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怪石(那些悬在黄山山顶的怪石是如何形成的它们永远不会跌落吗)

1984年春晚,张明敏演唱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如果说,长江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而能代表中国的山岳,为什么是黄山呢?

在老祖宗最先聚集成国的地方——黄河流域的泰山、华山和嵩山虽没有惊世的相貌,但近水楼台先得月,最早受到帝王和文人墨客的青睐。

而在重峦叠嶂包围之中的黄山,一般人根本难以抵达。

环绕黄山核心区的重重山脉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当最初深入黄山的人手舞足蹈地向山外人描述这个仙境般的存在时,黄山的声名才开始慢慢传播。

由此,直到“五岳”定下来的近千年后,黄山才终于名扬天下。

黄山迎客松(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为了强调黄山的魅力,又不得罪别的山,古人不露声色地用一个人为黄山赋予了无法超越的地位。

这个人就是中华人文始祖,古华夏民族首领——轩辕黄帝。

黄山,因黄帝曾炼丹于此而得名,这身份,一目了然。

黄山原名“黟山”,因山体遥望呈苍黛色而得名(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在距今1.3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地幔中的一股岩浆汇聚到如今黄山所在的地下。

随后,这股岩浆在大陆板块碰撞的力道中上涌,并在离地面7~8千米的深度冷却凝结,形成一块方圆超过100平方公里的巨型花岗岩。

大约1300万年前,地壳抬升,这块岩石开始逐渐出露地表,形成山体。

黄山的花岗岩山体,摄影:地球旅客@孤城。黄山地貌的形成原因学术界尚有争议,本文采纳了接受度较广的说法

由于岩浆在冷却的过程中形成了众多裂缝,所以这座花岗岩石山天生就发育有丰富的节理。

日久天长,雨水大量侵入,并反复凝结融化,膨胀的冰块像切蛋糕一样将山体肢解,那些脆弱的部分一层层崩落,而坚硬的部分则保留下来,凭一点微妙的力道悬于山巅,并接受风霜的打磨。

令人拍案叫绝的黄山地貌就这样诞生了:

一个身材曼妙的女生,一个体型健硕的男生,背对而立,中间隔了一座山峰,两人虽相隔咫尺,却远若天涯▼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一个酷似猴子的石头坐在一座孤峰上,向太平县的方向望去,于是就有了猴子望太平▼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有云的时候,就是猴子观海▼

一个带着毡帽,背着药筐的采药老人,筐子里甚至还有一株草药▼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从高处俯瞰,老人的面部细节一应俱全,甚至还带着怡然自乐的表情,而他的头和帽子看起来几乎一阵风就能吹掉▼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离得再远一点,可以分辨出采药老人的前面是两个下棋的人和一个观棋的人▼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一块拐角巨石错位扣在峡谷的悬崖边,好像是山中的神仙在绝壁上晒靴子▼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一根浑圆的石柱整齐地摞在另一根石柱上,仿佛定海神针,在天摇地动、沧海横流的时候稳住阵脚▼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一块十几米高的巨石,摇摇欲坠地立在一个高高的尖峰上,远远望去好似天外飞来▼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走到它跟前,连说话的声音都下意识地减小了,生怕有一点震动,这块巨石就轰然倒塌▼

虽然对黄山五绝早有耳闻,但亲眼看到这些悬于一线、巧夺天工的奇石还是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同时我也为它们捏了一把汗,唯恐哪天深夜或者清晨某一块悬石会突然消失不见。

虽然地壳运动已沉寂弥久,但风化和雨雪的侵蚀却一刻也没有停止。当那些极其细微的改变日积月累到足以打破业已形成的平衡时,它们或者会改变姿态,形成新的平衡,也或者会坠落深谷,结束亿万斯年的守望。

奇山奇水养奇人,黄山的脚下是一个曾经名动天下的文化地理单元——徽州,也是因为黄山,徽州这个地名已经不复存在了,徽文化也日渐式微,了解更多徽州的故事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渐行渐远的徽州

-END- 关注地球旅客,好文章不错过!

原创作品,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各平台账号,搜索“地球旅客”

⬇ 更多好文点击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