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建筑(迪拜的建筑神话)

英国建筑评论家、英国建筑基金会前主任罗恩·穆尔所著的《我们为何建造》一书,开篇谈到了迪拜的建筑神话。

迪拜醉心于现代型,甚至后现代类型的建筑设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石油资源并不如周边邻国、城市多,所以必须将经济建立在其他行业上。它选择的道路就是金融服务和旅游业,对标新加坡,希望成长为“依靠智慧和位于大国间交通要道上的有力地理位置而生存的贸易型城市国家”。

迪拜拥有温暖的冬日气候,阳光宜人,对北美和欧洲北部的旅行者很有吸引力。但还是那句话,如果紧紧依托于此,就并不足够,因为中东的其他国家和城市也可以予以效仿。

这才有了迪拜塔等一众宏伟建筑的诞生。迪拜还在建造人工搭建的岛屿,沙漠中的滑雪场,集合了各种离奇景象和主题概念的建筑群。如书作者所说的那样,迪拜建筑神话的重要方面在于其惊世骇俗,总是不失时机地展示改变自然的力量“填海造陆,引水为渠,打造沙漠雪场;以及对历史、规范、礼节和品位的颠覆”。当地的建筑任由建筑师发挥自己的想象,拼凑各种镜片玻璃,“绿色、粉红、金色、孔雀蓝,让人眼花缭乱”。

这个城市也集合了一切可以想象到的概念:“未来主义的,传统的,雕塑般的,花形的,威尼斯式的,克莱斯勒大厦状的……奢华的,著名的,传奇的,至上的,梦幻的,水滨的”。在这个城市受到可持续性差的指责后,当地又兴建了更多符合可持续性标准的新建筑。

但一切戛然而止于金融危机冲击下,迪拜不得已求助于阿布扎比,并使得迪拜塔被改名为依照阿布扎比酋长名字的哈利法塔。

迪拜的建筑神话在整个进程中广受批评,但正如书作者所说的那样,建筑并不是纯理性的东西,也不仅仅是实用之物,为人类的情感和欲望所塑造,反过来也塑造着人类的情感和欲望,“它产生于酋长的野心——对权力、对荣耀、对杰出成就的野心,并且吸引了众人的欲望——对金钱、对激情、对光彩动人的欲望。当其形体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它们会激发更多情感,比如敬畏、震惊、竞争和幻想”。

但迪拜的建筑神话暂时告一段落以后,并不意味着相关讨论的结束,因为建筑建成后,会影响使用者、观看者、想象者的情感,各方面的欲望、意志和想法会继续塑造着它。

某种意义上,建筑物产生后,就已经脱离建筑师甚至所有者的原有愿望,会在很多人、利益主体之间的欲望、意图中汇聚交流。这也才是《我们为何建造》这本书想要表达的想法——按照书作者的观点,建筑承载的是欲望,但又不仅仅是欲望的承载体,会在更大方面因其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场景布置以及对于周边空间的美学等多方面的影响,产生场域之中广泛的互动。

每一幢建筑犹如人一样,在慢慢老去,当然这个衰老周期通常而言要比人的衰老更久。通过一定年限的建筑,我们可以窥见设计者、建筑师最初的美学和功能考量,并在后续感受其在环境中受到的环境影响、欲望和情感塑造。

《我们为何建造》这本书思想深刻、文笔优雅,书作者的建筑思想、建筑美学思考融入了对于哲学和人性的敏锐洞察。

所评图书:

书名:《我们为何建造》

作者:(英)罗恩·穆尔

译者:张晓丽、郝娟娣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