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应该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生命线,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对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智力支持,强化高等教育对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探索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做好六个统筹 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曾伟 杨斌 周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持续推进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跃升和质变,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工程,必须做好六个方面的统筹协调,有效凝聚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深刻把握三个战略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准确理解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经济社会进步又为高等教育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这一有机关系。第一,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把培育优势学科、争创一流学科、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彰显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中心工作;第二,聚焦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为重点,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重要任务;第三,坚持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不断提升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和拔尖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质量,充分用好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
统筹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协调发展。科学教育关系基础学科建设、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和新兴技术创新发展,必须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进行战略性、前瞻性布局。工程教育直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和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各个产业领域急需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和创新创造能力、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卓越工程师。因此,人才培养既不能厚此薄彼,也不能顾此失彼。要统筹兼顾,培养既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又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要持续深化教育改革,高校把人才培养合理延伸向市场,市场把人才需求适当前移至高校,通过校企合作、产研融合等途径,不断夯实人才的科学理论基础,不断提升人才的技术应用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统筹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首先,打破学科、专业、行业、区域间壁垒,使政府、市场、学校、社会等多元治理主体凝聚协同创新共识;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建立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链接、联动发展的人才培养格局。其次,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新兴技能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技能提升培训服务资源共享、互助互补的协同发展格局,更好满足新发展格局下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需求。再次,大力推进成人学历继续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面向社会的社区教育,为终身学习社会建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开放共享和高等教育现代化作贡献。
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推进育人方式创新,充分发挥学生工作在思想引领、培根铸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打造有丰富育人内涵、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主题育人品牌。立足学校定位和优势做好分类重点发展,因校制宜进行办学模式、管理体制改革;推进人才队伍、科研平台、开放合作、社会服务等学科要素创新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学科能力、专业水平、育人技艺,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以学校治理能力提升为重点,构建多元协同、协商共治的高等教育治理格局;在自主办学基础上,充分协同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制度化、规范化参与高等教育治理。
统筹区域、校际、办学层次差异,促进教育公平。科学推进教育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引导区域性、专业型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健全普职衔接、上下贯通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多向分流、多元供给、相互融通的教育资源供给机制,满足不同层次教育需求。持续加大对高等教育薄弱、落后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提升属地高校管理服务、调整优化高校设置规划和布局;贯彻实施针对重点地区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推进跨区域校际合作和联合培养制度;积极探索,依法合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提升开放大学办学质量和数字化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开放大学在供给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方面的重要作用。
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扎根中国大地办好高等教育。一方面,积极“引进来”,借鉴利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办学经验、发展成果,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适度推进国际名校引育计划;积极引进、推广国外高校在新兴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稳步“走出去”,统筹推进公派出国留学,加强国际科研合作;积极拓展国际中文教育,建立文化交流协作机制;有序推动我国高校境外办学,尤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合作,积极培养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
(作者分别系湖南开放大学学生工作处处长、教授、在读博士、终身教育研究基地重点培育基地研究员,湖南开放大学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终身教育研究基地重点培育基地主任,湖南开放大学培训学院教师)
弘扬传统音乐文化,以美育人培根铸魂
周美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高等教育以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为重要目标。通过学校美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养、道德情操、家国情怀,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弘扬传统音乐文化,以美育人、培根铸魂,是新时代高校做好美育工作,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体系的有效途径。
以传统音乐的情感润化之美,提升审美素养。音乐是感性的、自然的、自由的艺术,是人们心灵世界的外在呈现。《礼记·乐记》说,“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乐者,心之动也”。音乐还通过营造虚实结合、情境交融、意象合一的或宏阔、或空灵的审美意境,产生“变心易志,摇荡精神,感动血气”的性情塑造之效。宋人欧阳修说,“七情不能自节,待乐而节之;至性不能自和,待乐而和之”。音乐通过感染人心、触动心灵实现对性情的节制抒发。那种情感体验和内心体悟相吻合时“若合符契”的共通感,使人在领略天地大美时更加敦厚、平和、广博,能更深刻体悟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乐趣,从而更加热爱生活。高校美育工作,应该通过开展经典民族音乐进校园、进课堂活动,积极引导学生感悟传统音乐的情感润化之美。通过欣赏传统音乐来激荡情感、润化心灵,引导大学生热爱生活,表现出时代青年应有的刚健人格、浩然精神。
以传统音乐的品性涵养之美,培育高尚品德。审美体验与良善价值在传统音乐中的融通共在,使其成为重要的德育资源。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礼乐表达着人们对仁德的追求,人们也能在对礼乐文化的体悟中涵养自己谦让敬人、平和待人、忠恕爱人的仁爱品性。人通过音乐教育涵养良善品德,对促进社会和谐大有裨益。《荀子·乐论》说,音乐“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良好的音乐教育,可以引导人们形成共同的审美情趣,营造出万民同心、社会和谐、政通人和的善治局面。比如,中国古典戏曲就具有典型的寓教于乐、化民成俗功能。清代李调元在《雨村剧话》中有云,戏曲蕴含着人们对善恶的理解、对美丑的判断,“使人触目而惩戒生焉,岂不亦可兴、可观、可群、可怨乎?”应该积极地将以优秀传统经典戏曲为代表的德育资源纳入到高校美育工作中,引导学生领略传统音乐涵养品性、道德感化之美,不断以优秀的音乐作品鼓舞人,用高尚的精神追求塑造人,真正通过音乐教育,培养“有道德、有文化”的时代新人。
以传统音乐的家国情怀之美,坚定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是不同区域、不同族群生存环境、生活样态、文化信仰、价值认同的生动体现。欣赏传统音乐,可以领略中华文明的渊雅博大,尽览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多样文化精神。隋唐琴家赵耶利在分析比较蜀、吴等各古琴流派艺术风格时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时之俊”,以至于“观其水势而若闻其音声之趣”。同样地,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音乐,也可以充分领略当地风土人情。如清代剧作家黄图珌所言,“北曲妙在雄劲悲激,南曲工龄委婉芳妍”,说明北曲南戏反映的就是南北大地上人们多样的生命性情、多元的生活形态。更为重要的是,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域、不同族群的多样音乐文化,有着共同的审美意趣,就是在比兴而歌、意境悠长的韵味中,追求尽善尽美的“中和”之美,体现出中华民族坚毅、顽强的民族品质和宏阔、包容的文化胸怀。如《胡笳十八拍》在深刻抒发对故土、对祖国的思念之情时,用乐府和胡音的“合奏”传唱着中华民族大融合、大发展的史诗。《秦王破阵乐》则展现了大唐“四海皇风被,千年德水清”的四海一家、繁荣鼎盛的气象。因此,通过弘扬传统音乐文化开展高校美育工作,能够引导青年大学生更加形象、深刻地领悟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精神禀赋、价值认同,在提升个人审美自觉的基础上,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作者系湖南女子学院教师)
从三个方面着力,全面提升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质量
伍施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教师队伍的主阵地,需遵循教师培养成长规律,对标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理念和要求,创新学前教育教师培养方式与策略,从师德师风教育、优化知识结构、专业能力提升三个方面着力,全面提升学前教育教师培养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要,助力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
持续强化师德师风教育。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教师的品德修养,是幼儿成长成才的关键基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是学前教育教师的后备军,要着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热爱人民教育事业、投身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怀;培养他们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担当立德树人重任的使命感。着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积极引导他们树立认真勤勉、乐于奉献的追求,用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德、正派的作风为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树立优秀的榜样,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着重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幼儿的关爱之心,尊重幼儿在学前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多一些关心爱护、少一些苛责。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应引导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树立用爱心暖童心、用热心育新人的育人理念,在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成长规律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充分理解儿童、用心观察儿童、用情感染儿童的职业素养,在循循善诱、春风化雨的过程中做幼儿成长路上的大伙伴、引路人。
不断优化专业知识结构。教师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重要标识。随着我们对学前教育规律的不断探索,以及学前教育环境与技术变革,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亟须对专业教育内容特别是知识结构进行更新,以适应教育生态和教育情境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呈现出多元复杂性、跨学科边界、技术赋能、个性化自主学习等特征。应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建立良好的引导和管理机制,为学前教育师资的知识结构优化提供更新的驱动力和良好保障。拓展生源渠道,广泛从各类学科中招收优质学生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积极建立和中等师范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优化课程教育体系,围绕教育教学、临床实践、学习测评各方面优化文化基础课、专业知识课、实践能力课模块设置,创造促进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知识结构持续性更新和优化条件。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好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合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论和经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全面提升专业能力水平。教师专业能力是教师充分利用其知识框架和必要技能解决特定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也是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幼儿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应全面提升学生的教育能力,以一般教育能力为基础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以专项教育能力为中心提升教具制作、游戏创编和教学技术应用能力,以应用教育能力为目标提升幼儿文体活动组织能力、观察和领导能力、应对解决突发事件能力等,通过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提升学前教育师资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自我研究,通过学习以及教学实践,保持持续性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行动,积极应对和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态势和新要求。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借助技术提升研究能力,在“AI+教育”的智能教育情境中实现学前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建构学习,实现学前教育教师知识的实时更新和能力的不断发展。重点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利用实践课程及实验课时等手段,使理论教育扎根实践、融入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推动实践课程建设创新,加强驻校实习,提升临床型教师培养力度,强化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积极建立“高校+幼儿园”合作伙伴关系,创建协同培养中心和培养机制,合力助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提升。
(作者系长沙师范学院教师,湖南省健康中国与幼儿体质促进研究基地研究员)
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撑
邬丽 刘子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业高校作为培养农村科技人才的重要机构,需要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培养具备丰富历史素养、敏锐战略眼光、深厚理论功底和扎实实践能力的农业科技人才,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厚植学农爱农情怀。继承和发扬优良历史文化传统。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深厚爱国情怀,继承维护国家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继承和发扬农耕文化传统。发挥好农业生产的农耕文化载体和农业科技基础条件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与农耕文化各要素相互契合、协调、统筹,使之形成统一的文化体系,进而促进农耕文化繁荣。继承和发扬优良科研传统。学习袁隆平等老一辈农业科学家潜心钻研探寻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开拓进取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精神。厚植勇挑责任与使命的情怀。在充分了解国际形势和国情、农情的基础上,学农爱农、强农兴农,在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实现科学精神与理想信念、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把握本质守正创新,前瞻布局集智攻关。农业高校应源源不断地培养高素质农业科技人才后备力量,同时大力培养具备全局思维和长远规划能力的农业战略人才和战略团队。只有具备农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农业科技人才,才能洞悉农业的发展与变化趋势,掌握物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等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尤其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任务的应用基础研究,依托实验室建设、项目参与、跨学科交流与合作,培养重大农业科技突破的生力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管理能力,聚焦前沿交叉科技领域,不断探索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技术和方法,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通过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引导农业科技人才更加积极推动和参与国际创新创造领域中的交流合作,吸收世界各国在农业科技创新创造领域的成功经验和科技成果。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注重夯实理论功底。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汲取丰富营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立足“大国小农”这一基本国情农情,着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通过追溯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业现代化的思想来探寻解决之道。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现实需求,规划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工作。立足于我国“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走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打造立体育人模式,培养农业紧缺人才。整合校企政资源,联合育人。合作开设实习课程,让学生深入农业生产、管理和销售环节、深入乡村了解现实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邀请乡镇负责人、业内专家等授课,帮助学生了解乡村现状、政策动态。汇聚跨学科资源,协同育人。应与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相关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同时充分发挥校友资源的积极作用,实现农业高校和涉农行业企业的优势互补。打造核心品牌赛事,赛事育人。对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农业科技实践活动,比如,通过设计参赛作品参与解决农业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同时,通过专家讲座、典型宣传、经验分享的方式,营造校园创新实践氛围,形成创新实践校园文化,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作者分别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湖南师范大学科技哲学博士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项目“高校思政课智能教学模式创新路径研究”(HNJG-2021-0494)阶段性成果】
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四个维度
张毅 陈捷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顺应高等教育发展从“规模效应”向“质量效应”转变的大趋势,必须从制度、学科、方法、价值四个维度,不断创新治理体制机制,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制度之维:健全高等教育治理制度体系,提升高校规范化发展能力
坚持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高校党委在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讨论决定事关学校改革发展稳定重大事项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把握新时代高等教育治理规律的能力,把“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遵循;科学研判处置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提高风险应对、防范化解、促进发展能力。规范完善治理制度体系,提升依法管教育、依法治校水平。把法治理念贯穿到高等教育治理实践中,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和大学章程在明确办学方向、规范治理实践、保障学校权益、促进教育发展中的规范引导作用,不断提升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创新高校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管理评价激励机制、财物信息等资源科学管理机制,完善学生工作和教育教学制度,建立健全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协调机制;积极探索政府、学校、社会、市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形成促进发展的治理合力。
学科之维:完善高等教育学科治理机制,提升高质量人才培养能力
优化学科治理机制。以“强化重点、凸显特色、优势引领、分类发展”为思路,科学制定和实施学科建设规划;本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科建设规律的理念,保障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等学术力量在学科治理中的权利;健全学科管理决策民主参与机制,提升学科方向凝练、学科发展规划制定、学科资源分配、学科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发挥教师在学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发挥教师在民主治理、学科建设中的应有作用;制定实施教师学科能力和专业水平提升规划,有序有效培养高水平“双师多能型”师资;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一流学科和一流课程建设,强化提升教师的创新创造能力、人才培养能力、持续发展能力。优化学科评价机制。充分考虑不同学科在学科属性、知识内容、研究范式、成果形式、发展逻辑等方面的显著差异,建立差异性、多元化的学科建设质量评价机制,科学规范和引导学科建设发展。
方法之维:推动高等教育治理范式创新,提升现代化教育治理能力
顺应高等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态势。变科层管理思维为“扁平透明、多维交互”的数字化治理新思维,让高等教育治理实践更契合教育数字化时代“尊重人性、创新驱动、便捷高效”的要求。对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构建智能化、精准化的决策运行、风险评估机制;积极推动形成高等教育内外部治理主体的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联动机制;充分调动治理主体活力,激发教育资源潜力。加快新型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教育信息发布、招生就业服务、智慧课堂建设、后勤保障服务、校园安全防控为应用场景的信息网络、平台系统、创新应用等新型服务基础设施,健全共建、开放、共享的智慧教育服务生态,打造现代化的智慧育人服务体系。
价值之维:促进高等教育治理主体协同,提升服务新发展格局能力
完善“政府+高校”机制。政府明确自身在高等教育治理中的管理服务定位,通过政策指导、资金支持等措施引导高等教育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发展应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将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重大战略相契合。健全“社会+高校”机制。依法建立高校和具有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功能、教育融资功能、教育科研与指导功能的社会组织的沟通联络机制;规范运行高校和从事教育咨询与委托管理、教育培训与学习辅导、教育招生代理服务等社会教育中介组织的合作机制。创新“市场+高校”机制。推进学研对接、产教融合,引导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作者分别系长沙师范学院教师、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生;长沙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健康中国与幼儿体质促进研究基地首席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