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韦(东北的古老民族室韦)

“室韦”又“失韦”、“失围”,是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室韦族生活的地区,按照《魏书*失韦传》的记载是“在勿吉北千里,去洛六千里。路出和龙北千八余里,入契丹国,又北行十日至啜水,又北行三日有盖水,又北行三日有犊了山,其山高大,周回三百余里,又北行三日有大水名屈利,又北行三日至刃水,又北行五日到其国。”据有的学者分析认为,根据这段记载来看,室韦族生活的地区在今天的黑龙江齐齐哈尔。

近代学者分析在秦汉时期辽宁辽阳境内有“室伪山”,有水从此流出,称为“室伪水”,后人直接将“室伪”写为“室韦”。隋唐时室韦族广泛分布于贝加尔湖地区和黑龙江、嫩江流域。大兴安岭北麓有山名为“室韦山”,现在这里的额尔古纳河畔有地名叫“吉拉林”,“吉拉林”就是“室韦”的意思。有的国外学者认为被我国称之为“室韦”人就是现在住在额尔古纳河、鄂嫩河、石勒喀河、尼布楚河和乌尔卡河域的埃文基人的祖先。

“室韦”族源被认为是东胡后裔,出自于鲜卑,又被认为是蒙古族的先民。《北史》、《隋书》、《旧唐书》又说“室韦”出自于契丹族。《新唐书》说“室韦”是丁零族苗裔。“丁零”即南北朝时所称的“高车”,后来又叫“铁勒”。“突厥”就是铁勒中崛起的一支。如果这样的话,《北史》说突厥是匈奴别种,那种“室韦”又成了匈奴人后裔。“室韦”据学者考证是蒙语中所指:生活在森林里的人。自北魏时起,室韦才开始和中原王朝有了交往,当时室韦人居住在内蒙古东北部和嫩江流域,还处于原始社会的阶段。当时的室韦人以原始农耕和畜牧为业,使用角弓、长箭猎获野兽,将兽皮制作成衣服。室韦男子束发、女子梳成叉手髻。

“室韦”内部又划分为:南室韦、北室韦、深末怛室韦、钵室韦、大室韦。南室韦和北室韦比较富裕,即可狩猎、捕鱼,又有条件农耕,种植粟、麦、穄,“穄”就是糜子。室韦人春耕夏收,冬天捕获虎、豹、熊、狍、獐、獾等等。深末怛室韦和钵室韦的居住地很寒冷,以扑貂为生,住桦皮屋、穿鱼皮衣,出行骑木,因为上地上积雪多,以防坑陷,冬天穴居。大室韦最贫弱,地处偏远、道路险阻,甚至语言不通,以狩猎和捕鱼为业。大室韦人既不农耕也没有畜牧业,除了养猪没有牲畜。据说大室韦人擅于游泳、踩水,身体轻健,能一跃三丈高。除了大室韦,其它几部都说契丹语和靺鞨语。

室韦人用的交通工具常用的除了木橇之外还有牛车。这种牛车车上有两、三屋之高,像是毡帐一样。牛车不仅车高大,车轮也很高。一辆牛车需要四、五头牛拉车。在远途的迁徙中,车就是食宿之地。一直到明清时期,鞑靼族还用这种牛车。室韦的男子披毛左衽,室韦的女子喜欢在头上戴一种“赤珠”。“赤珠”戴得多就会被认为家里富有尊贵,如果不这样女子就嫁不出去。冬天天气寒冷的时候,为了御寒,居住在极北的大室韦、钵室韦的人都要在身上涂猪油御寒。

室韦的男女成婚以后,男子要先在妻子家帮着干三年的活。等到妻子怀孕后,夫妇双方才能一起到男子家。如果家里父母去世,男女众人要哭三年,尸体则置于林间树上。父母生前的马匹要被宰杀,重要的衣物挑一两件焚烧。再过三年,可以把遗体化为灰烬。室韦人贵少壮而贱老弱。父兄叔伯死后,他们的兄弟子侄可以娶后母、叔母、嫂子。

室韦族的去向,学者们有几种猜测。有的认为在在契丹征服北方的过程中,室韦族被迫去侵犯其它民族,殁入人喧马嘶、弓张箭飞之下。还有的学者认为,室韦族融入了契丹。活动在黑龙江上游的室韦族后来成了蒙古族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