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抓手。
市委提出,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中作出黄冈贡献。
集山区、库区、生态功能区于一体的罗田勇当“探路者”,面对山多地少、村多人少、县城小农村大等掣肘,以改革创新赋能,以“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发挥山水资源优势,加快“景城一体”发展,探索山区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看美景,从“藏在深山无人识”到“声名渐起天下知”,这个国庆黄金周,97.3万人次打卡罗田,同比增长22.8%;
看人口,从外出务工到家门口就业,长期的净流出转为正增长,近三年每年有1.1万人返乡,县城人口5年净流入4.7万人;
看产业,75%以上的规上企业在经济开发区;从“一株草”到“一条链”,罗田好山好水好物,正加速出山出海又出圈;
看名片:获评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罗田,这座昔日山区小县域,正在一天天“长大”,初绽现代“大城”芳华。
破“城小村大”困局——
景城一体、主客共享,“小县域”向“大城关”跃进
晨曦初露,三五成群的人走进罗田县城拨云尖公园里,或在休闲绿道健身骑行;或在亭台楼阁吹拉弹唱;或在山丘登高观景,一览凤城美景……
“我每天都会来公园走一走,呼吸新鲜空气,经常看到游客在拍照打卡。”市民刘敏说,为给孩子陪读,去年他们一家四口从农村搬到了县城购置的新房子,随着城区越建越好,游客也多了起来,让她有一种住在景区的感觉。
从城区变景区,这不仅是像刘敏一样的众多市民的切身感受,更是罗田以“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破解发展困局的生动实践。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罗田,与许多生态功能区和山区县一样,城区发展空间狭仄受限,面临山水分割、人口分散、要素分离、资源共享度低的发展困境。
而大文旅快速发展带来的尴尬局面更是引起罗田警惕:每年避暑季承接旅居人口11万人次,两个核心景区却只有床位6000个,而星级酒店县城常有富余。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一份详实的罗田“人城产”底数调研报告,精准分析了空间条件及人口转移需求,罗田县委县政府作出科学判断:当前罗田呈现出农村人口进城、康养旅居人口下乡的旺盛需求,大农业、大文旅、大健康实现转型发展的旺盛需求。
小县罗田,呼唤“大城”。
“城小农村大的空间结构,急需我们实施空间整理和腾挪,解决人口不集聚、城镇不集中、产业不集约的问题。”罗田县委书记郝爱芳分析说,罗田的人口规模、山城条件、产业特色决定了必须坚定地推进“双集中”,尤其是县城和景区应该错位分担、相互补位。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罗田提出发挥山水资源优势,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按照“景城一体、主客共享;产城融合、人城共生”思路,科学规划城区及景区功能定位,探索生态功能山区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
利用县城较好的山水肌理和空间形态,以4A级景区标准补齐短板,把城区打造成“景城一体、主客共享”的旅游功能集散地;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把景区打造成“候鸟式”人口承载地和大健康大文旅产业承载地……既服务好本地居民,促进农民进城,吸引在外罗田人返乡回城养老、就业、创业;又服务好游客,促进市民下乡,吸引外地人口来罗田旅居。
今年以来,罗田盘活13宗637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为发展提供了新空间;县旅投公司投资建成的康养酒店,周末全部满员,平时入住率超过76%;方木山居、兰亭壹号院等高品质住宅广受欢迎,前三季度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在转正基础上节节攀高,突破15%。
一组组数据表明,罗田“小县域”正向“大城关”跃进。
开“城乡融合”新局——
强县城、优景区、活全域,“小人口”向“大集聚”跨越
景城一体,两者该如何错位分担、相互补位?罗田的探索是,做强县城,做优景区、做活全域。
眼下,三个投资均过30亿元的项目,让罗田城区格外耀眼:
一个是位于老城区的义水半岛片区更新项目,在义水河生态带,“一河两岸”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以罗田市井文化为主线、以绿色生态化为抓手,通过“梳林透河”,将城东城西相连,沿河上下融为一体,畅通绿道慢行体系,让市民在沿河两岸“品罗田烟火,赏义水清波”。
一个是位于经济开发区的万密斋大健康产业示范园项目,作为园区引爆点、一座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为一体的万密斋医养中心正加速崛起,年底建成运营后,将推动康养产业发展,实现“治疗在武汉、康复在罗田”。
一个是位于新城的蓝城康和文旅开发项目,将建设温泉文旅、文教研学、田园乡创、森林康养四个板块,建成后将弥补罗田无高端旅游配套、无高端康养项目的不足,创造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
“比肩而立的三个项目,都在城区、都是文旅康养项目,既相融相通又互补互撑,提高了罗田城区的吸附力。”罗田县委副书记、县长周黎介绍,县城是“双集中”重点,以拨云尖片区为中心,以“一河两岸”风光带为主轴,加快义水河白庙河至三里畈流域系统治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形态、完善功能分区。
做强县城如火如荼,做优景区、做活全域风生水起。
以薄刀峰、天堂寨景区为核心,持续打磨提升“鸠兹古邑”京剧文化小镇、地标优品小吃一条街、河西畈康养研学基地建设运营水平,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连片集约发展,带动周边村庄盘活建设用地和乡村旅游资源。
从加快三里畈“柿里牧歌”景区、白云深处民宿等15个乡村民宿项目建设,到引进天堂胜境杜鹃植物园、卓尔民宿等特色项目……大力流转景区周边农民住房发展特色民宿,农民一手拿农房农地租金,一手拿进城福利。通过空间腾挪,大批新农人来到农村,带来资本和人才、生机和活力。
“新房子装修好了,儿子年底结婚,我们一家也从村里搬到县城住。”今年60多岁的丁国年一家四口住在三里畈镇苍葭冲,3亩责任田流转后,他来到县城打小工,儿子本科毕业后在县城一家企业上班,得益于农民进城、儿子本科生等购房补贴12万元,年初在兰亭世家购房安家。
在武汉退休,回到罗田养老的丁女士说:“300米见绿、500米见园;推窗见绿,抬步入园,这是一座宜居宜游的生态小城。”
数据显示,罗田县城人口持续增加,5年净流入4.7万人;近三年,每年有1.1万人返乡、1.3万名学生需进城读书。今年上半年有4263人进城、购房1421套,“小人口”正向县城“大集聚”。
塑“三产融合”格局——
对内整合、对外开放,“小产品”向“大产业”转型
城乡融合,最难在产业支撑。
提起罗田农特产品,九资河茯苓、罗田板栗、黑山羊等国家地标产品广受赞誉。而说起罗田农业产业化,又会被贴上小而散、二三产与一产脱节等“标签”。
如今,以供应链思维重构三产融合发展体系的罗田探索,正改变着人们对罗田现代农业的刻板印象。
夜幕降临,九资河鸠兹古邑,绚丽的灯光秀、如梦如幻的河道夜游,人如潮涌;观看文化小剧《万密斋·寻方》,逛药膳吊锅一条街、品尝“密斋药膳”……串动美景、美食的是药香,弥漫药香的是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
去年以来,位于九资河镇总投资7亿元的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八大功能区陆续投入使用,一批国内知名药企签约入驻,形成了“制种、种植、收购、加工、储存、销售”的一条龙中药材产业链。依托该园区,罗田县按照“中药材种植+产地加工+精深加工+康养+旅游”的发展理念,搭建九资河“密斋药膳”养生体验中心,推进药旅融合。
投资7亿元建设宏源药业万密斋制剂项目,重点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制剂研发;全力支持同德堂药业开发茯杞仁胶囊等20余种中成药;投资5.7亿元建设万密斋医养中心,开展医疗、康复、养生、养老一条龙服务;投资1.5亿元建设药膳一条街,让游客赏药花、游药圃、学药理、品药膳、购康养商品……如今,罗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4.3万亩,中药材产值突破20亿元。
罗田县委书记郝爱芳说,以前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没做好,现在发挥罗田好山好水好文化好物产的资源优势,以供应链思维重构产业链,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有效,强三产带二产促一产,因地制宜集中发展特色农业和康养旅游两大根植性产业,打造“大别山农特产品集散地”和“华中康养旅游目的地”。
坚持对内整合,发挥国有公司平台作用,补齐供应链短板弱项——
强化互联网思维,拓宽农产品“出山进城”渠道。投资3.5亿元建成农业智慧园,率先打造全国首个全产业链农业数字化平台“冈好购”,精准对接“i黄冈”平台,培育主播矩阵,吸引了全国各地药商进场交易,单日交易额最高突破4300万元。2023年,罗田网上交易额达30亿元,其中农产品交易额14.28亿元。
坚持市场导向,提升供应链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以公司制组建中药材、牛羊、红莲型杂交水稻产业研究院和宏源药业等科创平台,着力解决育种、饲料、种植养殖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问题。县国投公司以市场办法建设运营中药材产业园、黑山羊育肥园等一批专业园区。
圣人堂村成立鸠兹旅游服务有限公司,通过村集体资产资源入股占比65%,运用村企共建和联盟经营方式,将区域内120余家农家乐全部纳入公司管理,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
坚持对外开放,开展功能性招商,延链补链强链——
抢抓大财政体系建设机遇,与省联投等大平台大公司密切合作,谋划实施了万密斋大健康产业示范园、大别山文旅康养综合体等一批强链补链的好项目。
创新“国企+民企”混改、产业基金招商等办法,大力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盒马鲜生供应链,助力“锦秀羊”系列产品成功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等大中城市新零售市场,带动罗田成为大别山牛羊产业集聚地,综合产值超15亿元。
发挥京剧鼻祖余三胜名人效应,与中国京剧院合作,盘活县级剧团,创作《情恋·大别山》《不识·余三胜》《梦回鸠兹》等文化演艺剧目,以沉浸式夜游光影演绎,已演出76场,线上和线下观看达180余万人次,增强景区核心吸引力。
一组组刷新的数据,让人们感同身受,罗田以强县工程为抓手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气场升腾,势如破竹!
一个个强烈的信号,引起人们共鸣,罗田打造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先行区,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总策划:崔伟 策划:朱胜刚 周剑兴 撰稿:沈红星 陈钦 付言坤)
“一座城”的新烟火 华中康养旅游目的地破局出圈
热!热!热!“到罗田去避暑吧”。将大山深处的“凉资源”变为“热产业,今夏7月,罗田薄刀峰景区和天堂寨景区接待游客21.3万人,同比增长35.8%。
火!火!火!这个国庆假期,“金秋罗田·开门迎客”19项文旅系列活动,引爆“国庆游”热潮,罗田共接待游客97.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8%、19.8%。
“罗田,一见如故乡”。这座山区小城的新烟火气,缘何而来?
千里大别山,美景在罗田。生态是罗田最好的资源,旅游是罗田最大的优势。近年来,罗田县锚定建设“华中康养旅游目的地”目标,以对外开放促进对内整合,“一盘棋”发展全域大文旅,以罗田为中心,与金寨、岳西、英山等地协同联动,带动大别山文旅融入全国大市场。
以“大别山红色旅游路”为主线,打造“多彩旅游路”,串起全域好风光。
沿着罗九沿线一路向前,170多公里的多彩旅游路将全县2个4A景区、10个3A景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串点成链,构建起“通景、链景、融景”旅游大格局,研学、骑行、漂流、避暑、康养逐渐成为游客“热宠”,全域大文旅呈现出热辣滚烫的喜人态势。
以“景城一体、主客共享”思路,把县城打造成为4A级景区。25个城市公园精彩亮相,万密斋康养馆和游泳馆已建成运营、20多公里的义水河综合整治如火如荼、19个老旧小区改造加速推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城市更新,发展夜市经济,打造“景城一体”的旅游消费聚集街区。
以创建“大别山国家旅游度假区”为目标,全面打造提升核心景区。
夜幕降临,鸠玆古邑文旅休闲街区音乐剧、光影秀、非遗表演、京剧联谊会、放河灯祈福等系列沉浸式体验项目轮番上演;夜游、夜购、夜食、夜宿等业态相互配套,提供了一站式的旅游体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听人声鼎沸,看市集如潮,构成一幅“热辣滚烫”的秋日旅游画卷,重现千年古镇繁华夜景,给游客带来独特的沉浸式游园体验。
从提升天堂寨景5A景区服务设施、产品和线路,到打造“鸠兹古镇夜游”,建设“鸠兹古邑”文化旅游聚集区;再到做活天堂湖以湿地展示区、杜鹃花海区、水上红叶区为主体的特色旅游区……
罗田精心打造“景区”+“街区”,开启“白+黑”双园区畅玩,将门票经济转型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综合经济。
以“罗田一见如故乡”为品牌定位,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依托中药材产业和万密斋生态康养品牌,不断强化要素供给、丰富旅游业态。建成3条示范线路和5个旅游驿站,沿线增加红色文化、吊锅美食、非遗油面、药膳体验、文化创意等转化产品;推出“农旅”燕儿谷、“文旅”苍葭冲、“林旅”錾字石、“古旅”潘家湾等乡村游产品……一处处独具魅力的特色旅游项目成为游客新宠,年接待旅游人次已破百万。
共享一座大别山,共建文旅大市场。今日之罗田,“华中康养旅游目的地”已成破局出圈之势,新的烟火气正在燎原。
“一株草”的新优势 大别山道地药材集散地聚“链”成群
走进位于九资河镇的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交易市场,各类中药材琳琅满目;交易市场的数字化平台显示大屏上,实时滚动显示“买卖全国”的情况。
“中药材鲜货交易9月至12月每日开市,干货交易每月6日、16日、26日开市。”罗田县道地药材供应链有限公司总经理瞿小飞说,10月15日交易市场刚好开市一年,共完成交易4785笔,完成干货、鲜货交易额共为4.2亿元。
罗田是全国中药材重点产区之一,拥有中药材品种资源657种,常年进入市场交易品种163个,拥有道地药材24种,其中罗田天麻、九资河茯苓入选湖北“十大楚药”;还有万密斋“中华养生第一人”的金字招牌。但组织化程度不高、联农带农面窄、产业链条薄弱、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突出。
去年以来,罗田县以供应链思维改造提升中药材产业链,着力推进“医、药、养、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链集群。
建设专业园区
总投资7亿元的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涵盖菌种研发基地、中药材研发、检验检测、趁鲜加工、产品交易、技术推广、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体验、冷链仓储物流、电商直播等功能,致力于打造环大别山地区最大的道地药材趁鲜加工基地和鄂东皖西地区最大的药材集散地。
“天麻交易价格从以前最高20元每公斤,到现在28元每公斤。”九资河镇有着20多年天麻种植经验的药农方林永说,以前,小商贩经常压价,药农缺乏加工和储存能力,怕药材烂在地里,吃亏是常事,产业园建成后,药材交易由分散转为集中,市场价格透明,拿到更多议价主动权,高品质的天麻达40元每公斤。
完善专业配套
眼下,九资河茯苓迎来丰收季,到处一派丰收景象。
“新技术种出来的茯苓个头更大、肉质丰厚,产量较以往提升30%以上。”罗田展鹏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展鹏介绍,县里推广新型茯苓菌种和袋料栽培技术后,从以往每年种两季到现在的三季,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亩均茯苓3250公斤,每亩增收5400元。
在专业配套上,罗田县强化“三品一标”,依托中药材数智供应链平台,促进中药材产业供应链的数字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群化。
新建年产菌种2000万袋的大别山菌种研发基地、2个千亩茯苓高效种植示范基地、1个500亩天麻种子繁育基地;建设大别山中药材研发、技术推广、检验检测、电商等中心……
推行种子种苗供应、技术规范、投入品管理、采收加工、仓储销售“五统一”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打造了质量溯源系统和品控机制;搭建九资河“密斋药膳”养生体验中心,推进药旅融合……
出台专业政策
“前不久,‘拎包入住’大别山道地药材产业园一栋近7000平方米的独立厂房。按规定,只要公司经营业绩通过了园区考核,就可以享受‘前3年免租金、后3年租金减半’的政策。”湖北天茯莱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宾宇说,公司打通了向九州通等头部企业供货的渠道,年销售额从2000多万元跳涨至5000多万元,实现翻番。
去年以来,罗田出台一揽子专业政策,做强做大药材产业链。
在招商上,产业园实行6年培育期、3年免租金,与企业互利共赢。
在交易上,进大别山道地药材交易市场交易的农户,按交易额的千分之二予以奖励。
在金融上,设立1亿元产业基金,创新涉农主体白名单等金融产品,破解资金周转难,并在中药材供应链数字金融上实现率先突破。
以政府有为促进市场有效,强三产带二产促一产。 从一株草,到一条链,新优势让罗田中药材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
2023年,全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24.06万亩、龙头加工企业11家、新型市场主体245家、中药材年综合产值超过30亿元。
“一只羊”的新名片 中国鲜羊肉第一县爆红全国
一只40公斤重的大别山黑山羊,能卖多少钱?
过去,宰杀分解后只能卖6个部位、大约2400元钱,大多只销往湖北市场、仅在秋冬季销售。
现在,羊的每个部位“吃干榨净”开发出53款产品,一只羊可以卖6000元左右,且畅销全国、全年旺季。
这是大别山罗田“一只羊”价值的新蜕变。
前不久,盒马鲜生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来自大别山罗田县的黑山羊烤串销售同比去年增长7倍,法式羊排增长了5倍。
大别山黑山羊“爆红”全国?背后密码何在?
黑山羊养殖加工是罗田的特色产业。在湖北名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锦秀带领下,形成了一定规模。但随着市场的扩大,企业面临品种退化、养殖规模跟不上、发展资金不足、物流成本高等难题。
补齐供应链短板,国企及时补位。去年初,罗田创新实施“国企+民企”混改,由县农投公司出资与名羊公司共同成立湖北锦秀智慧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大财政”体系为支撑,推进黑山羊产业全链条建设,全力打造“中国鲜羊肉第一县”新名片。
一产强链奠基:从“杂牌军”到“正规军”
每天清早,骆驼坳镇夏坳村的熊小锐准时将自家的200多只黑山羊赶出羊圈,赶往山里放养,羊群一路跋山涉水,一路栖山林、饮山泉、食百草。
临近傍晚,羊儿各个吃得肚儿圆,熊小锐就和中午来送饭的妻子一起赶着羊群回家。
每只羊每日运动量1万步以上,行进的路线都会通过羊身上的芯片码,实时传输到30多公里外盒马羊产业园的智能化系统上。
“以前的黑山羊大小不一,放牧时看上去有点像‘杂牌军’,有了育肥产业园,变成了体型标准、肉质安全的‘正规军’。”刘锦秀介绍,农投公司投资1.3亿元建设的黑山羊育肥产业园,年可育肥黑山羊10万只,低成本租给企业和养殖户针对3月龄羊进行集中育肥。通过智能养殖系统,每只羊实现全过程可视化、可追溯;同时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更有利于对接市场。
为强化科技支撑,采用市场化办法成立大别山牛羊产业研究院,开展黑山羊产、供、销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转化。如:通过提纯复壮繁育的新品黑山羊,个体均重从以前的35公斤左右长到现在的45公斤以上;产羔率由原来的两年三胎、4只,到现在的两年四胎、6到8只;出栏时间提前20天以上。
二产补链增值:从冻品到鲜品
走进名羊公司10万级净化标准车间,黑山羊全程会在7℃-11℃的操作间分割、加工到排酸,整个工艺下来不超过20分钟,最大限度地保障鲜度零流失。
在烤串自动化穿串生产线,单台机器每小时可穿3000串,而以往,靠人工穿串,熟手每人每小时穿100串左右,高峰时,穿串工人规模达到300多人,依然无法满足供应需求。
变化,得益于与县农投公司通过有效资产融资扩大再生产:建成年屠宰加工30万只标准化生产线,2000吨级仓储冷冻库、日产6万盒,年产2000万盒鲜品生产加工车间。
羊肉串、法式羊排做成烧烤产品、羊血做成涮火锅的产品,羊内脏做成羊汤,羊碎肉做成羊肉包子……如今,通过精深加工,一只羊全身“吃干榨净”卖53款“锦秀羊”产品。
加工时间缩短,产品的锁鲜、口味就越好,生产效率提高,节约的成本费让利于顾客,从冻品到鲜品,“锦秀羊”系列产品已成功进入粤港澳大湾区等380个大中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三产延链赋能:从卖湖北到卖全国
酒好也怕巷子深。因物流、销售端等短板,优质的“锦秀羊”也曾大都在秋冬旺季只卖到湖北省内,即使后来扩大到北上广深大城市,但物流时间一般在48小时以上。
为打通出山进城通道,千方百计进入销售端龙头企业盒马鲜生供应链;2023年10月,黑山羊育肥产业园被授牌“盒马羊产业园”,作为承接“北羊南移”基地,授权“锦秀羊”牵头组织更多的大别山农特产品进入盒马鲜生供应链;与罗田签订直采基地协议,支持建设更多“盒马村”,打造“盒马县”。
以前,是农民找人买、季节性屠宰,走不出大别山;加入盒马后,是全年四季赶订单,卖到全国20个城市、300多家盒马门店;而且从工厂到门店建立了专属的供应链,全程0℃到4℃的冷鲜保存,较远的陕西、成都,也只用18个小时就能到达。
与此同时,罗田正在建设“柿里牧歌”田园综合体,打造錾字石“羊文化创意小镇、建“锦秀羊高端体验馆”,布局羊美食新业态,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凭借好品质、好口碑,“锦秀羊”爆红全国,去年销售过4亿元,今年预计突破5亿元,全力打造“湖北一只羊”,争做“中国鲜羊肉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