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刊号#
请加关注下期继续。
十堰仙河
仙河,发源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庙川西北部鹰咀石。全长约80多公里,仙河大致可以分两段:中上游段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庙川至关防铺拐弯。中下游段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关防铺进入陕西省后入汉江。此河流经三个天门故得名。仙河不长,但却有着久远的历史渊源!
汉江流转湖北十堰后,随着山形走势于蜀河附近北而转南,又成一尖角之状(其上的关口、蒿塔俱同)。尖右一沟,长仅数里,口小而高陡,乡人呼曰罐沟。其沟临江之岭如劈,上有石寨,即名之曰罐沟寨。顺寨山江边再行数里,即仙河入汉之口也。仙河长约一百六十里,流跨二省,长短各半,鄂地略多。仙河于唐、宋时亦称长利水者,其下游陕属部分今仙河镇地,东隔景阳,北临关防,界山由南而北呈一条直线区划两省。
仙、蜀二河殊多不同,水道若以树喻之,蜀河偏向西北,宛如一未加任何修剪的原始古木,粗短而盘屈多枝;仙河下游一段七十余里恰似松杉挺立,北南通体,直干森森;到中上游方似树冠散发开来;杨家河、黄家河、板桥沟、高桥沟、大利害沟等粗枝又各生末支细叶,伞罗般涵盖整个山地;一异也。以两个小流域而论,仙河大于蜀河,可内中曩昔只有观音、尖山、关防、庙川四个行政区划,占蜀河境内乡镇机构的一半,尤其是隶属湖北郧西的两个乡镇山野辽旷,地大于彼,而行政建制及人口却仅是蜀河的四分之一。
此盖因高寒荒僻、地薄人稀之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红三军、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新四军五师都曾先后在这一带开展过革命活动,终因人地难以蓄养扩充、又偏于一隅四面受敌而转移。此二异也。从地理地势看,蜀河沟谷平缓、落差小、海拔低,支系土地多,宜耕宜居;仙河却如级登阶、次第而上,自尖山到四峡口沟谷一路抬升,海拔高出蜀河一、二百米。二河源头仅一岭之隔,若立桑树庄西侧岭端,下窥东川村河,其高差悬殊令人咋舌!此三异也。
仙河源出海拔1520·7米的坎子山鹰嘴石下,到中游关防界点境内全长八十余里。河以仙名者,盖因发自天棠(坎子山为其连襟)又有三道“天门”隔挡之故也。
所谓天门,乃两崖似门扇错对锁钥,溪细若隙缝,民俗喻之者也。今大道虽劈开绝岩,然其山崖卡口之险固遗貌犹令人指点动容!《读史方舆纪要》于旬阳县条目中记曰:“当门山,县东百五十里,有两峰如门,因名。亦谓之穿崖,高可千仞。”载之所言表明三点;一,天门,古称当门、穿崖;古之山民进出其跋涉艰难可以想见。二,仙河上游于宋、元时尚属旬阳管辖,地分两省乃在明、清。其三,说明河之命仙年代也不甚早,与蜀河得名在时间上大约相近。仙河小流域乱山纵横、峰顶青冥,山巅颇多古寨,宋金南北对峙、元末农民起义、明中期流民开垦,期间卧虎藏龙,皆有重新命名山川河流之可能。此河上同坎山天堂,中隔数道天门,下敬菩萨观音,名曰仙者,宜矣。今仙河镇人气聚集,重楼商幡耀然谷中,成为仙河下游一个悦目的亮点。
关防坐落于仙河中游北岸一坻山嘴上,周遭群山海拔大都在一千二、三百米左右。北界金盆梁一线山体海拔高达1800余米,崇峦罗列,形势逶迤。关防古时山道四通却崎岖难行,明清时有兵丁驻防并设有铺舍为邮传公差提供食宿,称关防铺,此间顾名思义乃置关设卡、军马防卫之谓也。然“关防”乃明太祖所制的一种防止臣属作弊的官印之名,凡有事向各地临时派遣添设之官员不给官印,只发放“关防”;规制官印为正方形,关防(十堰郧西地名)却是长方形。此地川谷长条,亚类关防之印信,又为一军事关隘,其丁家塔、湖北口当是特为设置的两处卡口,充做关山前哨,且驻防替换频繁,将官持此印信到此临时就任者多,故关防得名应于其时。
若是,则于今已逾五百余年矣。关防西北到庙川一带,明代成化后仍置堡寨以守卫控扼。《读书方舆纪要》载:“庙川堡,在县(指上津)西北百二十里,路达商洛,山深径僻,盗贼出没处也。嘉靖八年置,有官兵戍守。又北山寨,在县西北百五十里。”其北山寨者,乃丁家塔卡房是也。据《郧台志》载:此地于嘉靖八年陕西杨文政起义,领兵攻掠上津、商南诸地;郧抚都御史潘旦遣卫指挥袁继勋、王言等率军进攻剿平之,并于其地立庙,川堡设八个戍点防守,庙川之名应出于此。庙川堡常设郧阳卫百户一员,防兵三十名,每至年终替换。其实,诸如此间设堡兵卫者,俱为内防,即防民暴乱是也。
“仙地烟霞上,紫林霄汉间。” 庙川阎家坪西上十数里即四峡口。峡口者,人道是有三条沟溪相汇成四水而得名,非也!实因又一山梁阻隔逼仄泉溪窄狭入口之谓也。其狭写作峡,亦通;而溯溪涧峰谷,经一、二、三天门到此,排序而四,顺理成章。今人将四添三点水写做“泗”,似无必要。峡口内外,谷地坦平豁亮;坎子山如怀伸臂丰乳多肌,左右环抱之,围而屏蔽之,连山淡云微度,摩天洞石林壑,风姿神采婀娜,今开发为一景区,甚好!尝有郧西乡民谓余:“全县未有比四峡口景色好者。”入峡揽之,信然。
近年来这里建成湖北口回族乡集镇,与陕西茅坪回族乡山分南北,路通西东,各修清真寺于山半道旁。“勾陈影静千峰月,法界云消万里天。”旧时二山之腰梯路盘纡、云气空青、神秘十足;山关内外,口音小异,信仰大同。问及来历,俱道不晓。窃以为;这一支回民许是元代自他方迁徙于此吧?元王朝将人分做四等,回族做为色目人,其地位高出汉人和南人;移此山居便于牧养生息,且不与别族混杂,宜也。亦或更早,于十六国乱晋之时,随羌、氐等“胡人”诸民族大迁徙而来也未可知。
我境回族乡乃省内四个回族乡镇之一,是十堰市唯一的民族乡。近年有人据史料说;此地回民于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因战乱自陕西长安、临潼等地南越秦岭而来,到天棠山、坎子山下落户;后于清中叶渭河两岸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又陆续移迁一部分回民,便形成今之以红岩、东川为中心的回民聚居区域,距今已有三百六、七十年的历史了。此言诚可采信,然史料所据何处尚未查实。回民信仰穆斯林,今虽大都有些汉化,但其年岁大者仍保留着传统伊斯兰教的一些生活方式,其服饰、饮食、丧葬、节日均与汉族同中有异。峡口右侧旧有一轩庙堂,人称子房庙,长年香火不绝。为史称汉初三杰之一、比诸葛亮还聪明几分的张子房建庙祭祀,在鄂西北地区较为罕见,很可能绝无仅有。
关于张良及其祠庙清词八大家之一的朱彝尊有《水龙吟·谒张子房祠》一阕最为契合,余深爱之,词云:“当年博浪金椎,惜乎不中秦皇帝。咸阳大索,下邳亡命,全身非易。纵汉当兴,使韩成在,肯臣刘季?算论功三杰,封留万户,都未是,平生意。 遗庙彭城旧里,有苍苔、断碑横地。千盘驿路,满山枫叶,一湾河水。沧海人归,圯桥石杳,古墙空闭。怅萧箫白发,经过揽涕,向斜阳里。” 词之上片纯为留侯一生写照,下片抒写实景而感慨系之,大合此地此景与我之仰慕意味,故录之。“风云会合当年事,箫鼓喧阗此日祠。”根据此地古代的幽闭程度和秀美光风,联系留侯于汉初开国前后的行为作派,将功名视同敝履、愿弃人间事,欲从仙人赤松子云游的张良,其足迹于此也未可知。
当然,也不排除后世崇奉留侯的好事者所为,“中原涕泪江山远,异代精灵庙宇同”,这其中必有一些原委及渊源。仅此即表明历史文化的厚重不可小觑,同时也为仙河平添了几分神风仙气。今早荡然,惜哉!
@陂湖文炳下期继续#细说十堰##十堰头条##愚公说事##愚公文旅农康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