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古什共和国是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位于北高加索山区,总面积约4000平方公里,人口约五十万。印古什人是印古什共和国的主体,占到了总人口的83%,车臣人次之,占到了印古什总人口的11%,此外还有俄罗斯人和其他民族。
在俄罗斯联邦内部,印古什共和国与车臣共和国,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相连,南部和格鲁吉亚接壤。历史上印古什人和车臣人联系紧密,他们都是北高加索地区的山地民族。
车臣人的名字源自北高加索地区一个名叫大车臣的村庄,印古什人的名字也是如此,源自北高加索地区一个名叫印古什的村落。从关系来看,印古什人和车臣人属于近亲,18世纪,沙俄对北高加索地区发起征服战争之后,印古什人曾经和车臣人共同战斗,对抗俄罗斯人。
经过长期的征服战争,印古什地区和车臣地区最终并入了沙俄版图。在沙俄统治时期,印古什和车臣互不隶属,沙俄灭亡后,印古什和车臣分别成立了自治州,但到了1934年,苏联认为车臣人和印古什人是近亲,而且文化相近,于是将印古什自治州和车臣自治州合并,组成了车臣印古什自治州,从此之后,印古什地区和车臣地区成为了一个整体。
1936年,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又升格为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1991年苏联解体后,印古什共和国主动与车臣进行了分家,车臣印古什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分成了车臣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两个主体。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一,车臣宣布独立。1989年之后,苏联局势动荡,北高加索地区也是动荡不安,车臣人希望车臣印古什共和国,能像其他苏联加盟共和国一样获得独立。但在苏联时期,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并不是加盟共和国,只是隶属于俄罗斯的自治共和国。因此俄罗斯不会同意车臣印古什共和国独立。
1991年11月,车臣领导人杜达耶夫宣布独立,遭到了俄罗斯的反对。杜达耶夫宣布独立后,极力拉拢印古什人,希望印古什人追随车臣独立。杜达耶夫拉拢印古什人,主要就是为了增加自身实力。
苏联解体时,车臣人大约有90万,控制的土地约1.7万平方公里,实力弱小,其实根本没有抗衡俄罗斯的实力。而印古什人当时大约有20万人,印古什人生活的土地,面积有4000平方公里。如果能够拉拢印古什人,就可以增强自身实力,不过印古什人非常精明。
第二,印古什人不愿追随车臣人。和车臣人相比,印古什人的力量更加弱小,而且印古什人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生,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饲养绵羊和山羊。他们生活在北高加索山区,没有出海口,如果选择独立,经济将非常艰难。
早在苏联时期,印古什人就依赖苏联的各种补助,苏联解体时,印古什和车臣处于一个行政主体,在车臣宣布独立的情况下,印古什人就面临了两个选择,一个是车臣,一个是俄罗斯。如果选择车臣,不仅会面临战争,而且即使能够独立,车臣也无力补助印古什人。而选择俄罗斯,不仅能保持和平,而且肯定会得到俄罗斯的经济支持。
因此印古什人拒绝了车臣的拉拢,于1992年12月10日,正式和车臣分家。车臣战争爆发后,印古什共和国保持了和平,生活在印古什共和国的数万车臣人,也避免遭遇战火。车臣战争结束后,车臣和印古什也没有重组,成为了俄罗斯境内两个单独的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