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济图书馆(读嘉人文张元济先生的图书馆情结)

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张元济塑像

张元济(1867-1959),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出身名门望族,书香世家。早年受传统教育影响,一心通过仕途替国分忧,为民解难,遂用八年时间中秀才、举人、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先后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职。然在总理衙门期间,看到旧官僚的种种愚昧、昏庸、陈腐的众生相,十分的灰心。加之通过变法图强的愿望也随即失败,便毅然选择了投身文化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平生志愿,以搜书、藏书、编书、出书,办学堂、图书馆等普及型教育来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强盛国家和民族,从而成为文化教育领域的一代宗师,成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和文献学家。其图书馆理念与实践在我国的图书馆发展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今年8月14日是张元济先生逝世62周年纪念日,谨以此文,致以怀念。

张元济研究会会刊、论文集

扛起“保存固有文化之责任”

自强之道,兴学为先。

19世纪末,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大清王朝徘徊在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今日已为列国之世界,而在朝诸人,胸中横梗‘一统’二字,宜其措置之乖也”,在此种切身经历中,张元济感到“时至今日,培养人才,最为急务”。1896年,他在致汪康年的信中提出,“今之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科举不改,转移难望。吾辈不操尺寸,惟有以身先之,逢人说法,能醒悟一人,即能救一人”。

在“自强”、“兴学”理念之下,1897年,张元济在北京和陈昭常等好友合力创办了通艺学堂,“国子之教,六艺是职。艺可从政,渊源圣门。故此学堂名曰通艺。”在创办通艺学堂期间,张元济创立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座以中文图书馆命名的民办图书馆——通艺学堂图书馆,这也是向社会开放的公共图书馆,有图书借阅和报纸阅览两大功能。张元济亲自制定了《图书馆章程》和《阅报处章程》,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具有开创性的图书馆方面的管理制度,在办馆宗旨、藏书建设、图书分类、人员配备、借阅办法、图书赔偿、借阅册数、借阅时间以及图书捐赠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

通艺学堂图书馆虽属民办,但获得官方许可,它没有藏书楼的基础,不是从藏书楼演变而来,一开始就是定型的图书馆。所备图书以中国翻译西书为主,另备浅近之西文图籍用作参考。然而,由于维新变法的失败,创办了一年多的通艺学堂图书馆就此夭折。但它的创建,使张元济在图书馆建设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1903年初,应夏瑞芳之约,张元济入商务印书馆。据《东方图书馆概况》提到:“夏君招余入馆任编译。余与约,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夏君诺之。”由于编译工作缺乏资料,张元济便筹划建立图书资料室(1909年更名为涵芬楼)。在二十多年间,江阴缪氏、更阳端氏、荆州田氏、南海孔氏、海宁孙氏等多家藏书,先后为涵芬楼收购。除此之外,涵芬楼还注意收藏欧美、日本等有价值的书籍,全国各地的地方志等。

上海东方图书馆

随着藏书的日益增多,张元济一直在考虑把涵芬楼的藏书公诸于众。1922年,在得到董事会的一致通过后,商务印书馆成立了公用图书馆委员会,张元济、高梦旦、王云五等任委员,购置地产,兴建馆舍。图书馆于1924年落成,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高五层,占地430平方米。1926年5月2日对外开放,取名“东方图书馆”,有图书借阅室、阅览室、杂志陈列室、儿童图书室、流通部等,共计藏书33万余册,读者与日俱增,年读者人次达到3.6万,平均每天接待读者100人次。至1932年,藏书已达46万3千余册,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私立图书馆,闻名遐迩。

不幸的是,东方图书馆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毁于日军炮火。除珍本古籍500余种移藏别处得免于难外,其余图书全部化为灰烬。面对这场浩劫,张元济没有倒下,抱定“平地尚可为山”、“元济一息尚存,仍当力图恢复”的信念。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沿海各省相继沦陷。张元济目睹大量珍贵的文物图书遭受流失,图书馆被毁者多,心痛万分。1939年,他与叶景葵、陈陶遗发起创办合众图书馆。在《创办合众图书馆意见书》上写道:“抗战以来,全国图书馆或呈停顿,或已分散,或罹劫难。私家藏书也多流亡,岂不大可惜哉!本馆创办于此时,即应负起保存固有文化之责任。”并将各自所藏捐入,作为馆藏的基础。

其中1941年4月至10月,张元济先后以三类文献形式并分数十次捐赠或寄存合众图书馆。第一类为历年收藏的旧嘉兴一府前哲遗著476部1822册;第二类为海盐先哲遗著355部1115册;第三类为张氏先世著述及刊印评校藏弆之书104部856册,以及石墨图卷各一。第二、三类原意为事先寄存于合众,冀日后海盐宗祠书楼恢复或海盐有地方图书馆之设,领回移贮。后因祠屋半毁,修复无力,当地图书馆建设更属无望,遂改为永远捐献。

合众图书馆于1941年落成,共收藏捐赠之书22万册。1946年5月,张元济被推为董事长,全面主持图书馆工作。上海解放后,张元济等倡议将“合众”捐献上海市人民政府,“我馆欣逢盛世,思贡献出一分力量,故由董事会议决,捐献上海市人民政府,俾可作有计划的发展。”

张元济图书馆前的石刻

关心盐邑图书馆

据1992年版《海盐县志》记载:“海盐县立图书馆 民国20年8月建于城隍庙内(今新桥南路朝阳东路口),隶属县政府教育局,有工作人员3人。25年,藏书2.7万册,有外借部和成人、儿童阅览室,兼管收藏地方文物。26年毁于日军兵火。”

现有相关资料显示,张元济曾和海盐县立图书馆有过多次交集,对海盐县立图书馆收藏珍贵文献等给予帮助。海盐县立图书馆为收藏珍贵文献,和张元济有过两次通信,意为订购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

西泠印社2017年4月版《文心事象——张元济后人捐赠文物图录》收录一封海盐县立图书馆致张元济信,全文如下:

菊生先生大鉴:海盐图书馆已订购《四部丛刊》正续编、《四库珍本》,均照九折计算,现拟再购《百衲本二十四史》,可否照第一次预约价?因经募经费有限,照刻下定价,须四百八十元,即照九折,力量仍不够也。知先生关怀地方文化,即以奉恳,务乞赐示为荷。此请撰安。

海盐县立图书馆谨启 五月五日

由沪便寄

该信只有月日,没有年份。在此信之前,海盐县立图书馆和张元济已有联系,海盐县立图书馆通过张元济向商务印书馆订购了《四部丛刊》正编、续编以及《四库珍本》,均按照预约的九折价格计算。现在又想订购《百衲本二十四史》,一方面询问是否仍按之前的预约价计算,一方面又大倒苦水,即便按照九折定价,经费仍是不够。言下之意,恳请张元济继续给予减低定价。

文心事象——张元济后人捐赠文物图录

张元济在该信的空白处有批注:“劝改购同文或五洲同文在印本,不止便宜一半,所之余钱可以多买他书。23/5/8复。”

张元济嫡孙张人凤在图录释文处写道:“在他人来信空白处所作批注,正是写回信的内容和日期,这是先生的工作习惯。当年写信人的习惯往往不署年份甚至连月日都不写,给后人研究历史造成困难,因此先生批注中的年月日十分重要。”“1930年代海盐经济很不发达,即使在这种状况下,海盐县立图书馆还是订购了商务版的几部大型古籍丛书,可见重视文化是海盐的优良传统之一。”

也就是说,张元济于1934年5月8日复信给海盐县立图书馆,建议购买同文或五洲同文的《二十四史》。同文和五洲同文均是中国近代采用石版印刷的图书出版机构,出版过《二十四史》,且价格相对低廉。根据张元济的批注(复信)时间,也证明海盐县立图书馆致张元济信写于1934年5月5日。

信稿落款左侧还写有“由沪便寄”四字,笔者理解该信并非通过邮局寄送,而是通过旅沪同乡会某成员直接于上海转交的。

第二封信见于张人凤所编的《张元济全集》第3卷第646页“海盐县立图书馆致张元济函及张元济批注”,全文如下:

菊生先生大鉴:昨奉手教,诵悉一是。敝馆以捐款人指购《百衲本二十四史》,因数目不足,故请先生代向商务接洽减低定价。可否照第一次预约价?如不能照第一次预约价,因款不敷,祇好作罢。先生热心文化,关怀桑梓,承示同文本或五洲同文石印本请惠捐一部,为学子津梁。凡我来学,敢拜嘉惠。如蒙慨许,曷胜感激之至。专此布达,敬请撰安。

海盐县立图书馆启 二十三年五月十日

海盐县立图书馆5月9日便收到张元济5月8日的复信。笔者以为还是通过人为转交,当时海盐旅沪同乡会成员多达700余人,上海至海盐之间可能每日都有人往返,不然以邮局的寄信速度,断不可能这么快。之后,海盐县立图书馆于5月10日再致信先生,言明购买《百衲本二十四史》是捐款人指定的,因所捐经费不足恳请减低定价。海盐县立图书馆非要购买《百衲本二十四史》,真正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百衲本二十四史》是先生校勘的,对于海盐有特殊的意义。信中同时恳请先生捐助同文本或五洲同文本《二十四史》一部。

商务印书馆版本图书馆

张元济在该信上批注:“商务系股分公司,与私人营业性质不同。鄙人殊不能以乡里关系于例外有所要求。至属捐同文等《二十四史》,自经“一·二八”之后,收入锐减,力有不及,未克遵命,至以为歉。23/5/10复。”

张元济于5月10日当天便收到县立图书馆的来信,更于当日复信解释,陈明原因,表示歉意。其实,张元济向来不徇私情,清正廉洁。当年其子张树年从美国纽约大学工商学院管理专业学成回国后欲进商务工作,但先生以公司大局为重,从公司长远利益考虑,拒绝儿子进商务,认为“满清之亡,亡于亲贵;公司之衰,亦必由于亲贵。”因此,先生“殊不能以乡里关系于例外有所要求”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正如张元济所言“‘一·二八’之后,收入锐减,力有不及”,“ 一·二八”后,商务总厂被日军炸毁,股息停发,全家经济拮据,到后期仅靠鬻字为生。对于海盐县立图书馆“同文本或五洲同文石印本请惠捐一部”(即便是商务预约价的一半也要200多元)的要求,只能“未克遵命,至以为歉”了。

张元济图书馆东区

以“张元济”命名的图书馆

张元济一直渴望家乡海盐能有一个公共图书馆。早在1921年,他就和同乡朱希祖议过此事,他在信中说:“弟数年以来,亦锐意采购同邑先正著述……建筑图书馆,弟久有此意。责以提倡,弟何敢承。但愿先以一人之力从事收罗,俟机会到来,再以公之于众。”张元济的“图书馆思想”,深深激励着家乡海盐的文化教育事业。

1984年,海盐县委、县政府联合发文,决定创建“张元济图书馆”。“我们认为,创建张元济图书馆,不仅是我县一项重要的文化基本建设,而且以此纪念这位家乡的文化名人,缅怀张先生在文化、教育、出版事业上的贡献,对于向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人才,启迪后代,团结各界人士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张元济图书馆1985年始建,1987年开放,同时设立了张元济纪念馆和商务印书馆版本图书馆,并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陈云题写馆名,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胡愈之为奠基石题字。2010年图书馆扩建至11000多平方米,占地15000平方米。仿古建筑,亭台楼阁,假山水池,绿树辉映,张元济图书馆俨然已成读书佳境。

张元济图书馆西区

为弘扬张元济的学术思想,缅怀先贤在我国近现代教育、出版、文化等方面的杰出贡献,1987年以来,海盐县人民政府联合商务印书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等已先后成功举办了五届全国性张元济学术思想研讨会,还专门成立了张元济研究会,整理出版了四部张元济研究论文集,并全面开展学术交流,推动全国范围内张元济学术研究向更深更广发展。

“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一矗立在张元济图书馆门前的石刻,不仅是张元济先生的君子自况,也是倡导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绝佳广告词。如今,在海盐,张元济图书馆读者往来,络绎不绝,全民读书,蔚然成风。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