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门票(冲上热搜后)

文物出逃

如果说《黑神话:悟空》让全民集体陷入了一次对“中国风”的痴迷,「听泉赏宝」再一次让大众的关注回到文物圈,那么有什么能比走入博物馆,更能让你细致地感受这些「沉默的器物」所带来的冲击呢?但让人遗憾的是,不是每一件文物千百年间都还在原地等待人们的到来,不少珍品漂洋过海离开了它们原本的归属地。

而被“困”在那些世界级博物馆的不仅是文物,还有一代又一代为之努力的人。

2000件大英博物馆馆藏文物被盗,我一点都不意外。”

从事13年博物馆讲解工作的曹雨捷,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的官方课程老师。一年至少看30场以上的展览、去过200家博物馆的她,还没有去过大英博物馆,却比大多数大英博物馆观众了解其中的100件文物。

年前,国家博物馆引进了“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50元/人的门票在北京一票难求。而作为国博少有收费的展览,曹雨捷在此讲解了三个月。来自各国的文物信息写满了她的笔记本,至今看来文字内容依然清晰明了。

相对于本名,曹雨捷在工作时被更多人称为“铁马老师”。在人头攒动的展厅里,她将100件文物每30多件分为一组后,分别进行了上、中、下不同课程的讲解。身为文物的讲述者,曹雨捷把这次展览的重点放在通过这些来自各地的文物,认知广阔的世界史。但尴尬的是——“这次展览来自中国的文物并不多,连原本收在展览书籍里的《女史箴图》也没拿来”。

目前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3000多件,长期陈列的就有2000余件。文物的归属,某种程度决定了谁来诠释历史与文化。如曹雨捷所说:“文化的解释权很长一段时间是垄断在西方国家手里的。”即便后来她跑遍了国内各地的博览馆,也很难再见到通过全世界各国100件珍贵文物来了解世界史的展览了。

与国内大部分无法到大英博物馆看展的观众一样,这次展览成为了曹雨捷与大英博物馆馆藏文物唯一一次近距离接触的交点。

1963年英国的《大英博物馆法》一直以“保护文物安全”为由禁止归还文物,而随着前不久类似「大英博物馆约2000件馆藏文物被盗」的事件曝光,“文物在大英博物馆可以得到更好保护”的说法也不攻自破。

来自各国的文物在大英博物馆里,如同装贴画、摆设品一样被对待。

在曹雨捷看来,大英博物馆其实一直有很多问题,只是这次终于被看到了。如果不是被曝光出来,可能后续他们也不会深究。而一直在替文物发声的她也在等待着某一天能像和老朋友打招呼一样,亲眼去看看这些文物,和它们讲讲我们现在的生活。

在海外“搜救”圆明园

他憋屈了20年

9月8日下午刘阳突然忙了起来。刚结束工作,晚上7点钟他还要去西什库教堂讲课,来不及吃的晚餐只能随便找点吃食对付。刘阳一毕业就进入了圆明园管理处工作,每年七八九月几乎都是最忙的时候。在切换了研究专家、拍卖行学术顾问、教师、作者等众多身份后,80后的他已习惯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从北京、南京、上海,全国各个城市,再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刘阳20多年来只要一有空就会跑到世界各地去查找资料,他目的只有一个——“寻找圆明园”。比绝大多数追寻流散文物的研究人员幸运,在23岁刘阳就靠着一张民国时期的圆明园老照片,在西单胡同里发现了圆明园消失80年的文物——“大水法”石鱼。作为历史上第三件无偿回归圆明园的文物,它顺利成为了圆明园展览馆的镇馆之宝。

在旁人看来刘阳的“开挂”人生一定很爽。但在仅有的20分钟通话里,他却告诉我们:“20多年研究与寻找圆明园流散的文物也很憋屈。”当年英法联军大火将圆明园烧了三天三夜,能搬则搬、搬不动的通通销毁,导致当时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浩劫。历经一百五十多年的颠沛流离,有考古、艺术价值的文物绝大部分都不知所踪。对刘阳而言,仅搜集这些文物的信息就是一个困难且庞大的工程。

为了搞清楚圆明园的文物现在都在谁手里,刘阳花15年的时间,搜集整理了圆明园失落在海内外的700余件文物的相关图片、文字。甚至在圆明园管理处成立工作组寻访海外失散文物的计划由于各种原因终止时,他还以个人名义自费在海外进行圆明园的文物和资料寻找。最终,在日复一日拍摄与阅览大量老照片的环境下,刘阳不仅练就了5秒看任意一张北京老照片就能认出是哪儿的神技,还出版了《谁收藏了圆明园》一书。

刘阳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看《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据他考证,法国的枫丹白露宫的中国馆就藏有圆明园文物1000余件,是全球收藏圆明园文物最多的地方。“放山居”作为英国的“收藏重镇”,则存放了刘阳整理的圆明园文物排名第一、第二的藏品。虽然刘阳去过很多次大英博物馆,与他们的工作人员也建立了不错的沟通关系,但他也不清楚其库房的情况。而大英博物馆目前还没有展出具有明显圆明园特征的文物,也没有完整的证据链确定其展出的文物是从圆明园所得。

刘阳拍摄的大英博物馆外景

“截至此时此刻,世界各地的拍卖行还是在拍卖中国文物,任何人都可以向博物馆捐赠。”刘阳第一个考验就是要分清这些展出文物是怎样进入海外博物馆的。在他与各大国家博物馆长期打交道的经验看来,要求西方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难点,就在于这些展出的藏品的来路太“明”了,“他们连购买藏品的发票都有”。

现在海外文物的成功回流的最便捷的方法就是拍卖与购买,但很多人不能接受。”

之前刘阳在拍卖行接手过很多拍卖回流到中国的文物,基本都是被私人藏家买走了。而外国的海外文物拥有方,将文物直接捐赠给中国的情况目前还没有发生过。作为圆明园学会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他说他也只能停留在圆明园文物信息的资料搜集上,追讨文物已不是他所能做到的了。

海外博物馆里的河北易县辽代大佛

由于西方收藏机构的戒备心很重,之前刘阳跟随圆明园管理处成立的工作组去考察圆明园文物时,美国的博物馆方竟还带上了律师以防他们“抢东西”。虽说这次国内有过很多次关于“请XXX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的话题引起广泛的讨论,但目前刘阳的收集资料工作最大的阻碍就是国际上不良舆论的问题。

说得有理有据,东西才有可能还回来。”

而过度的语言暴力不仅会造成他们进行海外文物流散调研工作的困难,也很容易影响其他合理、合法正常途径进行回归文物的状态。

在海外博物馆里疑似清朝皇家铠甲的文物

在刘阳看来,150多年文物追讨的时效期已过,面对通过购买、捐献而展出的文物,中国想要这些博物馆无偿归还文物依然很难。截至目前,圆明园近20年来只有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之一的马首这件文物真正回“家”——存放在圆明园的正觉寺外,现在确定是圆明园的文物且回归到圆明园的文物仍处于个位数。

现实残酷,但守了圆明园大半辈子的刘阳始终很乐观,他相信未来圆明园文物仍有归还的可能性,只是不知道在何时。

“飞行藏家”

跑遍全球去看展

作为艺术圈的老熟人,李苏桥曾被誉为中国十大画廊操盘手。但自从7年前关闭经营十年的“北京空间”实体画廊后,从艺术圈彻底放飞的他,更像一位“旅行博主”,每年花大把的时间在“飞行”中,一直在用镜头与眼睛记录着全球一百多个国家……

在李苏桥的镜头下的纳米比亚死亡谷 更像一幅用色干净、线条简明的油画

但他在去年9月7日刚看完大英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特展“晚清百态”后,却一反常态地在朋友圈发了一则关于鸦片战争的长文,配图是自己在展览现场拍摄的《南京条约》原件。

李苏桥的朋友圈

李苏桥建议每年7-9月不要来大英博物馆看展,基本每年这里都会做不同特展,展厅里永远人山人海。他说,之前2000件文物的丢失在英国国内的轰动很小,相比于不太贵重的文物,群众对大英博物馆馆长下台的反应更为强烈。这场号称全球首个涵盖19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大型特展,受到的影响也是微乎其微。

如果大英博物馆馆长不下台,文物被挂在二手网站上售卖不到200英镑在英国根本不算新闻。”

李苏桥长期处于海外,如他所说,在大洋另一边的真实情况远比我们想到的复杂。

“晚清百态”展览现场

作为较早进“圈”的艺术品藏家,大英博物馆的8百万件藏品,对他而言依然难以想象。而在这次大英博物馆筹备5年的特展里就有300多件中国文物。李苏桥在朋友圈中说,“个别文物十分罕见,价值连城。从展签看,这些文物有战争中‘遗失’的、有贸易中出口的,也有清代宫廷赠予英国的。”但这些藏品并不是件件都是精品。在李苏桥看来,良莠不齐的它们有的甚至像是在五大港口通商后,外国人随便买的大件旅游纪念品。

《南京条约》原件的展品标签中提示了 这是中国与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这次“晚清百态”展览其中一个环节是展示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原件。这份原件借展自英国政府档案处,而另外一份原件目前则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如我们的历史书所记载那样,它清晰明了地记载了十三条不平等条约。

但据李苏桥透露,这场特展的导言却写着“短暂、局部的战争(鸦片)打开了这个帝国的大门,走入了工业社会”。在展览现场他也没有看到半张因鸦片损害、腐蚀这个民族的图片

这多多少少是一个令中国观众心情复杂的展览。”

走出大英博物馆,这位曾办了十年展览的画廊主评价这场展览“依然保留了他们西方教科书式的想法”。

“晚清百态”展览现场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傲慢。”作为一名没有忘记历史的中国人,李苏桥无法接受这样形容“鸦片战争”。

对于战争给其他民族已经造成的伤害,这场展览忽略了很多事实。

在人来人往的展览现场虽然有很多亚裔面孔,而且中国在今天经济上也有成长,但在他看来“我们仍缺乏和西方在同一个舞台上交流对话的机会”。

“晚清百态”展览现场

“就像在利益面前,文明人也可以变为野蛮人一样。”作为藏家,他极其反感这些博物馆自称“是在替全世界代为保管文物”的说法。在他看来,一组文物所呈现的历史面貌离开了原来的历史场景,如果不能为绝大多数文物所有者和其所代表的民族与国家看到或缅怀,这就是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品现在变成文物的悲哀。

“晚清百态”展览现场

而在大英博物馆这一段不太愉快的插曲,让李苏桥想起了他在英国废弃的淘金土壤上,与加纳当地学者的一段对话。

学者问:“其实我们这个国家所有的金子都被他们拿走了,你知道他们最后留下了什么吗?”

对此李苏桥猜了很多次都没猜对。

学者说:“他们留下了耶稣。”

在博物馆隔壁

学文化遗产

在大英博物馆隔壁的大学,虫小二学了1年多的文化遗产专业,依然没有走遍大英博物馆的每个角落。在读书期间,大英博物馆中国馆有时处于闭馆状态,没有一直开放。时隔6、7年,她甚至在朋友圈里连一张大英博物馆相关的图片都找不到,记忆中她反而是在大学的图书馆待了很长的时间。

虫小二在学校的图书馆

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女史箴图》

而大英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女史箴图》则是她印象最深刻的文物。由于它只会阶段性展出,展期比较短,虫小二在大英博物馆也只见过它1次。那年冬天,她与同学下课后趁着午间赶到大英博物馆才见到了它。这件1900年险些被粗暴切割险“支离破碎”的文物,是中国修复专家邱锦仙从其库房内众多绢本画作紧急“抢救”后的“幸存者”;而这次在展览现场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的几乎也全是中国留学生。在此看展的队伍移动得很慢,虫小二也是在展厅里站得腿都酸了,才走到了《女史箴图》前,一睹它的真容。

Sambourne House(故居博物馆)的化妆导览

回国后她便正式成为了一名“野生”的传统文化爱好者。虽然没有直接从事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但她依然在历史文化圈子里活动。在虫小二眼中,那些能被展出的、能被看到的,还仅仅是这些世界级博物馆少数藏品。几百万件来自多个文明古国的文物,绝大多数都在库房。与近年来她回到国内见到的大型博物馆相比,例如大英博物馆中国馆场地空间还是有些局促。在她眼中,虽然中国文物大致按照历史线陈列,但在整体氛围下,还是有异国奇珍的感觉。

虽说现在我国整体文物保护技术以及观念都进步了不少,但对于如何将中国文物堂堂正正地“要”回来,还有不少困难需要解决。虫小二翻看了不少的文物保护资料与法律条例,据她介绍,“某些法案更像是既得利益群体的自圆其说”,目前一些国际公约就涉及我国追索流失海外的文物:比如“1970年公约”[1],正好适用于博物馆等机构的文物追索和返还。

但它们只能约束于这个公约生效之后的事,难以触及早期的文物的外流案例,对于很多情况都不具备实际的约束力。”

虫小二说,目前我国成功追回的文物,大多是经过其它渠道回流。但对于更早之前流散在海外的文物,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现在我们大多都寄希望于提升相关领域的影响力、话语权,来让海外文物尽快回“家”。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简称“1970年公约”

短视频博主的

集体“逃出”

如果你还能记起《“逃出”大英博物馆》短视频的出圈,那些文物拟人、汉服古筝、国潮非遗,同样在互联网上也曾有很高的热度。制作团队历时6个月、横穿欧亚大陆、团队16个人,把敦煌文物带回“家”的80后导演吉叔与95后妞妞妞,背后则有另一个中国文物出逃“舞蹈”版本的幕后故事。

吉叔与妞妞妞带领拍摄团队,飞往伦敦进行拍摄

火爆全网的《敦煌遗书》短视频

为了一条2分多钟的视频,23年2月第一次合作的吉叔、妞妞妞,与拍摄团队办了将近一个多月的签证,才不远万里从中国飞往了伦敦。甚至在爱丁堡转机时吉叔的行李还飞丢了,里面放着一条妞妞妞三千多元的马面裙。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中国馆拥挤堆放的瓷器、壁画、雕像以及被切断的九龙壁,放在楼梯间失去手的大佛……

如此触目惊心的画面,不仅刻进了吉叔镜头的花絮里,也成为了他们拍好作品为这些文物发声的动力。

在吉叔与妞妞妞飞往伦敦的5天时间里正值暑假,人特别多。但他们也要坚持等待三十多分钟,拍一个妞妞妞演绎的敦煌飞天“逃出”的镜头。

中国馆里来自中国的文物

结束伦敦的行程后,他们又一次次飞往敦煌拍摄。通过勘景、研究,选取了9个洞窟中的形象展现飞天回家后在沙漠载歌载舞团聚的景象。原本就有舞蹈功底妞妞妞,跟苏瑞璇老师学了一个月的敦煌舞,用三天时间才在40多度的沙漠里完成了舞蹈拍摄。其实8月4号他们就已经定稿的视频,但为了视频最终呈现的效果,一直在改后期特效。直到23年8月29号当天发布,才“撞”上大英博物馆文物被盗事件,在全网疯狂传播……

火爆全网的《敦煌遗书》短视频

近几年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文化血脉开始崛起,其实像吉叔、妞妞妞一样在国外拍摄制作视频的博主有很多。目前正在法国留学的碰碰就常穿着带有中国元素的长裙在法国街头弹古筝。从选曲极乐净土、天龙八音、刀马旦到演奏英文歌曲《Beat It》、弹rap的基调、与大提琴合奏、霹雳舞合作,碰碰古筝多样的表演方式,总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引起国内外很多人的共鸣。虽然在街头很多时候外国人并不认识这种乐器,但据她透露仍有不少海外华人与外国友人,会在听完整场后找她交流学习。

碰碰在巴黎铁塔下弹古筝

而同样在国外拍摄短视频的汉服博主听月,八年前就穿着汉服在澳大利亚街头随机采访100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路人了,在猜“我来自于哪个国家?”的问题时,尽管当时98%的路人都误认为这件服饰来自于日韩,但这并没有让这位真心喜欢汉服的小姐姐气馁。时隔八年,她再次在同一个地方做了同样的事。在听月的朋友圈里也她自己也调侃自己“是去悉尼歌剧院门口当‘显眼包’”。

虽说两次采访的结局基本没有太大变化,但成功认出这是中国服饰的人数还是变多了。”

据听月介绍,10%左右的成功率中大部分都是来自巴基斯坦的游客。而那些不认识汉服的外国游客,在视频中也表达了对中国汉服的好奇与喜爱,甚至她穿着汉服一度成为了各国游客拍照打卡的“热门景点”。听月在海外做了7年的汉服设计,在她看来,“对汉服最好的传承和保护,就是勇敢穿出去。”

但在我国的文化行业中汉服仍是小众的行业,这十几年才发展起来,受众大多是年轻的95后00后。之前国内也出现了“网友穿着初唐时期的服装拍照,被公园工作人员误认为是日本装造遭到驱赶”的新闻。在短视频博主听月的社交平台下,也存在极少数中国人质疑其服饰、妆容日式的评论与私信。让她不得不上传视频,解释自己服饰、妆容来自于敦煌莫高窟画像。

听月穿着汉服在悉尼采访路人

澳大利亚是曾经的英国殖民地,听月在那里学习、生活、工作了九年,很早就关注到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去年7月这位视频博主就在澳大利亚拍摄了“失落海外的东方瓷瓶”主题文物拟人作品。四年前也曾在西尼街头穿汉服进行《我和我祖国》歌曲快闪,如听月所说,她已经做好了不被人喜欢的准备。

短视频博主的集体“出逃”,通过短剧、舞蹈、汉服、古筝来重新树立文化自信,也是一种逃离西方叙事“陷阱”的新方式。

但需要警惕的是,话题虽热,一不小心也会成为部分短视频新的流量密码。喧嚣过后,海外流失文物回归的难题依旧存在。

泥沙俱下之下,被淹没的是真正为其在国内外努力奔走的普通人的声音。

坚持十几年如一日的他们,如同守卫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进行着这场没有硝烟的文化战争。

与在海外的文物一样,这些人同样需要“逃出”,但在被大众“看见”到获得“救援”之间,它与他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