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福寺(汤进达|长江第一古寺广福寺)

汤进达 1949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农艺师。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员,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崇明文史研究会会员。曾任人民公社副社长,乡党委组织委员,副镇长和副处级调研员。著有传记文学小说四部已分别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出版。在《百姓作家》《炎黄子孙》《大江南北》《崇明报》《崇明档案》《崇明文博》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作品30余万字。©本文经授权后发表,转载、投稿及咨询请联系本。

长江第一古寺广福寺

在崇明中兴镇美丽的七滧河畔,有一座始建于清咸丰年间的寺庙——广福寺。广福寺又名“广福讲寺”,原名“武圣殿”,原址汲浜镇北,因庙中奉祀关帝,故名。因座落在长江入海口最东端,最大的寺庙故人称“长江第一寺”。

广福寺左临热闹繁华的中兴集镇,右为“稻菽连天涌”的辽阔田野。前靠碧波荡漾的七滧河,河畔300多米古色古香漂亮的观景亲水平台和横跨七滧河东西的彩虹桥,将广福寺装扮得多姿多彩辉煌无比。

广福寺自清咸丰年间建寺以来,历尽苍桑。1921年,崇明佛教中兴之祖僧人了道法师自杭州参学得戒回崇明,驻锡于此,乃建典型莲社,重振净土宗风,更名为广福讲寺。1946年,由其上首弟子叶承法师住持,南迁至中兴镇今址重建。寺内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玉佛殿。大雄宝殿内设有现代工艺名师雕塑的一佛二弟子,十六尊者和海岛观音等佛像,玉佛殿中供有一尊法身长4.8米,用整块缅甸纯玉雕成的卧佛,净重8吨。整个寺庙占地三亩,寺房三十六间,寺内法器俱全,至此广福讲寺初具规模,香火颇盛,是一座规模较大、历史较长闻名遐迩的庙宇。1958年,寺庙改为收花站,十年动乱,天缘所违,寺毁僧散,佛事停止。

1980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广福寺,党的宗教政策得到了落入,恢复了佛教活动。1984年,广福寺创始人了道法师的再传弟子常定法师从南京栖霞山寺中国佛教僧伽班教习任上回到崇明,担起兴寺重任,立下了“立寺安僧,弘扬佛法;教演天台,行归净土”的宏愿。1985年,广福寺初步修复后,成为崇明县人民政府批准的继寿安寺后,全县第二个正式对外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常定法师为寺院负责人。1985年农历春节,广福讲寺举行隆重的开放仪式,岛内外佛教界四众弟子近千人入寺,敬香礼佛,一时盛况空前。

1990年10月,在上海市宗教局、上海市佛教协会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关心支持下,在寺设立上海佛学院分院二部,并征地十亩,建设校舍。四年中毕业学僧26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广福寺在常定法师的努力下,仗十方襄赞,借檀越资助,又先后新建了大雄宝殿、山门楼、香客楼、念佛堂、斋堂、伽蓝殿、客堂、生活楼以及佛学院教学楼、学僧宿舍楼等建筑,新建的大雄宝殿高达19米,长22米,宽14米,建筑面积572平方米,飞檐翘角,画栋雕梁,赵朴初居士题写的“大雄宝殿”匾额高悬檐前,映衬出大殿的庄严雄伟,气象万千。

1996年,广福寺还从缅甸请来一尊释迦牟尼卧像玉佛,长4.5米,宽1.5米,寺内特建玉佛殿相供。1999年,寺院又筹资一百二十万元建筑殿高15米、建筑面积220平方米的山门天王殿,殿前石额“广福讲寺”由赵朴初题写,左右一联“长江第一寺,咸丰最初香”。

如今的广福寺已成为崇明岛第二大寺庙,有近二百间殿宇,总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寺院面东而建,首进沿河为山门天王殿,门前一对石狮。过天王殿为一进庭院,中间耸立巍峨庄严的大雄宝殿,殿墙上嵌有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协会长茗山法师书写的《崇明广福寺建大雄宝殿碑记》,字迹苍劲有力。大雄宝殿内中供释迦佛,慈眉善目,法相庄严,东、西两边为十八罗汉金身,架空设龛而供,背山为观音塑像,脚踩鳌背,手中杨枝轻拨,洒落法雨净水普度众生。广福寺内庭院有数十株银杏和花卉交映,每逢香期佛诞,香烟缭绕,烛火通明,好一派庄严净土,利乐有情。

现今的广福寺香火越来越盛。每逢春节、元宵,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菩萨生日,前来进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人山人海,成为中兴镇地区一道祥和亮丽的风景线。宏伟壮观的广福寺,不仅招来了大批香客的顶礼膜拜,而且吸引了众多爱国僧侣前来举行各种爱国纪念活动。如2015年9月1日,崇明县佛教界四众弟子会集广福寺,举办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以铭记历史,缅怀英烈,珍惜生命,祝祷和平。与会大佛教界四众弟子瞻仰蒋煊洲烈士墓,向抗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抗战英烈事迹图片展,为牺牲烈士举行超荐法会,众法师、居士善信虔诚礼拜祈福。祈愿世界和平、社会和谐、灾难消除、国家昌盛,一切众生都能安居乐业!

回顾历史,广福寺曾是抗日武装“蒋队”的主要活动基地之一。在这场民族救亡运动中,广福寺佛教徒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大力支持抗日武装,以大无畏的精神共赴国难,用智慧与慈悲唤醒民众的救国情怀;抗战期间举办佛事法会护国息灾;成立服务团,救护伤员,接济难民。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护国抗战活动,展示出佛教界人士的爱国情怀。广福寺为了中华民族解放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今日的广福寺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与时俱进,广福寺的僧侣身体力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为敬老院老人送粮送油,为灾区人民捐款款捐物,修桥建路,资助贫困儿童入学……

现在的广福寺晨钟暮鼔梵音远扬,这里成了人们祈福、旅游的好去处。一个焕发青春的古寺,对社会作出了贡献,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寺内的几任主持曾被选为崇明区(县) 政协委员,为崇明社会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面对今日的广福寺,我蓦然觉得,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生的古寺,不仅传承、发场了传统的佛教文化,也成了建设和谐社的一根纽带。

©版权声明:本原创文章均为作者授权发布,任何媒体及个人转载请联系本授权,并在转载时标明出处及作者,谢谢合作。

心语编委会

主 编:陆安心

副主编:施炳刚

视 觉:沈雯逸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END -

Copyright © 2014 - 2024 心语文化

分享

收藏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