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山风景区(藏山十景)

藏山,地处太行山西麓,山西盂县城北十八公里处;因春秋时藏匿赵氏孤儿得名。境内峰峦叠嶂,古刹栉比;山间神祠祀赵家遗孤之位;中华忠义苑弘扬忠孝爱国之情;志士仁人视为圣洁忠义之地,千百年来留名篇佳作无数。山以史传,史以文传,汇中华儒家文化于此藏孤胜境,誉为晋东第一名山。

忠义藏山,璀璨十景,

小编带您一睹藏山风采!

藏孤洞

藏孤洞位于北峰下嶂天然形成的大岩龛西侧。洞中套洞,洞底藏洞,僻静幽深,风雨不侵。据史载,公元前597年,赵氏门客程婴为延续赵氏血脉,历经艰险,携孤儿赵武在这个洞,隐居长达十五年之久。后人在洞口立“藏孤处”碑以示纪念。民国盂县知事王堉昌《题藏山》中咏叹道:“山势深藏曲复奇,层峦叠转路迷离。当年文子藏身处,犹见英灵呵护基”。

飞岩楼

飞岩楼坐落在北峰中嶂,悬崖之上。藏山祠中轴线北端,为半悬空结构,犹如天外飞来降落峭壁之上,颇为奇特险绝,故名“飞岩楼”,也称“梳洗楼”。是赵武夫妇梳妆打扮的地方。清代刘声骏诗曰:“岩上高楼起半空,我来呼息与天通。”飞岩楼奇景于此可见。傅山先生题写的匾额“名山显位”悬挂在飞岩楼上,格外引人注目。

龙凤松

藏山山谷入口处,有两棵千年古松。北松偃卧如龙,盘曲虬然,南松凌风独立似凤,袅娜多姿。“藏山藏在九原东,神路双松谡谡风。”清代邑人李宗季颂双松“亦亦各卿庙,苍苍合抱松。枝团加葆盖,干曲似蟠龙。避雨羞秦爵,垂阴护晋封。或许程杵化,生死永相从。”这里,他疑龙凤二松为程婴和公孙杵臼所化,想象独到。清末民初邑人刘声骏《龙凤松》诗云:“帝王一有龙凤姿,山海钟为龙凤气。何似苍髯十八公,偕隐山间有尊贵。”意龙凤的高贵品格胜过帝胄之贵。龙凤松虽已枯死,但其精魂却长留天地人间。

饮马池

在藏山祠龙凤松往东北山脚下,有一池清泉,清澈见底,终年不涸,人称“饮马池”。传说程婴携孤儿摆脱屠岸贾的追兵,乘马飞渡龙华河,来到这里,人马口鼻生烟,干渴难忍,孤儿也哇哇大哭。程婴急得六神无主。那马忽然仰天长啸,双蹄一尥,土石飞溅,刨出两股清泉,北泉甘甜如露,南泉凉爽可口,遂解了干渴之难。时至今日,在饮马池边的岩石上仍然留有马蹄的痕迹。饮马池边,有双三角亭,造型别致,绿树相映,别有情趣。

笏峰

笏峰位于南天门之西,耸峙于藏山神祠之南。峭壁千仞,石削如屏,形如古时大臣上朝面君所持的笏板,故称“笏峰”。此峰向北拱立,面对文子祠、报恩殿和众义士庙宇。登临峰顶犹如置身于“站仙台”上,脚下云雾缭绕,藏山风光尽收眼底,有飘飘欲仙之感。其峰四周上下怪石嶙峋,松柏苍绿,芳草茂盛,翠绣欲浮,如一幅美丽的图画,故也称“绣屏峰”。历来名人雅士,或峰壁题留,或吟咏唱和,存有诸多遗墨。如清代傅山咏藏山诗,由山西省著名书法家徐文达书写并镌刻于笏峰峭壁上。诗曰:“忠在晋家山亦敬,南峰一笏面楼中。”

南天门

南天门位于笏峰东侧。从祠下沿“之”字形石径盘绕而上,可直达南天门。历有“天门步云”“南门天险”之称。传说赵武封神时,曾经此门飘摇到达天庭,玉帝封赵武为“藏山灵感大王”、“翊化尊神”,分管晋国风雨雷电。清人武全文诗云:“重重岩锁阒无闻,岭外差池失雁群。极目南天门半启,有时招月复呼云。”

日落晚照

日落晚照位于滴水岩右方崖壁之上,又名“神光返照”。此处四周芳草如茵,中间有一橘黄色半圆形凹面岩石。它在黄昏时会不定期的发出强烈光照,紫绿万状,光怪离奇。据记载,近四十年来曾发生过五次,每次长达40多分钟。对此景诗人多有题咏。清代周永福诗曰:“十里撼山红,石壁残阳照。“

拜水洞

“拜水洞”为旧时天旱祈雨处。据清代《崇祀藏山龙神山神碑记》云:“盖是山层峦削壁,陡绝青霄,几数百仞者凡三叠;其最上一层有石龙盘曲洞中,鳞甲天然,其色红腻,光润耀人,身高地二尺许,渐绕七八周而蜿蜒尾细人石罅,俗呼为拜水洞。凡祷雨祝文子祠前,必乞灵,于是得神应,此藏山第一奇也。”清末邑人刘声骏“拜水洞”诗云:“石龙盘绕腾云洞,首尾都藏避羁鞚。焚香拜祷旱天忧,雨不崇朝沾泽众。”

滴水岩

滴水岩:藏山祠东峰山脚,有一深十余丈的天然溶洞。洞顶清泉款款溢出,四时不绝,被誉为“晴岩滴翠”,通称为“滴水岩”。春秋季节,水注如帘,幽若仙境;盛夏雨季,暴瀑飞檐,珠裴四溅;隆冬之时,冰柱倒悬,宛若琼玉世界。爱国志士顾炎武冬游至此,曾咏一诗:“空山三尺雪,匹马向荒榛。窈洞看冰柱,危峯迟日轮。水边寒啄鹤,松下晚樵人。恐有孤儿在,寻幽一问津。”后由山西省书法家朱焰书并刻于滴水崖左壁上。

黑龙池

黑龙池位于北山与东山的交汇处。池潭为椭圆形,池中水色似墨,潭水深邃莫测,常年不凅,掬饮清淳可口,沁人心脾。俗称“黑龙池”或“黑龙潭”。清代邑人尹弼所撰《崇祀藏山龙神山神碑记》云:“……论叠为中嶂,有两岩夹汇为石池。渊若深潭,幽涧寒洌,疑中有虬龙,不敢逼视,素号为龙池。”

清代邑人武全文《藏山十绝》“龙池”一诗咏道:“几叠泓泉石径欹,长叹双曜浴灵池。临潭不敢频挥手,惊起苍龙雨骤随。”清末民初邑人刘声骏《黑龙池》诗云:“神蝠池兼五色龙,黑龙灵向古盂钟。北方水德千年旺,春夏犹寒直似冬。”民国盂县知县王堉昌《题藏山》诗云:“白龙洞并黑龙池,云雨山光泽自滋。此是兴龙神圣地,应怜民苦特恩施。”诗中祈盼龙兴雨随、造化生民的思想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