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这是北京胡同里的名人故居你相信吗?不骗你,这是粉房琉璃街的原梁启超故居。北京胡同里有很多名人故居,有些故居现状很好,有些早已消失拆除,也有很多沦为大杂院等待修复中。最近“我是胡同”讲名人故居和会馆较多,有网友提出命题作文:这些名人故居为何沦落成这样?今天就结合一些故居的图片说说,由于篇幅受限,只能简述几大原因,不见得全面。
经典的北京胡同都在老城,名人故居也是如此。沦为大杂院的第一个原因,涉及到北京城原来的整体规划,由于上世纪中期梁陈方案未能得到实施,机关办公、商业设施及居住,都集中在了老城,老城单位面积承载的人口与生产活动过于密集,一个院一家人自然无法适应时代需要了(上图为位于宣武门外上斜街50号的龚自珍故居,2019)。
按照传统四合院的建设理念,原则是“一户一宅”。当然“一宅”可以再分几院,但也是一大家子人。城市功能过于集中后,一户一宅,就逐渐演变成了多户一宅,甚至原来较大的会馆或名人故居,要容纳十几户、几十户,有的会达到上百户的惊人规模。(上图为原来的米市胡同的康有为故居,2006。米市胡同今天已不存在)
第二个原因,是接着第一个来的,一户一宅为什么可以这样容易变成多户一宅呢?一方面一户一宅的四合院,其实自晚清、民国时期,已有所改变。由于政局动荡、生活破败,明清一些完好的名宅大院被迫拆分卖掉或外租,导致风光不再。(上图为原保安寺街17号的吴佩孚旧宅。2012。保安寺街现已消失)
另一方面,一户变多户也很容易,只要收归国有,私房就变公房了,既然是公房了,就可以安排集体居住或者变身为单位职工宿舍了。所以胡同里的大院,至今仍然相当一部分是这机关那单位的宿舍。(上图为储库营胡同15号原太原会馆,现住着近百户人家,2019)
第三个原因,就是天灾。由于上述原因,大院变大杂院后,自然院内建筑就多了起来,你建个厨房,他建个储藏室,慢慢就“杂”了起来。充当最后一根稻草,让四合院彻底变成大杂院的,是唐山大地震,本来就凌乱的院子里一下子就冒出很多防震棚出来,至今我们看到的大杂院内的建筑,仍有一些是唐山大地震时建的(上图为上斜街龚自珍故居,2019)
第四个原因,胡同腾退是个复杂的课题,难以一蹴而就。虽然这些年在努力外迁腾退,但每个院子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难题,所以进度不快,而与此同时时代在飞速发展,老宅院大杂院没人再愿意打理,显得更加破败。况且老城的位置好,就医上学,尤其是上学具有巨大的优势,很多居民不愿被搬迁到郊区安置房去,也使得腾退进程十分缓慢。(上图为北半截胡同41号谭嗣同故居院内,2006)
第五个原因,是接着第四个原因来的,大杂院跟不上时代了,不愿搬离但条件太落后也不宜居住,那怎么办,就对外出租。所以现在胡同里的人,有不少是出租户。作为租客来说,主要维持在京的生计,至于宅院如何打理,并不在他们操心之列。(原文华胡同24号李大钊故居。2006。现已修复为李大钊纪念馆)
我想大致原因也就上面这些了,以上有的是主观原因,有的是客观原因,哪个因素最关键,你自己分析好了。每一点具体的原因展开,可能就能写一本书。现在老城区正在进行整治和腾退,尤其针对挂牌的名人故居或会馆这样的相对有故事有特色的院落,腾退的力度正在加大。(上图为大外廊营胡同1号谭鑫培故居,2011)
总之胡同大杂院是个很复杂的课题,无论它的前身是名人故居还是普通民宅,大杂院的状况总得要改变。(上图为东不压桥28号詹天佑故居,2006)
现在有关部门对此十分重视,要多考虑百姓疾苦,采取更多有智慧有效果的办法出来,民间也需要耐心、理解和配合,共同将这个难题破解好。如果您有好的方法,也欢迎留言讨论!(上图为金井胡同3号院,本来很美的建筑与院子,但现在已经没法看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