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广济桥(广济桥 作者林兴尧)

  广济桥,位于潮洲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连通城市东西西岸,是一座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身的独特桥梁。

广济桥与河北赵州桥、福建洛阳桥、北京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

广济桥结构独特,装饰精美,历有“江南第一桥”的美誉,还被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广济桥堪称我国建桥史上的孤例,素有“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等于白走了”之说。

广济桥由东西两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成,全长518米。梁桥则由桥墩、石梁和桥亭祖成。东边梁桥283.35米,12个桥墩,12个桥孔,一座桥台。西边梁桥137.3米,8个桥墩,7个桥孔。中间浮桥97.3米,由18艘木船连接而成,白天闭合通行,晚上开启通航。

广济桥有桥亭30个,其中殿式阁12个,杂式亭18个。亭阁既为桥梁和行人遮阳避雨,又为增加桥身的重量,增加抗风御潮的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韩江入海,惠泽潮州。韩江让兴梅各地与潮汕平原得以相通,又是粤东联系闽、浙、赣的黄金水道。潮州的文明发展,韩江、广济桥功不可没。

广济桥,还是海外贸易流通之桥。早在明代中后期,潮州的海外贸易开始发达。当地陶瓷、纺织、制糖等手工业兴起,货物贸易都需要通过广济桥通江达海。到了清代,潮州逐渐成了仅次于广州的广东省第二大商贸中心。广济桥商贾云集,“一里长桥一里市”,“茶居酒帘闹其上、水榭笙歌喧其下”,“到了湘桥问湘桥”。

广济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州文化的历史地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景区。

广济桥的始末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潮州知州曾汪主持建桥。利用江心矗立的一菱形石洲,东西向连接86膄梭船成浮桥,名康济桥。

淳熙元年(1174年),韩江大水 ,冲走梭船。知州常非将梭船改小,数量增至106只。

淳熙六年(1179年),知州朱江从江岸向江心建两个桥墩,并在三个洲上建亭。

淳熙七年(1180年),知州王正功在靠西的江面上增建一墩 ,铺上梁板,让桥下可行船 ,解决了浮桥妨碍通航的矛盾。

淳熙十六年(1189年),知州丁允元从西岸增筑四个桥墩,连同原有共八个, 墩上架实木为梁,并覆以华丽的桥屋,名“丁侯桥”。

绍熙五年(1194年),知州沈宗禹在东岸垒石为墩 ,在墩上建“抱秀亭”。

庆元二年(1196年),知州陈宏规在东岸增筑二个桥墩.架木为梁,名“济川桥”,把“抱秀亭”改为“济川亭”。

庆元四年(1198年),知州林漂在东岸增筑四个桥墩、架木为梁,更为雄伟壮观。

嘉泰三年冬(1203年),济川桥火灾,亭台楼阁一夜烧光。知州赵师会增高桥墩,重架桥梁,重覆桥屋、亭台。名称照旧。

开禧二年(1206年),知州林会在桥东又增筑了五个桥墩,上覆屋,下瓮砖。

绍定元年(1228年)知州孙叔谨在西面又增筑二个桥墩。这样丁侯桥有十个桥墩,济川桥有十二桥墩 ,中间以浮桥相连。

南宋末、祥兴元年(1278年),桥为元兵火所毁。

元大德二年(1298年),桥被总督大中怡里(蒙古人)修复,但隨后又被洪水冲毁。

元大德十年(1306年),郡守常元德将各桥墩加高3尺多。然后架梁盖屋。

元未明初.因桥年久失修,停止使用。

明宣德十年(1435年)知州王源对废桥进行重修。桥墩加固,木石为梁,梁上再铺木板,板上铺砖,并沟灰缝以防火。桥上建亭屋126间,亭屋之间建楼台12座。江心急流处,仍用24艘船只连接为浮桥。浮桥用3根铁索固定 ,每根重达4000斤。修复之后,定名为“广济桥”,意为“广济百粤”。

嘉靖九年(1530年),知州丘其仁减去浮桥用船六艘,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从此形成。广济桥自创设以来,共历时359年。

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围攻潮州城,久攻不下,广济桥毁于兵火。后由总兵蔡元修复。

顺治十年,潮镇郝尚久反清归明。清将耿继茂率满汉兵卒10万围潮,广济桥又遭兵灾毁坏。后由蔡元修复。

民国十八年(1929年),曾取消浮桥,改为悬索吊桥,但仅通用一次即废。

1958年,政府大修广济桥。撒去原有梭船,建成双柱式桥墩两座,架上钢梁,铺上路面,连通东西两桥,从此可通汽车。

1977年,政府又一次对广济桥进行4了改建。

1988年3月,广济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9年11月,距广济桥下游一公里的现代化韩江大桥建成通车,广济桥结束了交通功能的史决命。

2003年10月,经过13年的充分准备和前期工作.广济桥全面维修工程正式动工。2007年6月竣工。2007年9月20日开始对游客开放。

编辑: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