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邢东伟 翟小功
碧波万顷,陆地延伸的一角,解放海南丰碑矗立。11月13日,“千万工程”海南采风行记者团走进海南省临高县昌拱村,看村子如何连点带面打造旅游资源,摸索出一条滨海渔村的“转型”之路。
昌拱村是因海而生的渔村,村民的庭院依着海边,环岛旅游公路沿着绵延的海岸线穿行而过。公路的一侧,一座别致的民宿让人眼前一亮。
滨海日出生态花园、海南解放公园、海边栈道,昌拱村所辖的区域内,红色文化与海洋自然美景交织,但如何将这些资源连点成线,让游客成为村子依托旅游资源发展的“留量”?
昌拱村驻村第一书记董招群介绍,借助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开通,昌拱村积极完善产业配套,将1275万元的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投入建设“海角梦栖”禄龙民宿,同时引进企业进行市场化运营,为来到临高角旅游的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和赶海向导等服务,每年以年底分红和提供就业岗位的形式,带动村集体经济和百姓增收。
各式各样的贝壳,在巧手之下被编成风铃等精致的手工艺品。在海角梦栖民宿,昌拱村村民方小欢为记者团展示手工编织技艺。
“从前,出海捕鱼是我们唯一的收入来源。自从村子发展旅游产业,这里的游客越来越多,景色越来越美,收入也在提升。”方小欢提到,除了出海捕捞,现在她还跟村委会租赁了一个景点市集档口,售卖赶海工具等,客人多时也会在民宿带领游客体验编织手工艺品,从渔民变为了“新讨海人”。
除了接待游客之外,民宿一楼还承担起乡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功能,为村民提供休闲场地,这里成为了大家休憩闲谈、观看红色电影活动的好去处。
“下一步,我们将把昌拱村区域内的旅游景点打造成旅游休闲、红色文化研学、赶海文化体验等业态为一体的旅游线路,推进产业串点、连线、成片,加快和美乡村建设。”董招群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