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调之歌(蓝调之歌2009)

我在邮件里收到张DVD。这是一部名为《蓝调之歌》的动画电影,是印度罗摩衍那的史诗传说配上安奈特·汉肖(Annette Hanshaw)1920年代爵士歌曲的版本。我小心翼翼地把这部电影跟其他几部归类在一起。等到这几部电影上映的八天里,我再打算观看。这时,我被告知,我得现在就看。

我开始看了。先是入迷。然后不可自拔地爱上这部电影。自始至终电影都让人心情愉悦。而且,不可思议的是,电影构思新颖独特。它将4个完全独立的元素糅合在一起,谱成一只风情独特的合奏曲。佩利(Paley)的脑袋是怎么想到的?

她先从罗摩衍那的故事讲起。这个故事每一个印度学龄儿童都能耳熟能详,但是我却一点也不了解。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勇敢高贵的女人,却因为武断的丈夫和婆婆的乖张而遭受到磨难与不幸。然而,描绘这个故事时,佩利运用明亮的色彩和奔放的绘画手法。故事的梗概是罗摩衍那王子不公正地对待自己的妻子悉多,虽然她对他一往情深、忠贞不渝。除此其外,故事里还有哈奴曼猴子军团、好色的十首罗刹王、动作整齐划一的小鸟、站成一排的古鲁老人合唱团以及一个会跳踢踏舞的月亮。

故事一波三折、曲折坎坷,一如人们对印度史诗故事的印象。甚至印度人自己都不能把梗概弄得很明白。佩利除了让角色们对白之外,又另加了一个欢乐的叙述层面:三个旁白的现代印度人,他们为了把故事弄个水落石出,不断地即兴添加许多问题。悉多佩戴珠宝首饰吗?她遭囚禁被驱逐了多长时间?前来营救的猴子是怎样进入画面的?这些旁白就跟《周六夜现场》的短剧一样滑稽,印度口音又赋予了异域风情:“把这些故事弄弄清楚,该是多大的挑战啊!”

故事的女主人公悉多,多少令我联想到不朽的卡通角色贝蒂娃娃。不过,悉多的声音更性感。佩利把悉多的命运、悉多的歌声与舞姿与美国爵士乐歌手安奈特·汉肖(1901-1985)录制的歌曲同步串联起来。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汉肖是大红大紫的明星,是人们眼中的“个性女孩。”而悉多生活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这个时间引发了这三个印度人围绕着她展开一番生动的对话。当她的丈夫愤怒地指责她通奸,并一脚将她踢到火薪堆上时,安奈特·汉特唱起了她的当红名曲《刻薄地待我》(Mean to Me),于是,对悉多的感受,我们便十分明了。

与之相对的还有一个平行故事。在旧金山,我们看到一对美国情侣,年轻,彼此相爱,他们分别叫戴夫和妮娜。他们还有一只猫,名叫莱克西。他们正爱得如胶似漆。突然,戴夫启程去印度接手一份“临时”工作,妮娜盼他早早归来,因此,她也飞到了印度,结果,戴夫态度冷淡地接应了她。待她重返美国后,她受到了一条撕心的短信:“别再回来。爱你。戴夫。”妮娜奔溃了。莱克西奔溃了。蟑螂在她的公寓里肆虐,她却熟视无睹。一天,在难过的极点,她拾起了罗摩衍那的故事,开始读了起来。灵感渐渐温暖起她心灵冷却了的灰烬。

她的故事与悉多有很多出奇对应的地方。她们两个都被自己所爱的男人抛弃,都遭到万里行程的阻隔,都经历了死后重生(悉多真的死了,而妮娜则是心死)——悉多幻化成一朵莲花,妮娜则变成了忿忿小女人,搬到了布鲁克林,一连五年地待着家里电脑前,创作出这部电影。是的。她在她的自传中透露,她那时的丈夫去了印度后“中止”了他们的婚姻。自迈克尔·霍芬顿(Michael Huffington)之后,还没有哪个前夫能够激发出更伟大的文化成就。

《蓝调之歌》的精彩处之一在于其动画风格变幻多元。想象悉多那性感的南半球动人身姿。不管她唱的歌快乐还是性感,那声音抑扬缭绕得犹如诱惑的钟摆。还有那些行动一致的小鸟。它们归来时带来一个惊人消息,又获悉了一个惊人消息。再想想那些排成一列的灰胡子老者。另外,还记得哈奴曼是怎样用拖曳的尾巴将宫殿点燃的吗?

分别以旧金山和布鲁克林为背景的场景,其动画风格截然不同,尽管都是充满个性色彩的简笔绘画。不知道你注意了没有,佩利仅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只活灵活现的猫。佩利按照严格的2D创作原则来创作,因此,角色们待在自己的平面世界里,并与他人的平面不断重叠。这听起来像是个局限。事实上,这反倒成为许多欢乐的源泉。喜剧的要领在于先建立起一些坚不可破的规则,然后再想方设法打破它们。在这部电影里,佩利凭借2D绘画收获的笑声会令3D动画师妒忌不已。她在空白的世界里缔造出独特的王国。这是本年度最好的电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