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潮(晶晶有味读海宁㉕ 看潮城上演一出好戏)

潮新闻 记者 褚晶君 通讯员 周厉 程石冰

最近,海宁太“有戏”!

锣鼓一响,好戏开场。越剧《梁祝》、《何文秀》轮番登场,让台下的观众们过足了“戏瘾”; 儿童剧《三只小猪》欢乐登场,风趣幽默的表演受到了现场大小朋友们的热捧;

海宁首部原创音乐剧《奔向延安——沙可夫》在海宁火爆“出圈”……

这段时间,海宁的戏台、礼堂涌动着戏剧热潮 。大剧院、小剧场里,各种各样的儿童剧、音乐剧、戏曲等不间断上演, 吸引全国各地戏剧爱好者纷纷前来打卡。

那么,一台小小戏剧何以好戏连台,让海宁这么“有戏”?

海宁的秋天,有无数种“打开方式” 。在剧场过“秋天”,是这座潮城独有的浪漫。

近一周,在干河街历史文化街区新月剧场内,久违的掌声,接连在此响起。首届海宁国潮光合戏剧节在这里举办,成为当地戏迷的狂欢节。

海宁国潮光合戏剧节由海宁城投集团下属文旅公司携查尔斯、徐丽东、关山、叶逊谦、汤兆、李伯仑等联合发起,6部精选戏剧连轴上演,引爆戏剧热潮。

国庆前夕,马桥街道举办第十六届文化艺术周暨马桥街道首届戏剧周,为不同年龄阶段的观 众献上国风短剧 、戏曲专场 、儿童剧等多部精彩大戏。

“来吧 ,来吧 !我自横刀向天去 ,去留肝胆两昆仑!”9月29日晚 ,铿锵有力的歌声在海宁市文化馆回荡。海宁首部原创音乐剧《奔向延安——沙可夫》在海宁首演,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

为何是戏剧,而不是其他文化节庆?

元曲、杂剧、京剧、越剧……从这些戏剧的演进轨迹中,可以窥见一座城市蓬勃发展的历程。

戏剧,彰显城市之蕴。

海宁,同样蕴藏着深厚的戏剧艺术底蕴,并且成功地将得天独厚的戏剧文化资源转化为深受群众喜爱、广受欢迎的文化活动。

伴随着悠扬的戏曲声腔,经典越剧曲调《桑园访妻》响起,祝会村“越剧早茶铺”开始营业。《越剧何文秀》是百年越剧,其中“桑园访妻”的故事就发生在盐官镇祝会村的九里桑园。

成立于1957年的海宁市越剧团,一直坚持文艺两为方向,自1979年以来自创剧目20多个,如《血溅洞房》《巡按审母》《李三娘》《何文秀》等。

“去年,越剧演出、艺术培训、会展服务三项业务步入健康运行轨道。2023 年全年完成各项演出270场,实现经营产值 347.35 万元,同比历史最高值增长57.88% 。”海宁市文化艺术表演中心(越剧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慧婷介绍。

戏剧,让人们得到多样而丰厚的精神滋养。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 、武汉等多个城市纷纷举办主题各异的戏剧节、戏剧日活动,中国戏剧节、乌镇戏剧节、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等品牌效应日趋显著。

2013年,一束戏剧之光照亮了乌镇。

十届戏剧节集结全球近30个海外国家的106部特邀剧目,与中国各地的132部顶尖佳作互联共振,吸引数百万海内外观众戏梦乌镇。

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必然。最近,海宁各地开始上线各类戏剧节目,在潮乡大地响起戏剧的袅袅余音。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海宁市南关厢皮影戏演艺中心又火了一把。一阵激昂锣鼓声响起,幕布缓缓拉开,皮影戏准时开场。台下1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过道上也挤满了看客。

海宁有戏, 随时、随处,正在发生。

戏剧为城市带来什么?

9月26日至9月29日,马桥街道的马桥驿站人潮汹涌, 吸引了近万人前来打卡。引爆人气的,是一场以戏剧为主题的活动——马桥第十六届文化艺术推广活动暨马桥街道首届聚火戏剧文化周。

灯光渐暗,舞台上,演员们开始投入地演绎,他们用精湛的表演技巧、饱满的情感张力,将观众逐渐带入进情景之中。

当晚所有的节目均是马桥街道魅力马桥艺术团的原创作品,其中不少还是首演。非遗《车水号子》、全新创作的《聆听青年》、情景剧《聚火》……活动以一场大戏贯穿启动仪式始终,展现了和传统的戏剧周开幕式截然不同的一面。

9月27日晚,马桥驿站里,全场掌声雷动。童话剧《三只小猪》在此首演。这部铿锵有力、直击人心的童话剧,将马桥街道首届戏剧周带上高潮。

“孩子说这个剧比动画片和书本都要好看。”来自马桥街道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孩子在来看儿童剧《三只小猪》之前,已经看过相关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对《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有了 一定的了解,但这丝毫不影响孩子的观剧热情,真人舞台剧的感染力和体验感还是远远强于文字和荧幕剧。

“我们选择将这两部作品搬上舞台,一方面考虑到是孩子们真正喜闻乐见的作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透过故事向小朋友们传达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河北省话剧院演员、《三只小猪》儿童剧小猪扮演者吕莎莎解释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儿童剧专场演出,是马桥与河北省话剧院首次跨省文艺交流合作,在此之前,河北省话剧院“百场儿童剧进校园活动” 已经持续多年,先后在全国多地演出超过300场 。“虽然是第一次来马桥演出,但是看到台下大小观众的反应和孩子们的一张张兴奋的笑脸,也彻底激发了我们的表演激情,最终呈现的演出效果没想到比在专业剧院还要好。” 吕莎莎感慨道。

大众的热情和参与是本届戏剧节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一是希望让市民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在家门口尽享戏曲盛典;二是我们也期待依托戏剧周的舞台,更好地传承和展示好传统文化。” 马桥街道党委委员王序言说。

“来吧,来吧!我自横刀向天去,去留肝胆两昆仑!”音乐剧《奔向延安——沙可夫》作为海宁首部原创音乐剧目,一亮相就惊艳全场。

这部剧展示沙可夫革命故事,展现潮城新一代文艺战士对革命先辈的致敬,意义深远。首演结束,好评如潮 。“非常震撼! 以前只知道沙可夫这个名字,但不了解他经历过什么,这部音乐剧非常有感染力,仿佛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市民安芳君带着正读六年级的孩子前来观演,“他刚学了课文《开国大典》 ,据我所知,沙可夫曾亲历开国大典,恰巧国庆节也要到了,这时候来看这部音乐剧非常有意义。 ”

微博话题#音乐剧奔向延安致敬这位海宁人#阅读量累计近1500万次,在线上掀起了一波红色浪潮。这部剧在带给观演者视听享受的同时,放大“影响中国的海宁人”这一名人文化效应, 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

海宁这一出“戏”,为海宁吸引不少人气。

“到海宁,来看戏!”从杭州而来的观众赵先生来海宁旅游,原本计划打卡徐志摩旧居,最后却沉醉在海宁的戏剧里。“我正好来干河街打卡,正好得知还有个新月剧场,门口的演出海报一看就很吸引人,立即买了票。”他说,这是一场意外之喜。

像赵先生这样的外地游客不在少数,“戏剧+ ”消费新场景已成为海宁文旅融合的一道独特风景。

一台戏,成为更多人“爱上海宁的新理由” ,这也道出了戏剧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

如今,海宁正“有戏”!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