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媛媛 饶丽
壑谷幽深、密林苍翠,怀化市沅陵县的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蓝绿交融的溪水迂回如带,期待一群“归家者”的到来。
“去吧!” 11月14日,声声呼唤打破森林的静谧。近50只野化后放归的白冠长尾雉经过短暂的环境适应后,振翅奔向山谷密林,每每于高处跃下,绚丽飘逸的长尾在半空中划出一道道华彩。这片广袤森林是它们暌违已久的家园,更是今后的自由栖息之地。
千里之外,长沙生态动物园鸟类班班长齐子龙一有空暇就会掏出手机、划动屏幕,一只只白冠长尾雉从孵化、破壳到成长、野化的全过程,被记录在一张张照片中。看着看着,齐子龙嘴角不觉泛起笑意。
体形优雅、羽色艳丽,近2米长的中央尾羽更让白冠长尾雉赢得“森林凤凰”的美誉。然而随着种群数量的急剧减少,白冠长尾雉已被列为中国特有珍稀物种,是我国“十四五”抢救性保护的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之一。
促进珍稀濒危雉类种群的复壮刻不容缓。2022年起,长沙市生态动物园开展白冠长尾雉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项目,14日是长沙首次实现这一雉类物种的大数量野化放归。
“归去来兮!”1600年前,诗人陶渊明用辞赋勾勒出向往田园、奔赴自然的思归之情。千载而下,如今的长沙在生态多样性保护的积极探索中,用一曲“森林凤凰”的“归去来”,诠释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育雏
“你们看京剧时,是不是觉得武生和刀马旦头上的长翎威风凛凛?它们就是用白冠长尾雉的尾羽制成的。”每每向他人展示照片,齐子龙的“解说”总是这样开篇。
每天清晨7时,只要端着饲料盆的他出现在生态动物园的白冠长尾雉繁育间,无论是披着金、栗、黑、白多色交织的“华丽外衣”的成鸟,还是萌态可掬的幼雉,都会“呼啦”围过来,胆大的几只还会亲热地蹭蹭他的手和腿。
齐子龙是从事鸟类养护工作的“老把式”,与白冠长尾雉的不解之缘,起自两年前——2022年,园里启动白冠长尾雉人工繁育与野化放归项目,探索复壮这一野生种群的有效方式,并在今年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
白冠长尾雉大多为一雌一雄配对,为提高繁衍率,齐子龙有意识地让一只雄雉和三至四只雌雉“培养感情”。雌雉一年只产一窝蛋,每窝6至8枚,却有“补蛋”的习性:只要发现蛋少了就会不断再产。“鸟儿大多夜盲,我们会在天黑时将蛋悄悄取走。” 齐子龙解释,通过这些促进繁殖的方法,园里的雌雉一年最多能产卵14枚。
在代替“鸟妈妈”孵育幼雉的过程中,齐子龙更是精心。雉蛋被放入恒温37.5℃的电子孵化箱中,他每天上班第一件事,便是开箱观察温度和湿度。整个孵化期需要24至25天,他对每枚蛋的变化了如指掌,在第23天时会细心地将蛋挪至箱底,以免小鸟破壳后从高处跌落。
幼雉刚破壳时体温较高,此后逐日下降,为确保其平稳过渡到常温,盛夏时节孵育间也要燃着火炉,“干一会活就汗流浃背,一天换几套衣服是常事。”齐子龙笑笑,只要看到萌态可掬的幼雉,就觉得再辛苦也值得。
对白冠长尾雉成长面临的一个又一个坎,长沙生态动物园在反复摸索中化解。国外成功案例显示,幼雉接触的食物越多样,野放后存活率越高,为此齐子龙和同事用心制定种类丰富的个性化食谱:莴笋、苹果会切碎,煮熟的鸡蛋带壳揉碎搅拌在一起,甚至去树林里找寻蘑菇、植物嫩芽来投喂;白冠长尾雉易患盲肠炎,大家在幼雉出生时就为其清肠,平时定期加喂维生素及钙,提高其生存率……
每次遇到刮风下雨,齐子龙便紧赶着往雉舍跑。“鸟儿呆萌,有的遇到大雨也不知躲回家。”他已不记得多少个深夜和凌晨,冒着风雨从家里赶去园中,等将鸟儿在舍内安置妥当后,自己已经全身湿透。
野训
当接到白冠长尾雉野化训练的任务时,长沙生态动物园兽医张浪一夜未眠。
幼雉一个多月大时,会被从育雏箱转至鸟舍喂养,逐渐长大后,便可在舍外的封闭小空间自由活动,待3个月大时便要接受野化训练。可场地怎么建、野训怎么练,都是待解的难题。
鸟舍紧邻一处60平方米的空地,地面铺设泥土砂砾、栽种了小灌木,还根据地形起伏设置了沙丘与沙坑。从树林里找来的大树枝被搭建成高低不一的栖架,白冠长尾雉或展翅跳跃,或悠然信步……在生态动物园的东北角,这片天地曾让雉鸟尽情“撒欢”,却很少有人知道其“问世”的不易。
“为了模拟最逼真的自然环境,从野训场地设计到建设用材,我们五易方案,所有搭建都是自己完成。”张浪说,一些同事手臂上现在还有浅浅的伤痕,那是搬运树枝、搭建栖架时留下的印记。
学会自我觅食是雉鸟野训最关键的一环。生态动物园逐渐减少投喂次数,而是将菜叶、面包虫等食物抛在草丛间、藏在角落里,隐蔽程度也不断加大。“最开始它们东看看、西瞧瞧,啥都找不到,没过多久便能熟练地翻开草叶、刨开沙土。”张浪笑着说,这时候,大家揪着的心才慢慢放下。
山水哺育生灵,广袤的大自然才是鸟儿最终栖居的家园。10月25日,经过5个月园内野训的白冠长尾雉抵达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近300平方米范围内实现近地适应,完成野化训练的最后一课。
茂密的原始次生林、壮美的飞瀑流泉、丰富的动植物品类,让借母溪成为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全球200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态区之一,专家们在踏寻湖湘的山山水水后,最终选定此地为白冠长尾雉放归地。
“鸟儿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亲缘感,抵达借母溪打开笼盖的那一刻,它们扑棱着翅膀,争先恐后飞出鸟笼。”这份雀跃,让长沙生态动物园动物救治部部长邱启官至今记得。
在海拔400米的借母溪腹地,工作人员为雉鸟搭建起由木围栏和防护网组成的近地训练场。染绿的山川、清冽的山风中,雉鸟们通过“沉浸式”训练迅速适应环境和天气变化,自然觅食、躲避天敌的野性加速回归。
山谷的夜间温度最低仅1℃,雉鸟们已能精准找寻到枯叶、树枝的积落处或者草丛,扒成窝状后钻入其中避风保暖;在大自然磨砺生存本领时,一有风吹草动,它们便立刻开启战斗姿势,不断地飞行跳跃准备攻击。
归家
立冬刚过,借母溪万木峥嵘,阳光透过密林倾泻而下。
“3、2、1!”11月14日,两扇近2米高的木门缓缓打开,近50只白冠长尾雉在胆大的公雉带领下,小心翼翼探出头来。四处观望感觉没有危险后,其中一只率先踱步走向远处的灌木丛,紧随其后的雉鸟则显得有些“心急”,双脚用力蹬地,快速扇动翅膀,几个扑棱间便飞到树林深处,不见了踪影。
“回家”后的白冠长尾雉,依然能感获满满的呵护。为及时了解其生存状态,借母溪保护区在以近地训练场为核心的直径1000米范围内新增了20台红外摄像仪,还在放归雉鸟身上安装了卫星跟踪器,便于跟踪其在林壑山间的活动轨迹、行为习性。
为确保白冠长尾雉能顺利度过野外的第一个严冬,不遭遇雪地觅食难题,当地林业部门还将安排护林员定期投放食物,帮助它们顺利过渡,直至在借母溪成功安家,形成6至8个自然家族群。
“湖南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此次白冠长尾雉的野化放归,标志着长沙乃至全省在扩大珍稀雉类数量、促进野生种群重建复壮上,有了更多探索和突破。”省林业局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湖南将继续多措并举,以促进更多濒危野生动物种群稳定增长、栖息环境不断优化。
麓山巍巍,湘水泱泱。致力于守护好山水洲城的生灵草木,如今的长沙,不只是白冠长尾雉,水中江豚、林中豹猫、湿地白鹇……愈来愈多珍稀动物已成“常客”。不断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不断深化生态治理和监管体系改革,星城大地将持续舒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