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面(极具异域风情的沙面)

很多游客到广州都会进行一次珠江夜游,

乘船坐在江上可以一览广州的绚丽夜景,感受这座城市的繁华。

珠江很出名,由于流水冲积在珠江白鹅潭边上形成的沙洲也非常有名,

那就是有着百年历史的沙面。

沙面是一个历史蕴涵丰富、积淀深厚、富于异国情调、风光旖旎、十分迷人的地方。

因其特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环境,

19世纪中叶以后为英法殖民主义者所看中,辟为租界,后大兴土木,且成为驻穗外国人的乐园。

近百年后,沙面才被重新置于人民政府的管辖之下。

沙面的占地形状有点像一个长方形,四周都被江水包围着,

里面错落了很多大大小小的街巷。

这里面建立了多个国家的领事馆、外国的银行、洋行的经营场所、教堂、会所和俱乐部等。

沙面有着与广州其他地方不同的氛围和生活节奏,

由于岛上实行交通管制,因此没有那种交通拥堵、废气污染的问题。

像某些欧州的小城一样,

这里的路边有许多家咖啡馆、餐店以及酒吧,人行道上放满了优雅的小桌椅。

沙面可能是中国最富有欧陆风情的地方,

位于荔湾区珠江白鹅潭北岸,是一个椭圆形的小岛,面积为0.3平方千米的弹丸之地。

最近由于其岛上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群颇具特色,

而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之为"羊城第九景"。

沙面原为珠江冲积而成的一个沙洲,早期称为中流沙、拾翠洲。

此地自宋代至清代均为广州对外通商要津。

沙面保留了近代以来广州发展的痕迹,记载了一个个广州变迁的历史故事。

英勇的战士们曾经在这里创造了抵抗外敌侵略的光辉业绩。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英国和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侵犯广州,勇敢的广州人民奋起抵抗。但是最后反抗帝国主义的运动还是没有成功,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的租借条约,之后的沙面就一分为二,沦为了英国和法国的租界,归英国和法国占有。

战争后,清政府同意把沙面"租"给英、法帝国主义,该地沦为英法租界,改为现名。

一直到广州解放的时候,沙面才真正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859-1862年挖掘沙面涌时,将沙面与珠江北岸隔开,只在东面架设一座石桥与北岸相通。现在沙面有沙面北街、沙面大街和沙面南街3条东西走向和沙面一至五街5条南北走向的共8条主要街道和马路。

而在东、北、西三面则分别有东桥、西桥、新西桥等与六二三路相通。

岛上绿树成阴,环境幽雅,有胜利宾馆、沙面宾馆、白天鹅宾馆、广州国际海员俱乐部、波兰驻广州领事馆、朝鲜输出入商业、中波轮船股份公司广州办事处、沙面网球场、沙面游泳场等建筑和外事单位及体育娱乐设施。

沙面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所以沙面最值得关注的是其控制规划区,也即属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范畴的,

包括有近代沙面建造的外国租界建筑群在内的范围。

这片地方,1859年划为外国租界后,

陆续便设有英、法、美、德、日、意、荷、葡等领事馆及银行、洋行。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政府接管。

旧建筑中不少为西洋的古典格局。

1959年周总理视察沙面时便指示要妥善安排、保护旧貌,作为半殖民地的历史见证,

并可开放为旅游区供游人参观。

最有特色的建筑就是露德圣母堂。

露德圣母堂是天主教的教堂,坐落于全国文物单位沙面岛的建筑群当中,

修建于光绪16年,也就是1890年。

教堂内所有的门窗都镶着七彩的玻璃花园的南面有一座圣母山,

那里放着露德圣母的雕像。很多结婚的新人,都喜欢来沙面,选择在教堂拍摄美丽的婚纱照。

汇丰银行的位置就在沙面大街与沙面四街的交界处,

银行的建筑风格偏西方古典,主要是采用灰白色的花岗石修筑起来的。

旗昌洋行的建筑就比较简洁,是典型的券廊式建筑的代表,展现的是维多利亚建筑风格。

在沙面大街的中央,我们可以看见很多不同种类的鲜花,还有各种雕塑。

周围还有古老茂密的树木,美丽的欧式建筑就隐藏在枝叶下,

等待着你去挖掘属于它的故事。

沙面不仅有特色的建筑,还有特色的美食,而且美食店的设计都具有不一样的风情。

你可能坐过火车,但你知道改造成餐厅的火车是怎样的吗?

在火车头法国餐厅,就能体验在老式的绿皮火车车厢用餐的感觉。

餐厅里充满着八九十年代的气息,环境也很安静。

还有一家充满着东南亚风情的餐厅就是兰桂坊,喜欢原生态休闲风格建筑的朋友可以选择到那里享受美好的时光。

沙面公园里的咖啡馆透露着清新文艺的气息,比如“星巴克”咖啡店,是年轻人常去的地方,可以拍摄出复古文艺的照片。

沙面的历史已成为过去,现在的广州也是一座繁华美丽的城市,这样特色的建筑被保留下来,无疑为广州增添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而且这些建筑也是历经沧桑,烙上了很多历史故事的印记,非常具有历史意义。

在这里我们不但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特色的建筑,还能了解一下广州的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