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村位于江西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距市区28公里。旧时为庐陵县纯化乡七十六部。村落大部分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平方公里。
渼陂村景色秀美,富水流经文陂的一段叫王江,绕村前北去。河水两岸树林成荫,鹭鸥成群。泸溪水从西南邻乡的泰和县万合发源,涓涓穿过村中注入王江。溪水流经渼陂的地段叫渼水。渼陂村四周有28口水塘环抱,水质清澈。以对应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是梁氏先祖对家族生生不息的期望。
渼陂西南20公里是紫瑶山,东面6公里是芗城山、三尖峰。据《庐陵县志》》记载,相传仙人浮丘公与弟子王、郭二真人曾于芗城山修炼升天,故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文天祥题额“芗城名山”。而三尖峰酷似笔架,乡人称此峰为一方文风。梁氏宗祠永慕堂楹联对此有描述:“肇基于斯,喜紫瑶左峙,芗城侧横,本地名山钟灵秀;发祥有自,看渼水南来,王江北绕,中流砥柱汇渊源。”
宋高宗绍兴年间,渼陂梁氏先祖梁从绅在此肇基构堂,建村立寨,生息繁衍近千年,历传34代。目前在村中居住的有600余户,2800多人。其中大部分从事农田耕作,另一部分耕商并重,还有一部分从事手工业加工等。
古往今来,梁氏先祖在以封建宗法制度治族方面做得较为成功,建祠堂,修宗谱,订族规,立家训,以此强化族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把一姓一宗的族人凝聚在一起,并以儒学伦理来规范族人言行,使这一家族得到了较平稳的发展。
渼陂梁氏是一个典型的耕读并重、儒商并重的家族,始终把“耕读为身家之本”作为族训,故历史上仕宦学子比较多。据统计,自开基至清末,族内有业儒者近300人,有功名、官职者130人,其中文举2人,武举4人,文庠生32人,武庠生30人,太学生93人。南宋末年,曾被文天祥誉为“文献名宗”“衣冠望族”。
渼陂村的古建筑保存完整,95%以上仍有人居住。走进渼陂村,仿佛进入了一座古村博物馆。这里祠宇庙堂,民居栉比。亭榭映趣,古街生气,巷道雅致。牌坊俨然,寺庙肃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渼陂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召开了著名的陂头二七会议。
革命年代给渼陂留下了许多旧居旧址,其中十多处被列为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标语遍布村中每个角落,红色歌谣至今仍被老人们传唱。可以说,渼陂村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村中有 51位烈士。从这里走出了共和国的4名将军,他们是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誉为“万岁军”的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中将,他曾任广州、成都军区司令员;三十八军政委梁必业中将,曾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军事科学院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的梁仁芥,曾任甘肃省军区政委、兰州军区副政委。还有被称为儒将的梁必骎少将。而《闪闪的红星》、《决裂》、《山重水复》、《井冈山》等多部电影和电视剧都在此村取景拍摄。因此,渼陂村也被誉为“将军村”和“电影村”。
渼陂因周边村落稠密,又有富水河与赣江相沟通,交通便利,村民自古以来就有重商传统,商贸活动十分活跃,从而使渼陂成为吉安城南的一个重要商业集散地。传统的经商理念,使渼陂一代又一代人成为富商巨贾;成功的商业经营,让渼陂村矗立起一幢又一幢壮美建筑,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渼陂平稳又有秩序的发展。
渼陂村的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它集宗祠文化、宗教文化、古建筑文化、儒学文化、商贸文化和红色文化于一体,熔“古、绿、红”于一炉,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和地方文化研究的价值,是庐陵文化研究中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
如今,渼陂古村现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367栋,其中祠堂7座,书院5座,牌坊3座。村庄布局错落有致,八卦巷道,卵石路面,水塘环绕。所有古建筑的门楣、藻井、窗棂、门柱、影壁、山墙,或为书画,或为雕刻,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反映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和不同主人的理想情趣。其中梁氏总祠永慕堂,面积1221.4平方米,为三进式清代建筑。其外观巍峨高大,气势恢宏;内部缀饰丰富,工艺精湛。虽历经岁月磨砺,至今仍光彩夺目。2006年被评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渼陂古村景区被授予国家AAAA级景区。2013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