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雍和宫南侧的戏楼胡同出来,我看到地图不远处有个地方标注了“循郡王府”。除了雍和宫和北新桥三条的理郡王府,这附近居然还有另一座王府?!带着好奇心,我去到了王府所在的方家胡同。
方家胡同口的指示牌
从雍和宫大街进入胡同没多远,就在北侧的15号看到一座中式房屋,门楣上挂着“循郡王府”和“方家胡同小学”两块牌匾,看来王府已经成了学校。这让我想起了新文化街上的北京实验二小,之前是清朝的克勤郡王府。两个地方的感觉很像,前身都是王府,现在都是小学,建筑都保留着传统的式样,门口都摆放着两只石狮子,只是循郡王府的大门更小一些,门前的胡同更狭窄,显得有些局促。
循郡王府的大门
北京的王府有很多,这位循郡王又是何人呢?他是乾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永璋。永璋在世时,不讨皇帝爸爸的喜欢。 在乾隆皇帝最爱的富察皇后的葬礼上,永璋因为表现得不够哀痛,被皇帝爸爸严厉训斥,之后陷入忧思恐惧,年纪轻轻就去世了。
去世之后,永璋才被追封为循郡王。因为不是铁帽子王,按照清朝世袭递降的制度,循郡王的爵位到第二代应该被降为贝勒,所以循郡王府是按照贝勒府的规制修建的,实际上是一座贝勒府。此后,循郡王的后代一直居住在此,直至清末。
正门西侧的15号院,也曾经是王府的一部分
现在,这里是方家胡同小学的所在地。方家胡同小学始建于1906年,是清朝末年建立的一所新式学堂。老舍先生曾经担任过学校的校长,所以学校大门口悬挂的“方家胡同小学”牌匾”,是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题写的。老舍先生担任校长的时候,只有19岁,刚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看来那个时候,毕业生找工作还没有现在这么难。
循郡王府,源起虽然有些伤感,但现在是北京保留比较完整的王府之一,结局还算顺遂!王府北临孔庙、国子监,东临雍和宫,位置也是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