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何所惧,艰苦创业献红心。
□ 孙大方
编者按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的烙印都深刻地影响着后世。
上世纪60年代,为了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我国启动了规模宏大的“三线”建设。这一战略决策,将工业、国防等关键领域的布局从沿海向内陆推进,六盘水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成为这一伟大工程的重要承载地之一。
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无数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背井离乡,投身于六盘水的开发与建设之中。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在崇山峻岭间开山辟路,兴建起了一个个工厂和一条条铁路,建成了盘江集团、水矿集团、首钢水钢集团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形成了以煤炭、电力、钢铁为主的工业体系,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六盘水工业化进程,更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线”建设在创造巨额物质财富的同时,更留下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三线”历史是六盘水的“根”,“三线”企业是六盘水的“本”,“三线”精神是六盘水的“魂”。六盘水的“三线”建设,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记忆,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后来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如今,当我们回望那段历史,不仅仅是为了缅怀那些无私奉献的先辈们,更是为了从中汲取精神的力量,继续前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上,让我们继承和发扬“三线”精神,勇于担当,开拓创新,迎接幸福六盘水更加美好的未来!
巍巍乌蒙山,纵横千万里。浩浩北盘江,奔腾自古来。
1964年,在“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三线”建设大军奔赴乌蒙深处,以一人之身,成一国之事,全万家之福,用钢与火缔造出一座城的荣光与梦想。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南煤海”“十里钢城”的六盘水未曾辜负时代的每一份深情厚望,不辱使命,踔厉奋发,一个以煤、钢、电、材为主导产业的工业新城喷薄而出。锻造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三线”精神,是革命精神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升华、奋斗精神的体现,成为六盘水最深厚的文化基因、最持久的力量源泉,将铭刻于心,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一场轰轰烈烈的历史壮举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北部苏联集结重兵,南部美国发动越南战争,西部印度军事对峙不断,东部国民党袭扰大陆,强敌环伺下的中国,处于被封锁包围和战争威胁。
彼时,东北、沿海等区域聚集了中国70%的工业基地,一旦成为战争前沿,我国将面临瘫痪。1964年,党中央果断决策,作出“调整一线,建设“三线””的重大战略决策。
一场气吞山河的“三线”建设在中国大西南拉开帷幕。它总历时16年,贯穿3个“五年计划”,涵盖中西部13个省区。六盘水得此际遇,进入国家最高决策层视野,加上地理位置险要、煤炭资源丰富有利于备战,成为“三线”建设主战场之一。十万建设大军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聚集到六盘水,在这片热土上,挥洒激情,书写新的人生。
水矿退休职工汤群、陈冬梅夫妻俩是陕西铜川煤校的同学,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1966年6月毕业后双双报名支援“三线”建设,来到六盘水盘江煤矿,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41部队的解放军战士。
今年80岁的任天成是原六盘水市地质矿产局副局长、总工程师,省地质学会副会长、国家级矿产督察员。1970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找矿系的任天成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主动请缨参与“三线”建设,那年他24岁。
“在我一岁多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他们都是共产党员,参加过抗日战争,后来因为长期英勇奋斗积劳成疾去世了。作为烈士的后代,继承父母的遗志,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是我一生都为之践行的坚定理想。”1958年,年仅16岁的俞惕生义无反顾来到六盘水,这一住便是66年。
首钢水钢退休职工、雷锋同志的好友彭海泉,1966年6月,积极报名建设“603工程”的水钢。至今,祖孙三代里有11个是水钢职工,水钢已经成为他不可割舍的“家”。如今的他成为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红色基因教育基地的志愿者宣传讲解员。
住“干打垒”,喝黄泥水,“汗洗脸、风梳头”,吃红薯饭、包谷饭;“抓晴天抢阴天,刮风下雨当好天”“天当被,地当床,灯是月亮扇是风”“身居山洞观世界,脚踏群山争先锋”。面对无数艰难险阻,他们初心如磐,信念如坚,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愿得此身长报国,只身奔赴大“三线”,书写了慷慨激昂的建设史诗,融汇着血和汗的时光在他们人生的长河里熠熠生辉。
“当时的很多生产生活用具都要自己去做。”1966年7月,时年27岁、在鹤壁矿务局参加工作不久的段金堂来到了六枝矿务局地宗煤矿。他说,缺少粮食和蔬菜,我们就自己开荒种地,没有水源,我们就自己钻井打水。“这些都不是最困难的,最让人头疼的是生产设备的短缺。”段金堂回忆说,有一次,他接到上级命令,要他自行设计并制造出一台“瓦斯抽放自动排水系统”,以解决井下瓦斯与水分排问题。
时任工程师的段金堂深知任务的成败关系到井下工作的同志们的身家性命和整个煤矿的安全。时间紧、任务重,他将自己关在宿舍里,一个人顶着巨大的压力,几天几夜不敢合眼,最终用了近2个月时间,硬是把一台“瓦斯抽放自动排水系统”给制造出来。自动排水系统的研制成功,不仅为矿井下作业的人员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也为矿上节约了成本,缩减了开支。
那段缺衣少食、艰难困苦的岁月,造就了一批批骨干。也正是他们,为“三线”建设付出了青春、贡献了力量。华罗庚来到六盘水,看到“三线”建设战天斗地的工作场景,赋诗一首:“常到‘三线’峥嵘地,少到江浙鱼米乡。生身故乡非不爱,更爱‘三线’练人场。”
一方不胜枚举的辉煌奇迹
随着资金的大投入、资源的大开发、人员的大流入、要素的大集聚,加上“三线”建设者忘我拼搏的奋斗精神,催生了“江南煤海”“十里钢城”。
“三线”建设者在水冷草枯的荒山野岭中从零起步,一榫一卯、一砖一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开创了许多贵州第一。
1966年1月1日,贵州第一座现代化煤矿——六枝矿建成;1966年5月1日,在六枝续建的第一矿山机械厂正式投产,六盘水境内的贵州省第一个煤矿机械厂——六盘水煤机厂建成;1970年7月1日,贵州省第一座化工厂——盘江化工厂(六七一厂)建成,84号产品正式投入生产;1970年10月1日,贵州第一座钢铁厂——水城钢铁厂建成,一号高炉出铁;1970年12月26日,贵州省第一条水泥生产线——水城水泥厂建成投产;1974年9月26日,水城发电厂建成,一号机组首台火电装机正式并网发电。
数据显示,国家实施“三线”建设战略以来,六盘水累计为国家贡献了13.6亿吨煤、5600亿度电、6600万吨钢材和1.21亿吨水泥,并形成了以煤、钢、电、材为支柱产业的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
“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六盘水地区进行的“三线”重点建设投资29亿元。1984年,六盘水地区生产总值达7.83亿元,是1964年9.1倍,工业总产值进入全省前3位。
1983年7月,全省第一台采煤机在盘江矿务局月亮田矿安装成功,每小时采原煤170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984年11月,水城钢铁厂炼钢厂1号转炉热负荷试验一次性成功,炼出合格钢水并浇出合格钢锭,自此,结束了贵州无普钢的历史。
2000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西电东送重点工程的实施,一批重大工业产业快速布局,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工业城市加快构建。2001年9月,贵州、广西两省“联姻”,全省首座百万千瓦级火电站——黔桂发电厂在盘县柏果镇建成投产。2006年3月,设计能力为360万千瓦时的盘南电厂1号60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成为全省单机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发电企业。水钢成为全省单体企业中第一家“百亿企业”。
近年来,六盘水把“富矿精开”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最大优势和关键一招,大力推动精查探矿、精准配矿、精深加工、精细开发,把资源文章做足、价值发挥到最大,更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坚持“立足煤、做强煤、不唯煤”发展方略,把能源及能源化工作为首位产业,巩固煤炭产业“一个领先地位”,促进煤电和新型煤化工“两翼延伸”,推动煤电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发展”,实现产供储销“四位一体”,在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西南地区煤炭保供中心上迈出坚实步伐。
现已实现正常生产煤矿“两化”改造全覆盖,山脚树煤矿、发耳煤矿入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设名单,在贵州率先实现煤矿井下5G通信应用,全面完成省下达的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煤矿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红果经济开发区复杂煤层煤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评审为2023年度全国100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之一。通过延长产业链,水城经开区形成省内链条最完整的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
六盘水将煤电作为能源保供的主要抓手,推动“水火风光气储”等多能互补、协同发展,预计到2025年全市电力装机将扩大到1800万千瓦。去年12月1日,盘江新光2×66万千瓦燃煤发电项目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为同类型机组世界先进水平。
同时,将煤焦化作为发展煤化工的主攻路径,加快推进六枝美锦、水钢焦化、盘州宏源等6个纳入省规划的煤焦化项目建设,“十四五”末全市焦化产能将达到1500万吨/年,为煤焦油精深加工、粗苯精深加工、焦炉煤气精深加工3个产业集群提供充足原料。
如今,一座同时拥有“江南煤都”“中国凉都”“生态绿都”三张名片的城市,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三都赋”。
一座充满荣光的精神丰碑
走进国内首个以“三线”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工作证、藤条箱、蒸汽机车、雨靴、解放牌汽车、龙门刨床一应俱全,馆内共展出文物文献资料12000余件,图片1128张,实物1380件,档案资料200余份,音像资料时长1080分钟。
“三线”建设淬火成钢,催生了“江南煤都”,孕育了“十里钢城”,在创造巨额物质财富的同时,更熔铸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激励我们听党指挥、服从大局,战天斗地、艰苦创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五湖四海、开放包容,无私奉献、无怨无悔,已成为六盘水的文化之根、精神之魂。
2018年10月,中宣部将“三线”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洪救灾精神等一起,列为新时代大力弘扬的民族精神、国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筚路蓝缕,薪火相传,“三线”精神深植六盘水城市之魂。
“三线”历史融入城市“肌理”。盘江文化园是原盘江矿机公司厂区,是“三线”建设时期的主阵地之一。2020年,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从修复保留盘州市历史文化遗迹、展现“三线”文化出发,按照“修旧如旧”的手法,将老厂区打造为“三线”主题文化园。经过修缮治理,如今的盘江文化园已成为传承和展现“三线”历史记忆,集生态观光、文创体验、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工旅融合的综合性文化公园,老厂区焕发新活力。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盘州市671“三线”主题文化园、六枝记忆·“三线”建设产业园、水城区“时代记忆”“三线”文化体验园相继建成。
“三线”历史融入文化“血脉”。2023年,中国作协会员、贵州省作协理事杨杰新著的“三线”主题长诗《热血》首发式在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举行。长诗《热血》共4500行,创作时间历时3年,用具象的手笔勾勒出“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真实场景。大型文献纪录片《大“三线”》、电视连续剧《正是青春璀璨时》、长篇报告文学《热血在燃烧——大“三线”峥嵘岁月》,“三线”精神不断深化拓展,成为六盘水深厚的文化基因、持久的力量源泉。
“三线”历史融入校园“筋骨”。“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天当罗帐地当床,睡在草窝看月亮……”一声声清脆洪亮的吟诵加上节奏轻快的快板,这是老鹰山煤矿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每天都要吟诵的歌谣“颂“三线””。童声悠扬,每一个字仿佛又让人回到“三线”建设时期那个激情澎湃、热血沸腾的年代。
走进幼儿园,右手边一面照片墙醒目耀眼,一幅幅珍贵的照片挂在墙上,老师们通过照片上的场景向孩子们讲述“三线”建设者们那时的艰苦奋斗。旁边的陈列柜和展示架上则摆满了那时的粮票、工作日记、手电筒、保温壶等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随处都能看见“三线”建设时期的痕迹。幼儿园还结合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故事、课堂知识等资源,挖掘其中与现实教育意义相吻合的部分,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孩子们通过模拟当时“三块石头架口锅”的生活场景,绘制主题画、体验劳动、观看“三线”建设时期相关影片、编排优秀故事情景剧等活动,促使孩子们将““三线””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
在市第十一中学大门入口处,有一条通往校园必经的隧道,定名为“125时空隧道”。学校在保持原貌,还原历史的基础上,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三线”建设历史及学校发展历史沿革有机融合布置,同时,还设置了贵州六盘水红色资源打卡地图、描绘祖国未来、时政要闻、学生笑脸墙、心愿墙等板块。
市二中建于1965年,原名为六枝矿务局第一中学,是为了解决从全国各地前来参加“三线”建设者子女的就学问题而建。新进校的每位教职工都要参加一个“会”,学校邀请“三线”建设亲历者、历届老校友到校与青年教职工座谈会,讲大局、讲奉献、讲牺牲,让教职工重温“三线”时代,感悟“三线”精神。
在“三线”精神的感召下,一大批六盘水人心怀“国之大者”,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三线”精神时代价值充分凸显。有誓让穷村奔小康的余留芬,有百姓不脱贫不下山的杨波,有温暖苍生身燃尽的倪裔豹,丹心从来系家国的姿态和当年的“三线”建设者如出一辙。
继承过去,开辟未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六盘水将永远铭记“三线”历史,永续传承“三线”精神,努力干出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六盘水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