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落成90周年)

视频加载中...

扬子晚报网9月6日讯(记者 徐昇)2024年是紫金山天文台落成90周年,“仰观吐曜,俯察含章《气韵再生——紫台观天九十载》联展”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紫金山科普园区陈列厅开展,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览将持续至12月。紫金山天文台是谁主持建造的?紫金山天文台为什么被称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本次展览将一一揭晓。市民游客还可以看到太空中的“火眼金睛”——“悟空”号的模型,以及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的模型。

市民游客观展

本次展览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山陵园管理局主办。展览内容共分为“建台往事 岁月沧桑”“继往开来 星汉灿烂”“俯仰金陵 天地大观”三个部分,展出珍贵照片资料120余张、辅助模型2个、艺术作品9幅、AI互动展项3处,通过展示紫金山天文台建台往事、科研成就并延展到孕育紫台辉煌的南京文脉。同时展出结合古“金陵四十八景”画作和现代铜刻画、天文油画、AI艺术作品,体现了古典与现代、科学与艺术、天文与地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让观者从中领略感悟“极美南京”的独特资源禀赋,以及南京在中国现代天文起源与拓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当代影响。

市民游客观展

90年前,中国人自主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台在南京紫金山落成,她因此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她诞生的过程,也反映了中国现代天文学起源与拓展的艰难历程,体现了中国科学家以平凡之身而为国家栋梁的坚毅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单位名称于1950年5月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继续为中国天文事业的振兴和持续发展壮大,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天文台

日月盈昃,斗转星移。当年在紫金山上建立的天文台,如今只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机构的一部分,作为科普教育基地,正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中山陵园管理局的共同努力下,以“弘扬科学精神、展示天文历史、开展科普教育、探索宇宙奥秘”为目标,打造成为一座集人文、科学、历史、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全国独有的天文科普博物馆。

《气韵再生——紫台观天九十载》联展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运营主管宗艇介绍,本次展出亮点包括展厅中的“悟空”号模型和“夸父一号”模型。“悟空”号全称“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其名源自网络征集,寓意通过“悟空”的火眼金睛去探寻暗物质这个“妖魔鬼怪”。作为我国首颗空间天文卫星,主要应用于空间高能粒子观测。这只被寄予厚望的中国“顽猴”,为人类观测宇宙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它已经完成全天区扫描17次,获取了157亿个高能宇宙射线事例,随着数据的进一步积累和分析的深入,有望在宇宙线直接探测方面猎得更多的重要成果,为最终揭开高能宇宙线的起源和加速之谜作出新的重要贡献。展厅中的“悟空”号模型是紫金山天文台根据原件1:2制作,等比例缩小,曾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展出。

“悟空”号模型

“夸父一号”卫星全称为“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是由中国太阳物理学家自主提出的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它的出现,实现了我国天基太阳探测卫星跨越式突破。“夸父”是广为人知的中国神话人物,夸父逐日的故事表达了中国古代先民胸怀大志、探索自然、英勇顽强的精神,蕴含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试图揭开太阳神秘面纱的不懈求索。“夸父一号”卫星是一个观察太阳的多面手,依靠多个波段的探测,可以较为连续地观测、追踪太阳爆发的全过程,为影响人类航天、导航等高科技活动的空间灾害性天气预报提供支持。小模型,大能量。通过展厅中的“夸父一号”模型,你是否能够想象,我们不断追逐太阳的脚步?

“夸父一号”模型

中山陵园管理局文物处策展人林滟茹介绍,在“建台往事 岁月沧桑”部分,参观者将看到一张张弥足珍贵的历史照片,从天文研究所时期为建台而多方奔走的第一任所长高鲁,到主持过两次建台事业的第二任所长余青松,再到抗战时期在日军轰炸机威胁下完成日全食观测壮举的第三任所长张钰哲……紫金山天文台的建台往事,不仅是一代科学家们筚路蓝缕、砥砺前行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艰辛发展史。“继往开来 星汉灿烂”部分,市民游客可以了解到紫台近年来取得的优秀科技成果,一代代紫金山天文台的科学家们继往开来、纵横星际,在暗物质和空间天文、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应用天体力学和空间目标与碎片、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等领域取得领先成果。“俯仰金陵 天地大观”部分,不仅有现代天文油画家笔下的诗意星空,还创新再现了古“金陵48景”的独特魅力,同时设置了多处AI互动展项,更添趣味。

展览中设置多处互动展项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