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比赛和篮球运动员一同在新时代经历着发展与进化,“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球员在场上并没有特定的位置,因为他们可以同时贡献场上5个位置的价值。年复一年,这些在NBA征战的全能战士们都将面临体能上的严峻考验。从休赛期的训练开始,再到季前赛,接着是82场比赛的常规赛季,还有季后赛以及总决赛,在如此高强度的比赛中面对疲劳的挑战,让精英运动员们保持长时间的优异表现,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罗斯·克莱恩
让我们把时间调回今年的2月6日,Nike在自家的“峰会”上发布了一系列新品,旨在为今年备战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们提供最好的装备,也被网友们戏称“奥运大礼包”。
( Nike Air Zoom Viperfly)
( Nike Air Zoom Victory)
(Nike Air Zoom Victory)
(Nike Air Zoom TEMPO NEXT%)
(Nike Air Zoom BB NXT)
这套系列装备包含了田径,跑步,足球,篮球等项目,作为奥运年的装备竞赛来讲,可谓是非常用心了。其中的一双篮球鞋,Nike Air Zoom BB NXT引起了不少的关注,逢奥运年必出精品,已经成为了Nike的一大惯例,再加上最近两年Nike推出的实战鞋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对于这双全新系列的球鞋各界都抱有着很大的期待。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双全新的Nike Air Zoom BB NXT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吧。
鞋身整体设计:
Nike Air Zoom BB NXT整体的设计风格极具速度感,使用了全新的Swoosh和Air Zoom的标识设计,创意十足;黑绿色的色彩搭配简约醒目,在球场上绝对令人注目。
但是因为缓震材料的堆积,中底和整个鞋身观感略显臃肿,上脚美感不够出挑,可能需要其他后续配色来拯救一下。
- 包裹性 -
鞋面并没有采用功勋材料“Flykint”,而是使用了一体式织物,在透气性方面效果极佳,但鞋面的整体支撑性略显不足,前掌包裹性中规中矩,在剧烈运动下形变较为严重;鞋头部分的波点热熔材质也没带来足够的保护与支撑,鞋面部分的加固与材质还有待加强。
在鞋舌处的swoosh,BB字样以及鞋垫处的NIKE BASKETBALL字样标注了球鞋的身份。
外翻的鞋口设计对于脚踝的兼容性更好,不会存在卡脚踝等问题。
球鞋整体设计:8/10
鞋面:8/10
包裹性:8/10
科技与配置:
- 缓震 -
Nike当今两大缓震科技“Air Zoom”和‘React“的加持可谓是这双鞋子最大的亮点,根据之前官方释出的图片来看,React x 3+Zoom x 2标识很好的表达了配置构造,但是最后标识为何变成了现在的Air Zoom,原因不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研究一下。
前掌的两块Zoom以及三层密度的React,在实战过程中,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这双鞋带给你的软弹,根据官方信息,前掌的React是做了打孔的,Zoom Air是嵌在前掌的React之中,而不是简单叠加在React之上。所以,前掌的大底,并没有视觉上看上去的那么厚。
- 抓地力与抗扭性 -
Nike Air Zoom BB NXT在第二层React的中间放置了抗扭片,增加了整双鞋的抗扭性能;波浪纹的大底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运动中都能提供到较好的抓地力。
(抓地力性能极佳)
- 耐磨性 -
Nike Air Zoom BB NXT的大底采用了水晶底,耐磨性比较出色,后续配色会推出XDR版本,由此可见这双鞋可以保证大家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运动耐用性都会很高,但水晶底版本还是推荐大家在室内木地板使用。
- 防侧翻 -
前掌外侧大面积上翻TPU,明显高度不够,再加上过高的中底,材质偏硬的鞋底,在激烈的横向移动,急起急停中感觉不到锁定感,防侧翻属性不佳,鞋面会产生过度形变,突破变相流后卫慎入。
缓震:10/10
抓地:9/10
耐磨性:9/10
抗扭性:9/10
防侧翻:7/10
总结:
从2008北京奥运会开始,Hyperdunk系列每次都在各届奥运会上大放异彩,08年的惊鸿亮相,12年的科技创新,16年的位置定义,都让篮球迷感受到了什么是顶级的团队篮球鞋,逢奥运年必出精品由此得来。在砍掉了这一系列后,在今年,Nike Air Zoom BB NXT接过了这杆大旗,作为全位置的团队篮球鞋继承了前辈顶级的配置,鲜明的特点,在其身上既能看到复古球鞋的影子,又具未来感,实属难得。
新时代篮球鞋的篇章已经开启,那么Nike Air Zoom BB NXT的表现究竟会如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优点:极强的缓震,优秀的抓地性能,不太挑脚型
缺点:中底偏高,锁定感一般,突破流球员慎入。
性价比:原价1399等它性价比着实一般,可以等后续大货配色,价格降低后购买。
购买建议:强推跑位较少的投射型后卫,体重较大的内线型球员。七月份正式发售,不同脚型不同尺码,建议店内试穿后购买。
你“在看”我吗?
“篮球比赛和篮球运动员一同在新时代经历着发展与进化,“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球员在场上并没有特定的位置,因为他们可以同时贡献场上5个位置的价值。年复一年,这些在NBA征战的全能战士们都将面临体能上的严峻考验。从休赛期的训练开始,再到季前赛,接着是82场比赛的常规赛季,还有季后赛以及总决赛,在如此高强度的比赛中面对疲劳的挑战,让精英运动员们保持长时间的优异表现,是我们的目标所在。”
——罗斯·克莱恩
让我们把时间调回今年的2月6日,Nike在自家的“峰会”上发布了一系列新品,旨在为今年备战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员们提供最好的装备,也被网友们戏称“奥运大礼包”。
( Nike Air Zoom Viperfly)
( Nike Air Zoom Victory)
(Nike Air Zoom Victory)
(Nike Air Zoom TEMPO NEXT%)
(Nike Air Zoom BB NXT)
这套系列装备包含了田径,跑步,足球,篮球等项目,作为奥运年的装备竞赛来讲,可谓是非常用心了。其中的一双篮球鞋,Nike Air Zoom BB NXT引起了不少的关注,逢奥运年必出精品,已经成为了Nike的一大惯例,再加上最近两年Nike推出的实战鞋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对于这双全新系列的球鞋各界都抱有着很大的期待。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双全新的Nike Air Zoom BB NXT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惊喜吧。
鞋身整体设计:
Nike Air Zoom BB NXT整体的设计风格极具速度感,使用了全新的Swoosh和Air Zoom的标识设计,创意十足;黑绿色的色彩搭配简约醒目,在球场上绝对令人注目。
但是因为缓震材料的堆积,中底和整个鞋身观感略显臃肿,上脚美感不够出挑,可能需要其他后续配色来拯救一下。
- 包裹性 -
鞋面并没有采用功勋材料“Flykint”,而是使用了一体式织物,在透气性方面效果极佳,但鞋面的整体支撑性略显不足,前掌包裹性中规中矩,在剧烈运动下形变较为严重;鞋头部分的波点热熔材质也没带来足够的保护与支撑,鞋面部分的加固与材质还有待加强。
在鞋舌处的swoosh,BB字样以及鞋垫处的NIKE BASKETBALL字样标注了球鞋的身份。
外翻的鞋口设计对于脚踝的兼容性更好,不会存在卡脚踝等问题。
球鞋整体设计:8/10
鞋面:8/10
包裹性:8/10
科技与配置:
- 缓震 -
Nike当今两大缓震科技“Air Zoom”和‘React“的加持可谓是这双鞋子最大的亮点,根据之前官方释出的图片来看,React x 3+Zoom x 2标识很好的表达了配置构造,但是最后标识为何变成了现在的Air Zoom,原因不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研究一下。
前掌的两块Zoom以及三层密度的React,在实战过程中,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这双鞋带给你的软弹,根据官方信息,前掌的React是做了打孔的,Zoom Air是嵌在前掌的React之中,而不是简单叠加在React之上。所以,前掌的大底,并没有视觉上看上去的那么厚。
- 抓地力与抗扭性 -
Nike Air Zoom BB NXT在第二层React的中间放置了抗扭片,增加了整双鞋的抗扭性能;波浪纹的大底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的运动中都能提供到较好的抓地力。
(抓地力性能极佳)
- 耐磨性 -
Nike Air Zoom BB NXT的大底采用了水晶底,耐磨性比较出色,后续配色会推出XDR版本,由此可见这双鞋可以保证大家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运动耐用性都会很高,但水晶底版本还是推荐大家在室内木地板使用。
- 防侧翻 -
前掌外侧大面积上翻TPU,明显高度不够,再加上过高的中底,材质偏硬的鞋底,在激烈的横向移动,急起急停中感觉不到锁定感,防侧翻属性不佳,鞋面会产生过度形变,突破变相流后卫慎入。
缓震:10/10
抓地:9/10
耐磨性:9/10
抗扭性:9/10
防侧翻:7/10
总结:
从2008北京奥运会开始,Hyperdunk系列每次都在各届奥运会上大放异彩,08年的惊鸿亮相,12年的科技创新,16年的位置定义,都让篮球迷感受到了什么是顶级的团队篮球鞋,逢奥运年必出精品由此得来。在砍掉了这一系列后,在今年,Nike Air Zoom BB NXT接过了这杆大旗,作为全位置的团队篮球鞋继承了前辈顶级的配置,鲜明的特点,在其身上既能看到复古球鞋的影子,又具未来感,实属难得。
新时代篮球鞋的篇章已经开启,那么Nike Air Zoom BB NXT的表现究竟会如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优点:极强的缓震,优秀的抓地性能,不太挑脚型
缺点:中底偏高,锁定感一般,突破流球员慎入。
性价比:原价1399等它性价比着实一般,可以等后续大货配色,价格降低后购买。
购买建议:强推跑位较少的投射型后卫,体重较大的内线型球员。七月份正式发售,不同脚型不同尺码,建议店内试穿后购买。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