离在蝴蝶谷初遇张无忌,其时,一个是清纯美丽的小姑娘,一个是英俊略显腼腆的少年郎。
张无忌因身中玄冥神掌剧毒,到蝴蝶谷求医,表妹声称要带表哥回灵蛇岛做玩伴,实则是设法救治他。无忌不知其意,又打又骂,还张嘴咬伤殷离的手。
无忌的倔强,反倒更激起殷离的喜爱,从此心中念叨“非卿不嫁”。
殷离因练“千蛛万毒手”毁容,丑不忍睹,改名“蛛儿”。
弹指间,兄妹成人,且都以为对方已死。
张无忌化名“曾阿牛”,跌落悬崖双腿折断,被蛛儿救起,悉心照顾,却互不相识。不久,蛛儿被害致“死”,阿牛将其埋葬,并立墓碑。蛛儿死而复生,爬出墓穴,见墓碑,方知阿牛即无忌。她悲喜交集,但没有与无忌相认,只身飘然而去,将少女时代的致情深埋心底。
金大侠有没有这样的表妹,我不知道。
松风明月楼。
看完十五块木板浮雕,北折,一字长廊,直通松风明月楼。
廊北有边角小园,二梅,四桂。墙列“金庸武侠小说年表”,览表,十五部小说时代背景一目了然。
松风明月楼为云松书舍主建筑,二层,翘檐,楼阁连体,前阁后楼。阁临湖,一楼为会客室,壁上悬“笑傲江湖”匾,湖中游鱼绕岛追逐戏耍。廊北为后花园,青藤挂壁,东角细竹一丛,西角三四美人婷婷而立,竹与蕉间杂有青梅桂树,园中青石板,上置一桌六椅。中秋夜,桂树下,美人侍立,三五至交,筛一壶茶,无须饶舌,亨尽清悠。
笑傲江湖。
赏心斋紧挨松风明月楼,一辟为二,前茶室,后书房,喝茶偶有心得,即可入内记之。
赏心斋。
兜了大半圈,进入西园。西园占地面积近半,相对于东园,可谓是海阔天空了。立西园,北望松风明月楼,楼夹湖,檐刺天,湖畔有花坛,坛上郁郁葱葱,葱茏中浮一云石,欲飘然而去却未去,因“留雲”二字挽之乎?
整个西园自东而西抬升,低处芳草萋萋,随之有杜鹃、紫檀、鸡爪枫、香樟、云松,高高低低,各居所处,绿丛中藏一亭,听松亭也。
听松亭。
听松亭,云松书舍的点睛之笔。
松,刚直不屈,凌霜傲雪,极有风骨。《南史》载:“‘山中宰相’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唐诗亦云:“风入寒松声自古,水归沧海意皆深。”还有大侠自题:“灵隐九里松西湖路,云松伴青桑,藏剑影 ,隐刀光,入门闻书香。”
云松书舍很奇特:一半是剑影 ,一半是书香!
金庸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金庸自题(来自网络)。
登亭,整个书舍尽收眼底。亭测古松葱郁,今日无风,无松涛之声相和。 亭下小溪干枯,空留一溪卵石,终难“笑傲江湖”。
云松书舍1996年建成,只因太美,大侠不敢独享,赠予杭州市人民政府。1996年11月5日捐赠仪式后,那一晚金庸夫妇和张浚生夫妇入住云松书舍“松风明月楼”,第二日飘然离去,此后楼主再也没有入住书舍。
金庸接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采访时,谈到这套别墅的捐赠。
白岩松:在盖这个别墅的时候很多杭州人心里都知道,噢,金庸先生可能是回杭州来定居,可是后来为什么把它捐了?
金庸:当时我盖这个别墅的用意就是我退休之后到这里定居,做学问,会朋友。等到全部造好后我来看,觉得这个地方太大了,房舍的结构太精美了,我一个普通老百姓住这样的地方不大适合,就捐给了浙江省杭州市政府。
大侠的无偿捐献,竟被长手党改成豪华会所牟利。喝茶,每座100元。主楼“松风明月楼”楼上楼下每天中午和晚上各设两席,最低消费每人500元起,加酒水,每餐动辄上万元,菜式为杭帮菜和谭家菜,消费以单位为主。据曾经在此用餐的网友透露,这里很多菜名都和金庸武侠小说有关,如黄蓉戏七公等。网友不愿多透露,我又无缘品尝,只好靠猜想,是否还有:荷香叫花鸡、二十四桥明月夜、燕窝红白鸭子燉豆腐、葱椒羊肉、冬笋炒鸡炖面筋、鸡丝肉丝奶油焗白菜、蟹粉烧卖,冷盘有黄蓉与郭靖初遇时在酒家的点菜: 四干果、四鲜果、两咸酸、四蜜饯……
西湖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洞说,这样的标准,他们这样的文化单位实在消费不起,所以再也没有在云松书舍举行过学术研讨活动。
2012年5月28日,中国新闻网刊登了《金庸捐赠杭州西湖“云松书舍”被投诉改会所牟利》的报道。
2014年1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将其收回,现免费对外开放。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