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寺(贺测亮 散文乐游原和青龙寺)

乐游原和青龙寺

作者:贺测亮

一天晚上,偶尔又看到了李商隐脍炙人口的诗词——《乐游原》,忽然想起好久没去乐游原和青龙寺了,第二天一大早,吃罢早餐,便兴致勃勃地乘坐地铁前往。当日天公作美,蓝天白云,阳光高照,风清气爽,是初冬难得的好天气。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一路上品读着李商隐这四句诗,想象着当年诗人为排遣“意不适”的情怀,驱车登上乐游原,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后,发出一番感慨的情景。于似乎,我也突发奇想,穿越时空,与作者比较起来。他是“向晚”去,我是朝阳来;他是“意不适”,我是精气爽;他是坐马车,我是乘地铁;他是为“排遣”,我是为欣赏;他是一位诗人,我是一介草民。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时晨,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目的,就会造就出不一样的人生感悟。今非昔比,宛若两重天。

青龙寺地处地势高峻、风景幽雅的乐游原上。出了地铁口,古色古香的仿唐建筑,就映入眼帘,宏伟的山门上,悬挂着“乐游原”三个醒目大字的牌匾,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就到了乐游原。

乐游原,是位于古长安城南的黄土台塬,得名于汉代。汉宣帝时,这里被称为乐游苑。一次,汉宣帝偕许皇后出游至此,迷恋于这里旖旎风光,以至于“乐不思归”。后来在此处建有乐游庙,乐游原就以庙得名。

古长安城周边有不少原,尤以北龙首原,南乐游原为为最近、最有名。龙首原位于城北,是龙脉所在地,建有大明宫,是皇上老儿居住和办公的地方,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之美誉。乐游原居城南,长约4公里,宽200-350米,宛若古城金腰带。其地势高敞,景色秀丽,南有曲江池碧波荡漾,西有慈恩寺巍巍浮屠,为都城长安一游览胜地。每遇佳节,长安城内的达官贵人和市民百姓就会成群结队,登原观赏,络绎不绝,许多诗人在此留下了瑰丽的诗篇。

原上有名寺,青龙因原高。原因古寺名,相传到如今。提到乐游原,不能不说青龙寺。青龙寺就建在乐游原上,位于唐长安城的新昌坊南隅,前身是灵感寺,建于隋开皇二年(582年),景云二年(711年),改为青龙寺,又名石佛寺。

我从东侧山门进入,这里环境优雅,绿树成荫。原内亭台、楼榭、假山、池塘、小桥、流水、草坪、花木、树林,应有尽有,真乃人间一仙地。高大雄伟的古原楼,正对着北山门,东南角有正果堂,西南角有塔院遗址。此时虽是初冬淡季,仍有不少参观游览的客人进入。市民有的在健身,有的在散步,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跳舞,好一派太平盛世。

如果说逛乐游原是走马观花,那么真正值得一看的,就数青龙寺了。青龙寺的仿唐庭院,分为西院和东院两个部分。其中西院共建有两层19间配殿,主要建筑是云峰阁。院内种满了樱花、枫树、丁香等各类植物,春天是赏樱花的最好时节,秋末冬初,满是红红的枫叶,煞是好看。东院寺庙部分,则主要是惠果空海纪念堂和空海纪念碑。青龙寺是唐代密宗祖庭的道场之一,日本真言宗师空海等,都曾经在此向惠果大师学习过密宗教法。唐代诗人朱庆馀在《题青龙寺》诗中,曾这样写道:“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竹色连平地,虫声在上方。”把青龙寺刻画得的惟妙惟肖。

游罢乐游原和青龙寺,心中顿生感悟,联想起诗人李商隐对晚唐时代的没落之感,家国沉沦之痛,身世迟暮之悲,感由心生,方才写出了那首千古绝唱的诗句。而我国,正处在民族伟大复兴之际,科技突飞猛进,国力日渐强盛,人民安居乐业,幸福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此情此景,国泰民安,我也大言不惭地步韵和了李商隐《乐游原》一诗:“晨光心意适,揽胜乐游原。风景非常好,神怡人不昏。”各位看官切勿见笑,虽有点像打油诗,且与大诗人的诗相差十万八千里,但也能略表此刻我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