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銮鼻灯塔,是台湾拥有百余年历史的灯塔,位于屏东县恒春镇垦丁国家公园内的鹅銮鼻半岛,在台湾,算是著名历史古迹了。
鹅銮鼻灯塔是鹅銮鼻公园的标志,塔身全白,为圆柱形,外观以炮垒为建筑,并以炮台作为塔基,而且在围墙上设有枪眼,四周更设有壕沟,为全世界唯一的武装灯塔。 灯塔内共分五层,第一层储煤油,第二层置格林炮,三层为游人休憩所,四层则设置榕林炮,第五层则为光源所在。灯塔外围环筑白色围墙,于民国18年(1929年)定为台湾八景之一;但在二次大战末期曾遭炸毁,并于光复后改建并换装新式大型四等旋转透镜电灯,是目前台湾地区光力最强之灯塔,并享有“东亚之光”的美称。
这座灯塔有它自己一百多年前的故事:
这一带的外海有七星岩暗礁,过去常有不熟悉附近水域的船只触礁沉没。1867年(清同治六年)3月9日,一艘美国籍商船“罗发号”从汕头驶往牛庄途中,因遇暴風雨,迷失方向,漂至鵝鑾鼻西南九海里处七星礁附近触礁沉沒,船员登岸后遭受当地原住民袭击,除一中国船员逃至打狗(今高雄)外,其他人均被原住民俘虏杀害。还有很多途径这里的船只在该处遇难,因此引发了一个“牡丹社事件”,这个有史为鉴,上网可查,因此鹅銮鼻灯塔是应美国及日本政府之建议而筹设。
在外交压力下,清廷于1875年委托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毕齐礼,于6月18日自打狗(今高雄)出发前往琅峤(今恒春)地区勘察灯塔建地,并支付100两白银给原住民购买灯塔预定用地建塔。灯塔于1881年动工,由于当地是原住民的地盘,原住民没怎么开化,开始不以为然,后来醒悟了,觉得外国人来了会大大侵犯他们的利益,于是派一些身形彪悍的男人对灯塔的建设不断进行骚扰破坏,官方绞尽脑汁想尽了办法,又给银子又看护,还是破坏 不断,清朝政府又不得不派副将王福路禄率五百兵力进行守护,到1883年才完工,总共花了20多万两白银。
为了防止原住民侵扰,該塔因地制宜建筑特殊,不得不成为炮垒形勢,以塔基作为炮台,围墙上裝有枪眼,墙外四周设壕沟,並置枪械自卫,該塔建成后曾派有士兵守卫多年,以防不測,这就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裝灯塔的来历。
上面的故事,是导游林磊进在旅游大巴上给我们讲述的,我在时间上找有关资料进行了核准,不谬。
现在,塔下有个很小的灯塔博物馆,免费的,有些图片和实物,可以看一看灯塔的历史。
我没有登上灯塔顶端,但是可以想象,在这个地处半岛的开阔地带,面朝大海,极目远眺太平洋与台湾海峡、巴士海峡碧波万倾,海天一色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