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地(洛地先生中国戏剧史需要重写上)

范本《白蛇传》折射的几个重要问题之二

 

而作为江浙地方戏剧重要母体源头的“滩簧 ”,洛地指出:“花鼓小戏”系属“戏弄”一类 ,不当归入“摊簧”。在“摊簧”中 ,“南词”与“唱说摊簧”实为不同的两类 。如果采茶戏当属小戏或戏弄的话,“摊簧”似为更原初之说唱母体。那么母体的调是如何向文学的腔,再向舞台的调转化的呢?洛地先生指出:“腔”、“调”二字在我国戏艺中的显现的历史时序,大致呈现为“调”→“腔”→“调”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我国戏剧从文本文学向场上技艺转化、从文体为主向乐体为主转化过程的反映 。除了民间小戏,傩戏研究也是学者们对母体文化生态尊重的重要体现 。

 

“《中国戏剧史》需要重写!”据说这是一位戏剧大师看了1987年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览后所发的感言。虽然不了解大师此后有否再作过详尽发挥,但仅此一语,已使我认为是内涵十分丰富深刻的了。原因在于傩和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确实有着不同一般的密切关系,而绝不止于是现在还保留有若干傩戏,相当古朴,可供人作“活化石”研究等等。可以这样说:把傩放在视野之外而编写的戏剧史,必然会对若干问题难以理清头绪和作出合理说明 。

 

陈多先生还进一步指出,这种尊重,直接体现为“从众随俗 ”。戏曲生态美学最关注的是“生态体系”的活态和运动。为此,对场上之曲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洛地先生也十分肯定这一点,专门研究昆曲演出本。他以《缀白裘》所收的折子戏——两百年前、清乾隆年间的戏目单; 陆萼庭《昆剧演出史稿》中抄出的剧目为对象,认真梳理了二十世纪昆曲生态的场上实际 。而场上之曲也是随着戏曲生态演进不断发生改变,其美学风格也是不断嬗变的。一如陈多所言:昆曲包含有剧曲、清曲两部分 ,它们各有其理论体系和实践 ;魏良辅、叶堂等是唱坛的清曲家。此外,昆剧有着两种演出方式 :民间班社的广场 (包括剧场 )演出和家乐家班的厅堂演出 ;前者实为主流。此后是乾嘉之际昆剧折子戏的演出形成风气 ,是昆剧发展的转折点之一 ,此后为“近代昆剧”时期 ;今天所继承的昆剧绝大部分即是此“近代昆剧” 。#非遗里的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