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记者陈建强 刘茜
在天津,进茶馆听相声是市井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名流茶馆”就是天津人闲暇时最中意的地方。
“名流茶馆”在被称为“相声窝子”的天津卫,历经30年而不衰,一到下午和晚上,常常座无虚席,挤满了听相声的观众。台上妙语连珠,台下掌声不断、叫好不绝。
名流茶馆成立于1991年,是茶馆行业复苏以后天津首家具有传统民俗特征和举办民间演出性质的相声茶馆。早在全国相声小剧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之前,名流茶馆每天一开门就能看到很多观众争先恐后过来抢票。骆玉笙、马三立、尚长荣、苏文茂、关学曾、冯巩、姜昆、郭德纲等曲艺界名流都曾多次在此登台献艺。名流茶馆几乎见证天津津曲艺发展史。
但名流茶馆的老板于承艳,却不是相声艺人。一个外行经营相声茶馆如此成功,究竟有哪些诀窍?
作为名流茶馆的“掌门人”,于承艳回忆起创业之难,至今仍感到心酸:“我那时遭遇到生活与工作的双重变故,前途一片迷茫。我觉得,只有建立和坚持一项事业,才有出路。经过深思熟虑,我咬牙把自己的住房卖掉,买断了茶馆的经营权。”卖了房,就没了家,于承艳只能在茶馆二楼对面一间6平米的仓库里栖身。
一个外行经营名流茶馆,于承艳并不了解曲艺圈子里的门道,起初几年一直在“赔钱”。“那时候艺人很少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每场4个小时的演出,一张门票才5块钱,还要赠送茶水。每月初就接到房租、水费、电费、暖气费、厕所费、管理费等一大堆账单……”于承艳想到自己已经把全部的家当和后半生都押在了这里,她已别无选择,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当时的天津茶馆几乎都是戏曲演出,听众少,演出团体也少。为了吸引观众,于承艳想尽了各种办法,并经常到外地去接一些文艺团体来津演出,希望能让园子的经营有所好转。
1992年,她开始与老艺术家艺术团合作。一场由马志明等老艺术家参与的专场相声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她由此受到启发,把相声专场演出引进茶馆。之后名流茶馆陆续与更多的相声团体合作,影响越来越大。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名流茶馆的经营终于有了起色,到2004年左右形成了场场爆满异常火爆的局面。
虽然有了“人气儿”,但5元一张门票的剧场收入仍然难以支撑茶馆的运营。因此,于承艳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涨价”——把前排的票价从5块涨到了25块。
“涨价”让于承艳收获一片骂声。首先是观众骂,当时老百姓根本没有文化消费的理念和习惯,一些文化演出基本都是由“工会发票”或“政府部门组织”。让老百姓掏钱买票,且买“高价票”,名流茶馆吃了“螃蟹”;其次是演员骂,因为涨价后,前几排几乎没有观众,相声艺人很是不满。
“当时的行规是剧场和演员三七分账,剧场拿三,演员拿七。调高票价后没人购买前3排的票,收入自然就减少了。这个‘罪过’直接落在我身上。”于承艳说,一些老艺人沉了脸,说话还很难听,她也只能隐忍。直到3周之后,剧场前几排又坐满观众了。看到多挣出来的钱,艺人们用脸上笑容承认了于承艳的“改革”。
票价改革之后,于承艳在经营过程中又动了“改革”的念头。为了适应市场,她借鉴“曲艺大家唱”的做法,推出“相声大家说”。这种创新的体验式演出方式,既增加了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也间接地为相声培养了更多的新人,许多票友因此走上了舞台。
于承艳还在名流茶馆艺术团主推“老少乐”组合——老先生给年轻人捧哏,年轻人在演出的同时学习老先生的技巧。通过这种方式,一批批的年轻演员逐渐成熟,演出技巧和舞台经验不断提升,如今都成了名流茶馆的“台柱子”。
随着相声小剧场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涌现,天津名流茶馆也声名日隆,每年的春节前后已达到“一票难求”的程度,相声“大腕”也对名流茶馆的舞台特别钟情。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名流茶馆近年来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历经30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集团化运作,旗下拥有新华路店、古文化街店、多伦道店、津湾店、合肥罍街店等多家分店,除大年三十外天天有演出。
据粗略估算,每年名流茶馆在天津本地演出2500场,在外埠演出300场,观演人数高达25万之多。在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还给名流茶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传承不是不变,而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于承艳说,名流茶馆若想长盛不衰,就要不断求新求变。
目前,名流茶馆开设了网站,还入驻微博、微信、抖音、知乎、支付宝等多家平台,用更现代化的方式与观众接触交流。
于承艳说,名流茶馆的发展和成功受惠于时代,受惠于国家,受惠于人民。在发展的同时,名流茶馆承担起社会责任,常年捐助弱势群体,并进行公益惠民演出。他们还走出津门,到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湖南等地进行演出,让全国观众,都能听到正宗的津门“茶馆相声。”
来源: 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