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川阁(莲花湖亭台楼阁晴川阁)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简称晴楼,取唐崔颢《黄鹤楼》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之意命名,位于龟山东首禹功矶上,东临长江与黄鹤楼隔江对峙,北眺汉水入江,西倚龟山,南近武汉长江大桥。晴川阁为楚地四大名楼之一(其他三楼是黄鹤楼、岳阳楼、仲宣楼),亦被誉为“楚国晴川第一楼”“三楚胜境,千古钜观”,系“四方冠盖必至”的名胜。武汉三大名胜之一(另外两名胜是黄鹤楼、古琴台)。

▲1733年《湖广通志》中的《晴川阁图》

一般认为,晴川阁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年),嘉靖八年建成,为汉阳知府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时所建。但据《从之随笔》记载,陈济等人“永乐癸卯六月至汉阳登晴川阁”,还写下一些诗句。永乐癸卯为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据此,古晴川阁应建于此前。

图为19世纪60年代的晴川阁,

图为1868年《续辑汉阳县志》中的晴川阁

据藏于武汉博物馆的无款《江汉揽胜图》和光绪年间(1875—1908年)所拍晴川阁照片,晴川阁为两层重檐山顶式建筑。楼临江而立,背依青山,俯瞰大江,兼有雄阔与隽秀之美。古晴川阁飞檐耸峙,碧瓦流光,高欲凌风;广牖洞开,朱棂雕栏,虚能延月。明、清两代,四季游人如织,冠盖必至;迁客骚人,登楼远眺,情随景移,文人骚客即兴赋诗填词。

晴川阁几经废兴。

明万历元年(1573年)刚来湖北任职的赵中丞、舒侍御“采民风,輶车周览”,发现晴川阁“鞠为蓁莽”,便命汉阳知府程金修葺。据记载,当时适有大豪犯法,家产没收入守,房子拆了用来修晴川阁,“不费官帑,不烦民力,三月成”,而且建筑“飞甍绮疏,层轩曲楯,宏敞鶱峙,盖三楚巨丽之观也”。

万历四十年,汉阳知府马御丙又进行了一次加修。明末,晴川阁因战乱遭到严重破坏。清顺治九年(1652年),由侍御聂玠主持重修晴川阁,汉阳籍的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熊伯龙赋《重修晴川阁》诗一首,以志其事。

康熙十九年(1680年),寓居汉阳的毛会建私人出资,为禹稷行宫摹刻禹碑,为晴川阁补植松柏。

雍正五年(1727年),汉阳知府柳园勋主持加修晴川阁。乾隆中期,晴川阁毁于大火。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新任汉阳知府杨春芳“捐俸醵金,鸠工庀材”,重修晴川阁,不数月而成。此次重修后,“飞阁层轩,规模宏敞”。二十余年后,晴川阁又逐渐朽损,“委诸草莽”。

嘉庆十四年(1809年),汉阳知县裘行恕动员富有者“各出余资,遴选能事者料量之”,历时三月修成。

咸丰二年(1852年),晴川阁毁于战火。

同治三年(1864年),汉阳士绅“以为兹阁当还其旧”,请汉阳知府钟谦钧主持修复。据钟自述,到此旧址,“初下车,即有复兴之意”。于是,经过5个月修建竣工。

光绪年间,汉阳知府余克衢进行增修,并请张之洞题写明推官杨枢所撰“洪水龙蛇循轨道,青春鹦鹉起楼台”联。

辛亥革命阳夏战事中,晴川阁又遭破坏,内部联额、碑刻全毁。

1934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十五日)晨,晴川阁被大风刮塌。

▲民国初期的晴川阁

▲民国时期的汉阳晴川阁及大别山

1983年,武汉市人民政府将修复晴川阁列为当年全市十大工程之一,分期筹措款项180万元,由武汉市文物管理处负责组织修复。于1986年9月底修竣,10月1日对外开放。

重修后的晴川阁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底层面阔5间,进深4间,顶层面阔3间、进深2间。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重檐歇山顶式黑筒瓦屋面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门窗栏楯为木作,朱漆彩绘。屋面四角向外伸出,出檐深,起翘高;底层檐下采用平身科、单昂单翘五踩斗拱,二楼下檐下采用如意斗拱,正面牌楼悬匾,“晴川阁”三字为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手笔。进入二楼,仿绘古三镇图和天棚彩绘藻井相映成趣,照壁后剪刀式双跑楼梯通阁上。二楼回廊环绕,内栏杆与座凳结合而形成的“美人靠”,可供游人小憩。

晴川阁建筑群占地6600余平方米,依山就势,围绕晴川阁组景,进大门沿中路拾级而上,穿过一山门牌楼,晴川阁西侧是禹稷行宫,右侧高台下是清式透室石雕沿江长廊,黑筒瓦卷棚歇山式扇形的楚波亭点缀在长廊入口岸堤上。绕过“荆楚雄风”古碑,登上左侧石阶,即古铁门关,经过四角攒尖顶的禹碑亭往下,有晴川阁北侧园中园。这里山石嶙峋,竹木葱葱,草坪茵茵。穿招月洞过洞门,即为禹功石矶头。站在六角攒尖的朝宗亭上,晴空川流,隔江黄鹤楼近如咫尺。

▲晴川阁(2018年1月摄)

此次重建,还清理、重镌一些古碑刻,添置新的人文景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撰《晴川阁修复记》,以木刻记其事。全国各地数十位著名书法家为晴川阁题写楹联、匾额。

1992年,晴川阁被公布为湖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晴川阁景区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09年8月,晴川阁重建23年后首次闭馆维修。此次维修工程总投资1413万元,以进一步凸显晴川阁景区的自然风光,同时实施亮化工程。次年5月,晴川阁维修后以崭新姿态重新开放。

(摘选自《莲花湖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