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印度与印度尼西亚有什么关系)

印度(India)与印度尼西亚(Indonesia),原本都是地理概念,如今是两个不同的国家。

【印度】

印度位于南亚中央,面积约298万平方千米(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居世界第七。印度的陆地邻国按顺时针方向依次是: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缅甸。

印度人口约14.15亿(2023年),居世界第一。

【南亚】

南亚次大陆,大致范围是苏莱曼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掸[shàn]邦高原之间的陆地。海域大致是印度洋北部,即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地区。

南亚有七个国家,尼泊尔、不丹是内陆国,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是沿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是岛国。另外中南半岛的缅甸,全部海岸线都在印度洋,历史上又曾是英属印度的一部分,广义的南亚也包括缅甸。

【印度古历史】

中国战国时代,战国七雄之一的秦国统一天下,印度则是十六雄国之一的摩揭陀独领风骚,两个帝国有相似性,只是秦朝为郡县制,摩揭陀更像部落联盟。

秦国统一后,西域和青藏高原还未纳入统治,此时亡秦必楚,项羽、刘邦将其推翻。摩揭陀也是一样,西部仍有大量土地没有征服,就被旃陀罗笈多推翻,建立孔雀王朝。

汉武帝是汉朝乃至中华民族的一位杰出帝王,他北伐匈奴,西征大宛,东平朝鲜,南灭南越,在西域、东北、南部开创大片领土。阿育王也是孔雀王朝乃至印度历史一个代表性帝王,他不仅收复失地,统一印度河、恒河、德干高原广大地区。

孔雀帝国不仅占据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的大部分地区,还越过开伯尔山口,控制今阿富汗不少领土,中原称其为身毒。但孔雀帝国的统治十分松散,可看作是一个城邦制国家,或是部落联盟。

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他坐镇乌孙,副使最远抵达身毒。身毒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大致范围是印度河与恒河流域的广大平原,有数十国,数百城,各有国王和城主,都称身毒(印度)。从大月氏往东南方向可至身毒,从汉朝蜀郡西南方向也可达身毒,身毒气候卑湿暑热,身毒人乘象而战,但战斗力不如大月氏。

东汉时期,身毒的孔雀王朝已经衰落,当时有不少身毒僧人和使臣往来身毒与汉朝之间,这些人懂汉语,认为身毒在汉语中不是好词,便根据音译改称天竺(印度)。

唐朝时印度有五个称呼:身毒、天竺、印度、摩伽陀、婆罗门,按中文还是天竺最好听。当时印度分为五天竺,东天竺为恒河与雅鲁藏布江下游,即今孟加拉国;西天竺为印度河下游流域,即今巴基斯坦西南部和阿富汗东南部;北天竺为恒河流域,即今巴基斯坦东部和北部;中天竺为恒河流域,即今印度中北部地区;南天竺为德干高原等地,即今印度南部和斯里兰卡。

【印度殖民历史】

在殖民时代,南亚绝大部分陆地在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控制下。

1947年英属印度各方分别独立,印度斯坦族占了最大的便宜,领土最大,人口最多,奠定现代印度的版图。

1947年,印度斯坦人以恒河流域为中心,以占印度人口约40%,便控制如此一个领土大国,这在世界大国中非常罕见。比如俄罗斯和中国都有一个主要民族,人口占90%以上,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都是欧洲后裔占多数,就算是巴西,白人占比过半,算上黑白混血,白人血统也超过90%。

印度人信印度教,把牛当神,旁边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是伊斯兰教国家,不吃猪肉吃牛肉,光是吃饭就坐不到一个桌子。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的结合部,面积约191.36万平方千米,不算特别大,然而世界前十三大岛,有五个为印尼全部或部分占有,包括巴布亚岛(78.60万平方千米)、加里曼丹岛(74.81万平方千米)、苏门答腊岛(47.35万平方千米)、苏拉威西岛(17.46万平方千米)、爪哇岛(面积12.67万平方千米)。我国所有岛屿加起来,也没有爪哇岛大。

印尼人口约2.81亿(2023年),在中国、印度、美国之后,居世界第四。印尼的官方语言为印尼语,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伊斯兰教人口最多的国家。

【古印尼】

与古印度一样,古印尼从未形成统一的国家,它脱胎于荷属东印度,是荷兰殖民地。当初荷兰人把这里当作印度,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逐步征服数不清的苏丹国和部落,与英国控制的马来西亚划界后形成现代印尼的版图。

东印度公司是列强在殖民地设立的机构,这些所谓的“公司”从一开始就不是单纯的企业,它们更像各国王室外延的准国家组织。殖民时期,西欧国家在亚洲掠夺时,纷纷设立东印度公司,比如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瑞典东印度公司等。在诸多东印度公司当中,我们熟知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又称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因卖鸦片臭名昭著。

【加里曼丹岛-兰芳共和国】

印尼北部大岛加里曼丹岛,面积约74.81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大岛,印尼第二大岛,亚洲第一大岛,约为台湾岛的21倍。

明清之际,东南沿海有不少明军余部和不服清朝统治的明朝遗民,大量华人下南洋。但是南洋路途遥远,海盗横行,背井离乡的华人组织起各种同乡会抱团取暖。

广东梅州的罗芳伯在加里曼丹岛西北角坤甸成立兰芳公司,这是一个军政商一体的组织,以对抗荷兰东印度公司。

1777年(清高宗乾隆四十二年、兰芳共和国兰芳元年),兰芳公司改称兰芳大总制共和国,有军队数万,民众110万,大部分为华人,罗芳伯就任元首。兰芳共和国大致是今天印尼的西加里曼丹省,面积14.68万平方千米,比辽宁省还要稍大一点。

【苏门答腊岛-旧港宣慰司】

印尼西部大岛苏门答腊岛,面积约47.35万平方千米,世界第六大岛,印尼第三大岛,接近四川省大小。

郑和下西洋时期,来到岛上东南部的土著王国三佛齐国,其海上最重要的港口是旧港(今印尼巨港)。这里水不深,舰队先把大船系在岸边,驾小船入港。旧港人以广东、福建人为主,多操习水战。首领和头目在位置偏高处造屋而居,普通百姓则在木筏上盖屋居之,用绳索拴在岸边,早晚各有一次涨潮,不会淹没木筏,搬家则起桩连屋移去。

旧港的梁道明前往明朝觐见皇帝,明朝将旧港当作海外领土,册封三佛齐国为“旧港宣慰司”,与西南地区的土司相似。任命施进卿为旧港宣慰使(从三品),大致相当于英国驻香港总督的地位,是明朝在苏门答腊的最高长官。

【爪哇岛,郑和葬在三宝垄】

印尼南部大岛爪哇岛,面积12.67万平方千米,世界第十三大岛,印尼第五大岛。

郑和在爪哇岛很多地方留下过足迹,东北部的印尼第三大港口三宝垄,就是以三宝太监郑和命名的(郑和儿时小名为三宝)。垄的意思是坟,三宝垄就是郑和坟。

1431年(明宣宗宣德六年)1月,钦差总兵太监郑和率舰队从南京龙江船厂出发,开始第七次下西洋航程。

1432年(明宣宗宣德七年)年底,船队抵达天方国(沙特阿拉伯麦加)。

1433年(明宣宗宣德八年)三四月间,船队返航抵达古里国。舰队在古里停留了9天,郑和就在这9天中病逝。随后船队载着郑和遗体继续返航,盛夏时节抵达爪哇国。由于天气炎热,无法继续保留郑和遗体,王景弘下令将郑和葬在爪哇岛,也就是现在的三宝垄。7月份,船队返回南京。

印度与印度尼西亚,都是殖民者对东方殖民地的称呼,一个在南亚,一个在东南亚,语言不同,宗教也不同,两者相隔千里,并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