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琅琊台(青岛市地名保护名录第一批琅琊台)

琅琊台

琅琊台,中国东部沿海历史名胜,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琅琊山上,为一耸立山丘,海拔183.4米。其三面环海,西北为一小片平原,是著名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2年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琅琊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将其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琅琊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AAAA级旅游景区;2013年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琅琊,古时写作“琅邪”,后人写作“琅玡”或“琅琊”。“琅琊台”一名最早见于《山海经·海内东经》,“琅邪台在渤海间,琅邪之东。”。《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盖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

西周初期,姜太公封于齐国,作八神祭祀,琅琊台成为四时主的祭祀地。所谓“四时”,即一年中的四季,一时为一季。“四时主神”,即掌握春、夏、秋、冬四季变化的神主。司《史记·封禅书》记载:“八神将自古而有之,或曰太公以来作之。”齐地“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二曰地主,祠太山,梁父……三曰兵主,祠蚩尤……四曰阴主,祠三山……五曰阳主,祠之罘……六曰月主,祠之莱山……七曰日主,祠成山,八曰四时主,祠琅邪。”此后,琅琊台成为我国东部沿海祭神求仙活动的中心,被当今学者认为是国内所存最早的古观象台。

春秋战国以来,琅琊一直是山东东南沿海的重镇,被誉为“齐东境上邑”,齐桓公、齐景公曾到此巡游,数月不归。史传琅琊台最早为越王勾践所建。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迁都琅琊的具体地点至今还存在争议,但迁都青岛琅琊台的说法被许多研究者认同。据《越绝书》和《吴越春秋》记载,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后,为了统领被吴战败的齐地,遂从会稽迁都琅琊,并在城东南5公里的琅琊山上夯土筑台。台顶营造“望越楼”,以南望会稽。

秦统一六国后(前221年),设三十六郡,琅琊为其一。秦始皇曾五次巡游天下,三次登临琅琊台。《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乃徙黔首三万户琅邪台下。复十二岁。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德意。”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到琅琊台后,遂迁三万户百姓于台下,重筑琅琊台,并在台上立刻石,颂秦德,明得意,礼祠四时主,于台下修御路三条,还遣方士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药。次年(前218年),秦始皇由芝罘至琅琊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再登琅琊台,并亲自护送徐福出海,后在回咸阳途中病死在沙丘平台。二世即位后,于前209年东行郡县至琅琊,登台刻诏书于始皇所立刻石旁,彰显始皇帝功德。

西汉时,武帝效法秦始皇,好封禅,祀神求仙,曾九次巡游天下,四次登临琅琊台。元封元年(前110年),武帝东巡海上,行礼祠八神,八神之一的四时主的祭祀地就在琅琊台。元封五年(前106年)武帝南巡,从海上北至琅琊。太始三年(前94年)春,武帝巡视东海,又“幸琅琊”。太始四年(前93年)再至琅琊,祠神人于交门宫。此后汉宣帝、汉明帝等帝王也曾登临琅琊台,举行祭祀活动。

琅琊台壮美的海天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历代文人名士前来探古寻幽。唐朝开元进士熊曜,曾登顶琅琊台,目睹太阳从海底升起,被其景象的磅礴壮丽所折服,遂作《登琅琊台观日赋》:“秦东之门,天地一空。直见晓日,生于海中。赤光射浪,如沸如铄。惊涛连山,前拒后却。圆规上下,隐见寥廓。焜煌天垂,若吞巨壑……”逼真地描绘了琅琊日出的震撼景象。清乾隆《诸城县志》说:“观海则琅琊台独居其胜,应劭《封禅仪记》谓泰山日观峰鸡一鸣时见日,今台上四更后见日,‘眩转心目,苍黄性情’,真如曜所赋矣。”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文学家、知密州军州事苏轼,登上琅琊台,留下了《书琅邪篆后》,赞颂秦琅琊刻石“文字之工,世亦莫及,皆不可废”。明万历年间,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诸城知县颜悦道重修琅琊台,在台上建海神庙、礼日亭,并立碑石,刻记他登琅琊台的奇遇。后之登游者,陆续立龙头碑72座。后来,庙、亭、碑尽毁,仅台基保存完好。自山腰以上,3层台基层次分明,均系夯土筑成,部分地段由砖、石所砌,上中常发现秦砖、汉瓦、陶片。山南、山北还发现了筑台时铺设的陶制水管,台下海边还有蓄水池。

琅琊台建筑西汉末年毁于地震,从此逐渐被湮没。如今琅琊台古建筑虽已荡然无存,但自然景观令人叫绝,筑台遗迹尚依稀可辨。从整体上看,依然可见整个高台分三个层次,递阶而上,有明显的层台形状。筑台的夯土层清晰可辨,大部分保持完整。

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确定琅琊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对景区进行大规模恢复性建设。现以秦代风格修建了徐福殿、152米长的云梯、再现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的高大花岗岩群雕,重建了望越楼,内置越王勾践塑像,琅琊台刻石亭立于原刻石遗址处,内置刻石复制品。在台顶北侧坡处,依据古籍记载在原址修复了始皇御路,路长135米,设386级台阶,庄重典雅,古朴肃穆。秦始皇筑台的夯土层清晰可辨,秦砖汉瓦俯拾即是,琅琊刻石(真品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堪称国宝。

琅琊台最珍贵的文物是秦刻石。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令筑琅琊台后,“立刻石,颂秦德,明德意”,刻石立于琅琊台上,故名“琅琊刻石”。刻石全文496字,其中正文289字,附文207字,其文二字一韵,四字一句,文笔流畅,言简意赅。正文记述了秦始皇统一宇内的丰功伟绩,附文记录了李斯、王绾等10个随从大臣的名字及议立碑刻的事迹。据传,碑文出自李斯的手笔。始皇死后,秦二世亦循其父踪迹巡游天下,在始皇碑刻旁加刻文字。因年代久远,到北宋时,琅琊台始皇颂德碑已亡失大半,仅存从臣姓名。二世碑亦已迸裂。清乾隆年间,诸城知县宫懋让为防止石碑迸裂,派人用铁箍将裂石束住。此时,碑文仅存80余字,后铁箍锈折,二世碑遂迸散无踪。直到1922年,诸城县教育局督学王培枯受命两次到琅琊台寻找,终将残石找回。先藏于诸城教育局,解放后珍藏于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秦代刻石10余处,现仅存两处,其中泰山顶所藏残碑,仅存10字。琅琊碑保存84字,且字形、笔法均优于泰山刻石,实乃国之瑰宝。

2019年9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和青岛黄岛区文化和旅游局全面启动琅琊台遗址考古工作,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复计划,对琅琊台大台夯土遗迹进行发掘。在台顶东侧发现了排列规整的三排陶制管道,大小管口紧紧相扣,每一节管道长度约60厘米,阔口直径约45厘米,壁厚达7厘米以上,从体量到质量都彰显出古人非凡的智慧。在台顶西侧的考古探坑发现了保存较好的“千秋万岁”瓦当,以及秦汉时期的石砌地漏,地漏两端连接陶制管道,管道设有滤水池,有陶制“三通”构件,是一套完备的盥洗排水设施。在陶制管道设施的周围发现了柱础、空心砖台阶和灰质岩台阶踏步等建筑遗存。琅琊台是秦皇汉武多次巡游的地方,这里应该是一处与皇帝活动直接相关的皇家建筑。2021年4月,琅琊台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荣获年度山东省五大考古发现。

目前琅琊台修复建成的景点有:琅琊文化陈列馆、徐福殿、云梯、观龙阁、秦兵马俑布阵陈列馆、御路、琅琊刻石、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琅琊台保护亭、望越楼、琅琊刻石亭、亭子兰炮台、海洋生物陈列馆等。登台观海,是琅琊台一大胜景。琅琊台三面环海,东北侧是绵延5公里、碧波银浪的龙湾,湾畔沙岸广阔,呈弧状,犹若一钩弯月,故又称月亮湾,海水洁净,沙滩细软,是日光浴、海水浴的理想场所。海中有“苍然夺目,伊如画屏”的灵山岛。东南距陆岸1.3公里海中有斋堂岛,岛东岸多岩礁,鱼类繁生,是观光、垂钓的好去处。西南侧琅琊古港古风犹存。

琅琊台犹如一部厚重的史册,记载了几千年来的历史变迁。自周初姜太公封齐时作八神,历代许多帝王来琅琊山祭祀四时主。越王勾践在琅琊山起观台会盟诸侯。秦始皇3次登琅琊,重筑琅琊台并刻石纪功。秦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女从这里启航东渡扶桑,开启中日交流的先河。

2021年1月5日,一篇转引《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千古大观琅琊台》文章在《环球网》发表,让琅琊台这个古老又神秘的地方再度引发海内外的关注。

琅琊迎日而出,向海而兴。秦始皇东巡和徐福东渡凝聚的开放、进取、包容的文化特质,成为青岛西海岸新区“经略海洋、向海图强”战略的文脉之源。在第26届、27届青岛国际啤酒节上,青岛首部大型实景秀《梦筑琅琊》用艺术手法再现了姜尚封齐、琅琊筑台、海上丝路等壮美的历史画卷,向全世界讲述新区厚重的历史故事,吸引了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友人、侨胞侨眷纷纷到琅琊台参访游览。

从辉煌灿烂的琅琊文化一路走来,开放的基因始终流淌在西海岸的血脉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今天前湾港、古镇口港、琅琊港、董家口港,以琅琊台为中心翼型展开,形成了国内仅见的港口群,成为中国连接世界的重要交通线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琅琊台—中国古代的观象台

《尚书·尧典》记载,四时祠起源于尧帝。尧帝为了建立更合理的天文历法,在总结颛顼帝旧历法的基础上修订推演了新历法。为了验证新历法的准确性和保障实施,尧帝委派了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个官员分值东、南、西、北四方,验证四时节气。四位祠官的封地和住所就是古代四时祠的处所。在东方嵎夷旸谷观测气象的羲仲担负着观测物候、气候、人候,推演、验证春天节气,祭祀春祠的大任。在《史记·封禅书》中有“琅琊在齐东方,盖岁之所始”的记载,无论在方位还是在显示的节气次序上推断,羲仲祭祀春祠的“嵎夷旸谷”应当是在琅琊,琅琊台是羲仲殷正仲春的具体地点。后来,由于朝代更替,历法兴废,分散四方的四时祠逐渐荒废。到了西周初,姜太公将分散各方的夏秋冬三祠集中于琅琊台与春祠一并祭祀,创立了全新的四时主祠。四时主祠是当时国家设立的天文机构,不单有祭祀功能,还承担着观测天象、物候气候,分时计岁,授民以时的天文功能,因此琅琊台成为我国古代的观象台。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在琅琊山立观台。东汉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记载:“越王勾践二十五年,徙都琅邪,立观台以望东海。”《辞源》对“观台”的解释是“瞭望天象之台”。薄树人主编的《中国天文学史》中说,古代观象台,夏代称清台,商代称神台,周代称灵台,诸侯称观台。因此可以说,越王勾践在琅琊山立的观台是一座观象台。

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在琅琊山立观台呢?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都非常重视观测天象,甚至还立下观测制度。勾践“立观台以望东海”,就是在台上观测东海上的云气。变幻无穷的云气是天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史记·天官书》中司马迁不惜重墨,用800多字写观测云气,特别详细地阐述了望云气在军事上的广泛应用。因为望云气与国家政治、军事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关系,处在时代激流中以军事力量雪耻复国行霸的越王勾践,必然会注视着时局的发展,注意观测东海云气以备采取重要行动。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古代的天文台,无论天子的灵台,还是诸侯的观台,“皆在国之东南二十五里。东南少阳,用事万物著见。用二十五里者,日行五十里,朝行暮反也”。古代的天文台都有神泉。《水经注》记载琅琊台“山作层台于其上,谓之琅邪台,在城东南十里……台上有神渊”。经实地考察,这段记载和今琅琊台的情况一致。与古制对照,虽然越王勾践立的观台在越国徙都东南不到二十五里,只有十里,但古制“用二十五里”是为了能“朝行暮反”,十里路程更便于早出晚归。越王勾践观台上的神渊就是神泉,此泉犹在,水清如碧,常年不涸。所以说,越王勾践在琅琊山立的观台,是一座完全符合古制的观象台。

秦始皇修筑的琅琊台也是观象台。公元前219年,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东巡郡县。此次巡游一个重要的动因,就是《史记·封禅书》所说“行礼祠名山大川及八神。”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说明秦始皇是按照登上天文台的礼制行事的。通读《秦始皇本纪》,司马迁写了秦始皇的一生,只有写到他“登琅邪”时才用一个“乐”字,而且是“大乐”。这不是说始皇帝一生只“乐”过这一次,而是说这是值得载入史册的“大乐”。秦始皇“登琅邪”的“大乐”,是他第一次踏上这座观象台的庆典,是以游乐为主要内容的政务场面,也是他向季节之神行的大礼。秦始皇在“留三月”期间,还用大量的时间“观日”。苏轼在《书琅琊篆后》中写秦始皇“登琅邪台,观出日,乐之忘归”。在古人的文化观念中,认为日有人君之象,就连日旁的云气,人们也赋予它主人君英明还是有瑕的丰富内容,所以秦始皇必然重视观日。

秦始皇对四时主推崇至极。他在琅琊刻石上赫然铭刻:“应时动事,是维皇帝。”琅琊刻石上还有“节事以时,诸产繁殖”的刻辞,阐明只有按照四时变化,不失时机地做好应做的各种事情,天下才会繁荣,百姓才会富足。秦始皇组织大规模工程建设,在越王勾践立观台的琅琊山重筑一座更加壮观的观象台。《水经注》记述琅琊台:“孤立特显,出于众山上,下周二十余里,傍滨巨海。……所作台,基三层,层高三丈,上级平敞,方二百余步,广五里。”考察现在的琅琊台,可以看出当年是从琅琊山北、东、南三面夯土筑上山顶的。仔细观察夯土的剖面,夯筑痕迹清晰可见,有建筑物和大量陶片暴露。经专家鉴定,夯土中的陶片都是秦和秦以前的遗物。从考古情况可以看出,现在的琅琊台就是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修筑的琅琊台,其面貌与郦道元所记的古琅琊台基本相符。

琅琊台顶出土不少瓦当、地砖、装饰砖和陶制管道,应是始皇帝重修四时主祠的建筑材料。台顶出土文物向今人展示着一种大建筑的气派。“千秋万岁”瓦当上四个字气度开阔,结构严谨而又舒展,装饰简洁庄重,体现了秦始皇“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宏愿。在四时主祠装饰“千秋万岁”瓦当,表明他将皇帝基业的承继与遵从四时联系在一起,是对“不知四时,乃失国基”思想的宣扬。在琅琊台下东海边,还建有一万多平方米的夯土台,与琅琊台遥相呼应,那是祭祀四时主的祭台。

综上,秦始皇修筑的琅琊台,是建有宏大的四时主祠,以观日、望云气、观四时施化和祭祀四时主为主要功能的美轮美奂的观象台。迄今我国已发现的古观象台遗址有6处,其中山西襄汾陶寺古观象台遗址在地下;地面上的几座,最古的是汉代的。因此,可以说琅琊台是迄今已知的地面上遗址尚存的我国最早的观象台遗址。

琅琊镇

因辖内琅琊台得名。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青岛市黄岛区东南部。东、南、西南面海,西与泊里镇接壤,北与藏马镇、张家楼街道相邻。距黄岛区人民政府驻地38千米。全镇面积10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62公里,人口约4.5万人,辖海城路1个城市社区和台东头、前羊栏沟村、安子等6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海城路13号。

琅琊镇拥有琅琊台、斋堂岛、龙湾、琅琊古港等风景名胜,自然环境优美、海洋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西海岸新区传统渔业强镇、历史文化名镇和滨海旅游胜地。先后获“国家卫生镇”“省级文明镇”等荣誉称号。

境域地势北高南低。沿海滩涂、岛屿、港湾较多,海岸线绵长。主要河流有西港头河、刘家村河、夏河城西河、皂户河、东港头河,均系发源于北部山地的季节河。主要水库有库山水库、五龙沟水库。辖域属大陆性季风气候,沿海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

辖域夏商属莱夷地。春秋时期为“齐东境上邑”琅琊邑治所。战国初期,越灭吴,徙都琅琊,为越国都,南部沿海一带属越。后越败于楚,地属楚。战国后期重属齐琅琊邑。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镇境设琅琊郡,并附郭置县,治所在夏河城。汉灭田齐后,沿秦制设琅琊郡,治所夏河城。隋为丰泉县、琅琊县治所。唐、宋、金、元时,属诸城县。明代在此设立兵寨,称夏河寨备御千户所,属灵山卫。1734年裁撤灵山卫,属诸城县。1930年属诸城县第五区环海乡、贡口乡,辖70个村。抗战初期属国民政府山东省第十七督察区诸城县和日伪山东省鲁东道、沂州道诸城县双重管辖。1944年属中共在诸城县第五区设立的藏马县藏南区。1945年属藏马县琅琊区,辖124个自然村。1947年析出42个村建立藏马县寨里区,同时划出12个村归环海区。1949年属胶州专署藏马县第二区。1955年复称“琅琊区”。1956年寨里区并入琅琊区;藏马县并入胶南县,改属昌潍专区;属胶南县琅琊区,后改称“夏河城区”,辖112个村。1958年3月撤区设乡,属胶南县桃园乡、夏河乡、山家乡;同年9月三乡合并,成立爱国人民公社,辖101个自然村,84个生产大队;同年11月胶南县改属青岛市。1959年爱国人民公社改称“琅琊人民公社”。1961年胶南县复属昌潍专区。1962年将原山家村乡七亩地等31个村和25个生产大队划出,建立寨里人民公社。1979年胶南县复属青岛市。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县内重名,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前沟更名为“前羊栏沟”,窝洛子更名为“窝龙村”,周家庄更名为“周家河”,丁家洼更名为“丁石洼”。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改称“胶南县琅琊乡”,辖59个行政村,61个自然村。1986年改称“胶南县琅琊镇”。1990年改称“胶南市琅琊镇”。2012年改称“黄岛区琅琊镇”。

辖区内居民点专名有以下特征: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如斋堂岛、北山、五龙沟;以地理位置命名,如车轮山前、台西头村、山东头;以自然景观命名,如湖崖、瓮沟、窝龙;以人文地理命名,如夏河城、营后;以司业命名,如大皂户、东皂户;以姓氏命名,如刘前、曹家溜、陈家贡。辖区内居民点:海城路社区、夏河城东村、夏河城前村、夏河城西村、夏河城北村、营前村、营后村、大南庄村、北山村、黄道山村、山樊家村、库山沟村、小东岭村、刘前村、刘北村、安子村、砚台地村、甸王家村、毕家村、西港头村、瓮沟村、前羊栏沟村、翟家屯村、刘家屯村、逄家屯村、大皂户村、东皂户村、北皂户村、夏家村、吴家村、季家岭村、尹家山村、丁石洼村、卧龙村、岳宅村、西桥子村、长阡地村、五龙沟村、湖崖村、朱家村、刘家崖下村、陈家贡村、蒲湾村、西杨家洼村、东杨家洼村、胡家山村、石家村、北桃园村、中桃园村、前桃园村、台东头村、台西头村、斋堂岛村、董家溜村、车轮山后村、山东头村、营子沟村、曹家溜村、车轮山前村、丁官庄村、东桥子村、周家河村、东港头村、陈家台后村、王家台后村。

琅琊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青岛西站20公里;距离青连铁路董家口站13公里;距离204国道5公里;距G15沈海高速泊里收费站11公里;距青岛国际飞机场80公里;距青岛胶东国际机场70公里。青岛轨道交通13号线、滨海大道(G228国道)、312省道贯穿全境。贡北路横贯东西,全面拉近琅琊与董家口经济区的距离,推动区域融合发展。镇内设有龙湾站、琅琊站和贡口湾站等三个地铁站点。

近年来,琅琊镇按照“生态立镇、文化塑镇、产业强镇、富民兴镇”发展思路,围绕新区港产城融合发展和“一区两镇”发展格局,全面落实“攻坚突破年”要求,引项目、抓开工、促投资,推动商务文旅、健康颐养和现代渔业等产业集聚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琅琊字形考

琅琊作为一个地名,有悠久的历史,《史记》《越绝书》《汉书》等都有记载。究竟这个地名起源于何时,没有确凿的史料支持,但至少在春秋以前就存在了。根据《尚书》记载,尧帝时代就在琅琊台祭春。当时的字形为“琅邪”,而且至少保持了一千年,魏晋以前的所有史书上均用这个词。

琅邪之“琅”即琅轩。《说文》:“琅,琅玕似珠者。”《孔传》:“琅玕,石而似珠。”亦即似珠之石。古人常称石之美者曰珠。又据文献记载,琅玕多为青色,“明莹若珠之色,而状森植”,“状如笋,质似玉”,因此也被称为青琅玕或青珠。而琅玕丛生又可谓之“珠树”或“珠玕之树”,《列子》(卷五)中就记载蓬莱之山“珠玕之树皆丛生”。琅琊与蓬莱同处齐鲁,又皆濒海,其珠玕丛生的景象自是可能的。今观琅琊之山,确是青色森然,奇峰嵯峨,怪石嶙峋,阳光照耀之下,明莹若琅玕美玉。

琅邪之“邪”,一种观点认为本作“牙”,而牙有齿形交错之意思。琅邪本作“琅牙”,是说山上琅玕石高低不平,呈锯齿形分布,后人傅合郡名,又加“邑”旁,遂成“邪”。今之右耳旁,金文均作“邑”。所谓琅邪山,实指山质地为美石,颜色青碧,而山形嵯峨奇特。另一种观点认为“琅”代表美丽、漂亮,而“邪”是语气词,用来强调和加重前词的分量,就像今天常用的“啊”“哇”这些叹词。关于“琅邪”地名的来历有一个传说:姜太公帮助武王灭纣后,来到琅琊山,被海天一色的美景迷住了,脱口说了一句“琅邪!”意思是:“美丽漂亮啊!”还把季节神四时主封在这里,于是就有了“琅邪”这个地名。当然这只是传说,虽无根据也是一种美好的猜测。

这个时期的“琅邪”只有一个字形,“琊”字还没出现。汉代以后,特别是魏晋时期,“琅邪”的字形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流传下来的碑帖、印章、书籍、字画等文物上看,至少有“琅邪”“琅琊”“琅耶”三种字形同时存在。

汉代碑文中既有琅邪,又有琅琊。清代文字学大师段玉裁认为,琅琊系汉代民间俗字。有观点认为,东晋时期“永嘉南渡”侨置琅邪郡,后在句容(今天的江苏境内)置为实土,称“南琅邪”。南琅邪为了区别北琅邪,故改为琅琊。还有一种说法,东晋第一个皇帝元帝司马睿原先就是琅邪王,登上皇位后为了纪念他原来的身份,所以就把“邪”字加了王字旁,便成了“琅琊”。开始“琅琊”只在南方使用,后来南北琅琊都使用了该字形。无论何种观点准确,“琅琊”取代了“琅邪”沿用到了现在,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古今琅琊知多少

自春秋时期齐国置琅琊邑以来的历朝历代,以“琅琊”命名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实体数十处之多,其范围涉及今山东、江苏、安徽、浙江、广西和四川6省区。这些地名均源于今青岛市黄岛区境内的古琅琊邑,可谓天下琅琊之宗。

自春秋以来,以“琅琊”命名的行政区划,若以朝代计,多达五六十处。若以其治所计,也有20处。即1邑、4县、7郡、7国、1道。

琅琊邑 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以“琅琊”命名的城邑。它位于青岛市黄岛区琅琊镇驻地。早在周代,它就是齐国东部的一个重要城邑。赵岐《孟子注》说它是“齐东境上邑”;《管子·戒第二十六》说“齐桓公将东游,南至琅琊。”《孟子·梁惠王》说:“昔齐景公问于晏子曰:我欲观于转附、朝儛,遵海而南,放于琅琊”,都是指这里。琅琊邑历史悠久,以富饶繁华著称于春秋战国。先为齐邑,后为越都。《越绝书》记载,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徙都琅琊,歃血盟,会诸侯,以尊周室,都琅琊224年。据台湾学者柏杨考据,勾践于公元前468年迁都琅琊,传五王,都琅琊90年,亡于楚。后齐败楚,琅琊复归齐。公元前221年,秦灭齐,以齐琅琊邑为琅琊郡和琅琊县治所。

琅琊县 历史上的琅琊县,以其治所不同,共有4处。

第一个琅琊县为秦置。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改齐琅琊邑为琅琊县,并设琅琊郡治于此,郡县同城。之后,西汉、东汉、曹魏琅琊县皆治于此。晋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裁琅琊县入东武和诸县(今山东诸城市)。从秦始皇始设到晋武帝裁撤,第一个琅琊县设置多达510年。

第二个琅琊县为南北朝时期刘宋置。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灭晋后,于平昌郡置琅琊县,辖境在今安丘市西南一带,治郚城(今安丘市西南60里有郚山乡,似是郚城旧治)。后魏、后齐、隋初沿置。隋大业初改琅琊县为郚城县。刘宋所设琅琊县历后魏、后齐和隋初建置百余年。

第三个琅琊县建于隋代。隋文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于秦汉琅琊县境设置丰泉县。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将今安丘境内的琅琊县改为郚城县,将今胶南境内的丰泉县改为琅琊县。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裁琅琊县入诸城县,建置24年。另据有关史书记载,唐高祖武德初年仍忙于战事,各路诸侯归唐后权置许多州县,数量空前,根本无暇顾及旧郡县省并。至唐太宗贞观年间,方行大量省并郡县。另外,颜师古贞观中被封为琅琊县。据此推测,唐省琅琊县当在贞观年间较为合理。

第四个琅琊县建于唐代。唐代于岭南道析岭方县设置琅琊县,治所在今广西宾阳县。历经五代十国,至宋代省。唐代岭南道琅琊县始置年代不详,但《中国历史地图集》绘制的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唐代十五道州县图中已标注“琅琊县”。据此推算,唐代广西之琅琊县至少也有200年建置。

琅琊郡 历史上琅琊郡设置最频繁,自秦至唐,几乎每个朝代都设琅琊郡。按琅琊郡治所分,共7处:

第一个琅琊郡为秦置。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置琅琊郡,治所在琅琊古邑。西汉沿置。吕后七年(公元181年)改郡为国,封汉高祖刘邦之弟营陵侯刘泽为琅琊王。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47年)刘泽徙封燕王,除国复郡。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改天下郡县名,琅琊郡改为填夷郡。更始帝刘玄更玄元年(公元23年)复旧名。刘秀建立东汉后,于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改郡为国,晋封自己的儿子琅琊郡公刘京为琅琊王,并将国都移治开阳(今临沂市北),自秦始皇设置到刘秀改郡为国,今青岛市黄岛区的琅琊郡建置达260余年。

第二个琅琊郡为三国时期曹魏所置。公元220年曹丕代汉,废琅琊国复置琅琊郡,郡治开阳,建置45年。公元265年,晋武帝灭曹魏,封皇族27人为王。琅琊改郡为国,封司马懿第九子司马伦为琅琊王。公元317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京建立东晋政权,西晋亡。开阳沦为十六国。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国皆沿置琅琊郡,治所仍在开阳。时间长达百余年。

第三个琅琊郡为南北朝时置。南朝的刘宋、魏、南齐和北朝的北魏、东魏、东齐等国的琅琊郡移治即丘(今临沂市西南),疆域也向西南扩展,已远离秦汉郡境。这一时期建置约170年。

第四个琅琊郡为东晋侨置。东晋元帝司马睿太兴三年(公元320年)在建康(今南京市)以南侨置琅琊郡,仅有郡名而无实土。咸康元年(公元335年)桓温为太守时,分江乘县为实土,治金城(今江苏省句容市北)。公元420年,宋武帝刘裕灭东晋,改为南琅琊郡。建置160年。

第五个琅琊郡为南齐置。公元479年,南齐高帝萧道成灭刘宋,迁南琅琊郡于白下(今南京市北,幕府山西南)。公元557年,陈武帝陈霸先灭梁后废南琅琊郡。白下的琅琊郡建置78年。

第六个琅琊郡也为南齐侨置。南齐侨置东莞、琅琊两郡于朐山城(今江苏省东海市),一城置二郡,有官无民,有郡无土,徒有空名20余年。

第七个琅琊郡为隋置。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统一后,复置琅琊郡,治今临沂市北。唐贞观年间省并,建置40余年。这是最后一个琅琊郡。

琅琊国 历史上的琅琊国,按封王计应有7处,但有3处封地不详,或许以郡、县为国,或许原本就无封地。

第一个琅琊国为西汉建。西汉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改琅琊郡为国,封汉高祖刘邦之弟营陵侯刘泽为琅琊王,治琅琊古城。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47年)改封刘泽为燕王,除国复郡。立国35年。

第二个琅琊国为东汉建。东汉刘秀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改郡为国,封刘秀第11子琅琊郡公刘京为琅琊王,都开阳(今临沂市),七传至汉献帝初平年间国废。立国150余年。

第三个琅琊国为三国时期东吴建。始建年代,封地皆不详。据三国孙吴皇族世系记载,孙权第6子孙休被封为琅琊王。公元258年,孙琳废会稽王孙亮,立孙休为东吴景帝。

第四个琅琊国为西晋建。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公元265年)灭曹魏建立两晋,大封同姓27人为王。琅琊改郡为国,封司马懿第9子司马伦为琅琊王。咸宁三年(公元277年)改封司马伦为赵王,改封东莞王司马伷为琅琊王。国都在今临沂市。司马伷三传至司马睿。

第五个琅琊国为东晋建。琅琊王司马睿居京师期间,素与琅琊士族王导善。王导常劝司马睿离京之国,培植自己的势力。永嘉初年(公元307年),琅琊王司马睿用王导计,出镇建邺。晋怀帝司马炽蒙尘平阳后,王导、王敦等琅琊贵族拥立司马睿为晋王,在建邺培植自己的势力。公元316年,晋愍帝司马邺被杀,司马睿便于建邺称帝,都建邺,并改名建康(今南京市),史称东晋。东晋建国,完全依赖琅琊士族势力扶持,时人谓“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称帝后,封自己的儿子司马褒为琅琊王。江南琅琊国封地不详,或许以郡为国,有待进一步考究。但自司马睿渡江后,琅琊王在江南传4代10王,立国103年。自司马睿以下,有6个琅琊王登基称帝,占东晋11帝的半数以上,是晋代27个王族中的旺族。公元420年,南朝宋武帝刘裕灭东晋,琅琊国亡。

第六个琅琊国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建。据南北朝皇族世系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公元561年即位)之子高俨被封为琅琊王,始封年代与封地皆不详,一代而已,未有传封。或许高齐改郚城为琅琊,先封高俨而后改县,有待进一步考究。

第七个琅琊国为唐代建。据唐代皇族世系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第8子李贞封越王。李贞之子李冲封琅琊王。而李冲之子李琳又嗣封越王。李冲琅琊王始封年代与封地均不详。或许唐代析岭方县所置琅琊先为国而后改县,尚待有识者考证。

琅琊道 1914年,今临沂市境置琅琊道,为山东督抚派出机构,辖临沂等7县,1928年撤销。

现代以“琅琊”命名的行政区划和自然实体

建国后,山东、安徽、浙江、江苏和四川5省因历史原因,先后以“琅琊”命名了多处行政区划,主要有琅琊乡、琅琊区和琅琊镇等。

琅琊乡 主要有3处。一是在山东原胶南,1958年胶南县将琅琊区改为琅琊乡,之后陆续改为公社、乡和镇;二是在浙江金华县,曾建琅琊乡,之后改为镇;三是四川渠县,因境内有琅琊驿而置琅琊乡,现也改乡为镇。

琅琊区 主要有2处:一是在山东原胶南,1945年解放,以古琅琊邑为中心设置琅琊区,为县政府派出机构,1958年后陆续改为乡、区、公社、镇;二是在安徽,于1992年设立滁州市,辖琅琊、南谯2区及6县市。

琅琊镇 有3处:一是在山东胶南,由原琅琊乡、琅琊公社演变而来,镇驻地为春秋齐之琅琊邑、越之国都、秦汉之琅琊郡、县、国治所;二是在浙江金华市,由原浙江省金华县之琅琊乡改置,因该镇始居民为琅琊徐氏而命名琅琊镇;三是四川渠县,2004年将原琅琊乡改为镇。

以“琅琊”命名的自然实体主要为山,其他实体还有如青岛市黄岛区境内的琅琊海湾、琅琊港,安徽琅琊山的琅琊寺、琅琊溪,江苏南京、安徽合肥、山东临沂的琅琊路等皆属衍生。

琅琊山,主要有3座:

第一座琅琊山是最早的琅琊山,即琅琊台。在山东省胶南市西南部滨海处的琅琊镇内,距古琅琊邑5公里。此山因琅琊邑而得名。《山海经·海内东经》:“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史记·索引》:“盖海畔有山,形如台,在琅琊,故曰琅琊台。”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姜太公封齐后,在齐国作八神祭祀,其中第八神为“四时主”,祠琅琊山。越王勾践徙都琅琊后,在琅琊山上筑台,会诸侯,歃血盟,以尊奉周天子,并建望越楼于台东顶。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天下,登琅琊台,大乐之,留三月,迁民3万户筑台,刻石颂德;与齐方士安期生、徐福等会晤,派徐福率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药。终始皇一生,五巡天下,三至此山。汉武帝效法秦始皇,封禅求仙。他一生七巡天下,四至此山。宋代南禅宗著名禅师雪窦奉帝令在此山建“资圣禅院”。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留下大量诗词歌颂此山海天山色。琅琊山以琅琊台驰名天下,属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山东省省级旅游度假区。台上现有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望越楼、秦始皇及二世刻石、徐福殿、徐福东渡纪念碑、秦御路、秦始皇铜像、观龙阁、鲸馆、琅琊文化陈列馆等。

第二座琅琊山在安徽省滁州市。《太平寰宇记》载:东晋元帝司马睿为琅琊王时,避乱此山,因名琅琊山。宋代欧阳修《醉翁亭记》所说“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即指此山。山中有琅琊古寺、醉翁亭、东坡刻石等,是著名的皖东名胜。

第三座琅琊山在浙江金华,因山下始居民为琅琊徐氏而得名,现改称琅峰山。该山素以岩石俊秀、清溪逐流而著称。山中有白沙古庙、观音阁、乐寿亭等文物。粟裕、刘英等曾在此山创建浙西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