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生活打卡季#香港作为亚洲乃至全球的金融、商贸、航运和娱乐的中心,商业地产的发展底蕴深厚。我们这次换一种形式介绍,不一一列举大型商场,直接从大地产商、资管公司等切入。
四大洋行:太古、怡和、和记、会德丰,四家英资公司在航运、金融、地产等方面着墨颇深,缔造了香港中环,由于历史原因,在大陆地区去而复返,打造的商业地产又重领风潮。
太古集团:现今仍为英国家族企业,全球主要业务基地在香港。旗下的太古里、太古汇开一个火一个,北京的三里屯太古里和成都的太古里都曾冒出国民级知名度的桃色事件,侧面反映出其火爆程度。前身为老牌英资洋行,1866年初入中国上海,当时是清朝的同治五年,凭借英国资本在清末民初的特殊地位,公司规模迅速扩大。内战开始后,大规模的资产转移出现在上海和香港之间,太古迎来了又一次大发展,太古地产、国泰航空都为大家所知,它还和可口可乐公司是紧密合作伙伴,连央企巨无霸中粮集团也不得不同它共享中国的可口可乐代理权。另外,太古在飞机维修、汽车制造销售、食品饮料、鞋帽销售等领域都有强劲实力。
怡和洋行在上海的旧址
怡和集团:现今为总部位于香港的英资财团,1832年成立于广州,清朝道光20年,此时距离乾隆皇帝过世仅30多年,1912年总部迁到上海后迅速成长为远东地区最大的英资财团。怡和在大本营香港拥有众多地产,旗下的香港置地(简称置地)堪称香港核心的“中环之王”,各大声名赫赫金融机构其实只不过是置地的租客而已。7-Eleven、美心、万宁、文华东方都是怡和的产业。置地在内地打造了“中环”、“光环”两大商业地产品牌,北京的王府中环和成都的光环购物公园是其中代表。培育出IFS国金中心的九龙仓集团曾经也是怡和的子公司。
李嘉诚家族现在是和黄的主人了
和记黄埔:被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所控股。和黄集团由和记洋行和黄埔船坞组成,两家公司的历史分别可追溯至1860年和1843年,早期该公司的实力远不如太古、怡和,其大发展的契机是在上世纪60年代的股票大牛市,鼎盛时期控股了360多家公司。而1973年的股灾和石油危机令和记从家族企业转变为公众公司,而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也得以从汇丰银行手中拿下了其托管的和黄。同时期的华商崛起事件还有船王包玉刚从巨无霸怡和手中夺下了肥肉九龙仓集团。北京的东方广场、上海梅陇镇广场、武汉M+等都是和黄的商业地产。
九龙仓的logo中可见英国的米字旗元素
会德丰集团:现实际控制人为船王包玉刚的女婿吴光正,旗下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九龙仓。同其他洋行的发迹类似,会德丰马登洋行都是在上海这个远东第一城崛起,主营业务为航运和仓储。二战结束后,会德丰从英国重返香港,业务重点仍为航运,但由于占有码头地皮的缘故也开始做地产业务,英资的连卡佛百货就曾为旗下附属。会德丰和船王包玉刚一直就有合作,虽然在股权争夺中各大英资和华商打的头破血流,但最后仍被船王收入囊中也算善终。海港城、时代广场、连卡佛是会德丰(九龙仓)在香港的骨干资产,而长沙、成都、重庆、无锡、苏州五城的IFS国金中心也是当地的地标,而旗下的美美百货和马哥孛罗酒店都是内地百姓心目中老牌的高端场所。
上述四大洋行的发展脉络中都离不开另一个英资财团--汇丰控股,旗下的汇丰银行英文简称是HSBC,全称是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翻译过来就是香港和上海银行有限公司。由此可见,上海和香港的关系有多紧密,上海资本对于打造香港这个国际金融中心至关重要 ,而两座城市作为过去那个时代,整个大陆地区对外的窗口和连接世界的桥梁,让那些英国小家族、犹太商人乘风而起,终成商业大鳄、
四大洋行代表的英国资本说好听点是协助了中国的近现代化发展,说难听点就是趴在中国身上吸血,以中国的庞大体量,快速崛起带来的资本外溢效应能够使得任何一家公司成长为世界级,而英国人只不过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之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