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三平寺(志说平和丨千年古刹三平寺)

三平寺绘图—清康熙己亥年《平和县志》(王相 修)

三平寺,坐落于平和县文峰镇三坪村境内的三平山。唐会昌五年(845年),僧义中创建,历代屡有修葺。

寺院依山而筑,前低后高,沿一条中轴线,依次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祖殿、塔殿,民间称“三落半”。两侧回廊连接,有钟鼓楼、斋堂、僧房、莲花池等建筑,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

三平寺大雄宝殿 (朱连生 摄)

现存塔殿为清代建筑物,面积183.5平方米,面阔3间,进深3间,重檐歇山顶,抬梁式构架。柱上架梁枋,梁枋上层层斗拱叠架而起,围成八卦藻井,结构精巧。殿内保存历代文化名人碑刻、楹联诸多文物,殿两侧有明李宓手书重镌的《唐王讽碑》及清蔡新等人所书的记事题刻12方。

(图片来源:三平风景区管委会 )

三平寺历代重修,复建于唐咸通七年(866);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重修祖殿;嘉庆二十三年(1818)重修塔殿;民国26年重修寺院。1989年,三平寺塔殿重修,地基石挖起逐个编号,重新琢磨,藻井、斗拱和叠架逐件拆开,编号列序,对缺坏件添配修补,恢复原状后重装,做到修旧如旧。

1974年的三平寺(图来源:《百年平和》影辑 )

1989年的三平寺(图来源:《百年平和》影辑 )

如今的三平寺(图片来源:三平风景区管委会 )

2005年,三平寺塔殿再次维修,被列为福建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三平八景

三平寺周围有侍郎亭、毛氏洞、龙瑞瀑布等八大胜景。最早记述三平名胜古迹的史料是成书于明代的《三平广济大师行录》。文中罗列三平山10处“胜概”,即锡杖树、虎爬泉、大柏山、百丈漈、九层岩、仙人亭、台水口峰、径头岭、广济沚、韩文祠堂。稍后,《八闽通志》把三平胜景列为“十一奇”,即龟蛇峰、仙人亭、和尚潭、九层岩、双髻山、高柯岭、剪茶坞、侍郎亭、虎爬泉、锡杖树、大柏山。清末民国初,“三平八景”说法基本形成。八景为龟蛇峰、虎林、虎爬泉、毛氏洞、侍郎亭、仙人亭、和尚潭、龙瑞瀑布。

虎爬泉 (图片来源:三平风景区管委会 )

三平祖师

信俗

三平祖师雕像(图片来源:三平风景区管委会 )

唐高僧释义中(俗称“三平祖师”)圆寂后,逐渐演化为佛教俗神,三平祖师信仰呈民俗化趋向,主要内容有朝圣习俗、布施习俗、“虎侍者”信仰习俗、“蛇侍者”轮祭习俗、求财习俗、诗签信仰习俗。

(图片来源:三平风景区管委会 )

三平寺香火千年鼎盛,明代有游踪的文字记载。1935年出版的《漳州史迹》辟有“三平寺”一章,书中记载:“每年各县朝山进香者约有十余万人。只除夕一夜在寺中过年之香客,就有一万多人。”1980年,三平旅游业管委会(后改名三平风景区管委会)成立后,香客、游客数量日益增多。三平寺香火远播,2007年统计在闽南、粤东、台湾等地有分庙92间,主祀三平广济祖师。此外,各地还有110间(已知)寺庙配祀三平广济祖师。

这些寺庙的信众常到三平寺进香朝圣,或一年数次,或一年一次、数年一次不等。进香朝圣的信众有的以家为单位,一家人扶老携幼前往;有的以村社为单位,择日结伴前往。这种组织称“香阵”,也称“进香团”。一阵香阵,少则数十人,多则上千人。

咏三平寺

名篇

(图片来源:“平和文旅之声”)

游三平寺

(明) 陈翼飞

其一

路入寒山霜正繁,沙头落日暗平村。

萧条古寺荒苔里,不见山僧只见猿。

其二

千山缭绕一山开,昔日中公杖锡来。

满树昙花供石塔,半天明月下香台。

三平寺

(明) 郑爵魁

西去平岩杖锡开,中公宝盖不分回。

经台冷落千人座,灵漈长悬百丈崖。

钵里神蛇听法伏,云间香桧护坛栽。

降魔莫见深潭碧,习坐山中长绿苔。

(图片来源:三平风景区管委会 )

和蔡乳泉明府游三平寺元韵

(明) 郑淦

初地遥相引,游当上已前。

莺花舒客眼,泉脉绕平田。

径僻鹤巢古,峰高钟韵传。

知君聊小憩,入定已忘禅。

来源|《平和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