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第一天,我就带上家人驱车去楠溪江。作家汪曾祺曾说:“我可以负责地向全世界宣布:楠溪江是很美的。”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就在楠溪江畔度过,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砂一石,都与我有很深的感情。
四月的楠溪江,春的景色已经铺天盖地而来,草木葱绿,野花盛开,空气中满是湿漉漉、甜滋滋的气息。雨后初霁,溪水涨了不少,溢到溪岸边的滩林里,我再一次惊讶于滩林的绿,这绿是草儿树儿沁出来的,很飘逸很潮气;也是楠溪的江水毓出来的,很纯质很深厚。看这滩林的眉眼,一任天然,春深似海。我们在楠溪江的春天里坐了渡船,走了溜滑的鹅卵石滩,晚上住在一家名为“江枫渔火”的民宿里,就这样深入在楠溪江所特有的灵山秀水中,享受着农村里静谧、深邃的时光。
可是,当我漫步滩林,驻足溪边时,又有极不和谐的景象让我触目惊心。我要学汪曾祺口吻说:“我可以负责地向全世界宣布:楠溪江滩林正被破坏。”
楠溪江滩林有许多茅草荡,春夏季节生机勃发,秋冬季节茅花满天,几年前被摄影爱好者捧成网红,大量游客涌入,在茅草荡和卵石滩上烧烤野炊,卵石滩被烧黑,还留下大量垃圾,茅草不同程度地被烧被砍,数量逐年减少,长势逐渐衰退。另外,树木被砍伐、砂石被挖掘,一些工程建设,难免对滩林伤筋动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这句话对于人类的现实和未来具有警示意义,也表明生态文明理念中的次序问题。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发生冲突与矛盾时,理当要前者,而舍弃后者。
清明小长假接下来的两天,我们重访飞云江上游,飞云江在丽水景宁的白云尖西北坡发源,溪流出景宁流入温州泰顺县黄桥村。三年前,我走过这条路线,这一次来,自然熟门熟路。我们到了黄桥,依然是满眼皆绿,到处是茫茫竹海。公路两边的竹子长得茂密,阳光难以透进来,竹林里浮动着晦暝的烟岚,待到山风过来时,黄绿的竹叶微微晃动,发出沙沙的竹语。我们下了车,呼吸着带有竹子清香的空气爬上了一个山坡,我们看到重重叠叠的山坡上,是郁郁苍苍的毛竹。这里真是一个竹的王国,竹的世界。黄桥年出售毛竹可达10多万支,产笋200多吨,毛竹资源占泰顺县的四分之一,他们以竹富农,以竹立村,这是黄桥村的绿色宝库。
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为什么泰顺黄桥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当地村干部跟我讲了这么一段往事:1997年春天,浙江省委组织部派来了一位叫劳泓的年轻干部前来挂职锻炼,任泰顺县黄桥乡党委副书记。他到任后看到漫山遍野的毛竹长势并不好,产量低,就走村串户,深入调研,几个月后拿出毛竹低产林改造的方案,他带领村民到毛竹林里“去三头”——挖石头、清桩头(毛竹桩)、砍柴头(杂草杂柴),进行施肥松土,新栽毛竹600多亩。经过改造,黄桥的毛竹越长越好,山民们自产自销,销路也好,近的拉到泰顺司前镇、温州城区,远的到衢州龙游、台州温岭等地销售。那时候一百斤竹子三四十块钱,黄桥靠毛竹创收。
近几年里,由于竹产品滞销等原因,毛竹价格下跌,销路也不大好。但是,当地百姓又多了一份期待,作为浙江省“县县通高速”目标的终点站,文泰高速公路计划于今年年底正式通车,到那时,泰顺就融入温州1小时都市区交通圈,位于飞云江上游的文成、泰顺两县可以实现半小时互通。目前施工人员正在加紧作业抢进度,现场一片火热,交通一方便,飞云江上游的千千万万亩竹海,就会迎来更多优势,有机缘走出它们的“深闺”。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曹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