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脉中,文人墨客游历名山大川题写诗联的传统古来有之。历史悠久、风流雅致的贺州昭平黄姚,自然也留下了历代许多文笔墨迹。不同于名人到此一游留下的手笔,黄姚传统楹联大都出自清代、民国时期黄姚人之手。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所题楹联,多以自己身处的家园、脚下的土地为主角,字里行间都是油然而生的热爱与自豪,本土、本色、本真,让人倍感诚挚亲切。黄姚人一代代珍惜呵护这些可贵的文字,让它们留存于古镇的亭台楼阁、街巷门堂,或手书、木雕、石刻,或刊印在线装书籍的古旧册页里、口口相传在乡野民间。现存的黄姚传统楹联,有197对,394行,3000多字,有据可考的最早距今已有269年,它们字字珠玑,兼具艺术、历史、社会多重价值,投射着清、民时期黄姚的文化生态与黄姚人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书写了一个极具文化自信的黄姚。
“光逗松间悬月镜,凉引竹外挂风琴”,与青松翠竹相伴,让明月照亮心扉,让清风弹拨心弦,这是灵性的黄姚;“傍水四围山蕴籍,洞天一品石玲珑”,清水出芙蓉般的天生丽质,这是清新脱俗的黄姚;“此地以俯仰为乐,其间于觞咏兴怀”,举头天高云淡,俯首地阔流深,举杯畅饮,歌以咏志,这是旷达豪放的黄姚……透过这些既洗练又丰沛的文字,我想读懂一个厚重丰美的人文黄姚。
黄姚古镇古戏台上有清代留存的传统楹联两幅。 陈展杰 摄
还没走进古镇,迎面就见一座古戏台,戏台两侧金柱、檐柱上分别有一副楹联,热情洋溢,像是古镇写给客人的欢迎标语,如火如荼,渲染出主人家喜庆欢腾的样貌。内联是“锣鼓喧天管弦悦耳共奏升平乐,霓裳漫舞羽曲高歌齐呼可以兴”,道出了黄姚的戏曲情缘。黄姚人爱看戏,桂剧、粤剧、彩调、祁剧,兼容并蓄;黄姚人也爱扮戏,折子戏、连本戏、古装剧、现代戏,目目精彩。1944年秋,戏剧家欧阳予倩先生从桂林辗转到黄姚,以戏为矛,在烽火中坚持文化抗战,“管弦悦耳”“羽曲高歌”换成京剧《辕门射戟》、独幕剧《放下你的鞭子》,铿锵之声点燃了群众的抗战热血和爱国情怀。今天,欧阳予倩戏剧节已成为古戏台的品牌活动,新戏新腔,唱响了“升平乐”的文化新篇。外联是“闻其声乐则生矣不妨既竭耳力,观其色人焉叟哉仍须功以心思”,其中暗含典故:孟子在《离娄章句》中写下“乐则生矣”阐释快乐源泉,是以仁义为乐事;孔子的《论语·为政篇》指出“人焉叟哉”的识人之术:看明白一个人正在做的事和他做事的缘由,看仔细他的个人爱好,这人也就无处遁形了。楹联表面上说的是如何听戏看戏,实际阐述的是遵从孔孟之学,体察做人识人的道理。
戏台上方高挂匾额“可以兴”——清乾隆年间,黄姚学子林作楫高中举人,时值戏台重修,乡里推举他撰联题匾,这位意气风发的青年俊彦,提笔间想起了孔圣所言“诗可以兴”。耳畔是“锣鼓喧天”,身边是“霓裳漫舞”,诗书可以兴,礼乐可以兴,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可以兴,他一挥而就写下三个大字——可以兴,既是对联语的注解旁白,也是对乡梓的诚挚祝福。黄姚发祥于宋,兴于明,盛于清,历经千百年的光阴,古戏台上演了多少悲欢离合,古镇就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从昨日的偏僻荒蛮之地到今时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5A级景区,历史是一出大戏,施仁义道德,守人伦纲纪,则文化可以兴,社会可以兴,民心可以兴。
穿行龙爪榕下,来到佐龙祠,只见一联:乾坤风月无双价,廊庙山林一等人。上联点赞气象光景,下联评述英俊人才,“乾坤”“风月”是一对雄浑壮阔与妩媚多情的对立意象,“廊庙”“山林”是士与民两个阶层的对比,却完美统一为有机整体。“无双价”自然是对山川风致的至高赞美,“一等人”的说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大有讲究——关于人的品性高下,儒释道有各自的评价标准和区别划分,谓之“三等人”。在孔子看来,生来就全能全知的,是上等;经过学习或遇到问题再学习然后知道的,略次一等;不懂而不学的,就是下等。佛家眼中的世人,为名利而碌碌者,是三等;看淡名利者,只是二等;既不追慕名利也不厌恶名利,真正能参透人生真谛的,最是第一等。老子认为智慧心性因人而异,听到真理大道,立刻亲力实践的是上等人,半信半疑的是中等人,置之不理甚至诬为邪说的是下等人。无论哪种标准怎样区分,儒释道的见解有一点是一致的:一等人都是指那些修为好、境界高的贤明智者。
黄姚孕育了不少贤明智者。此联作者梁端章,黄姚人,清光绪年副贡,拣选直隶州州判但未上任。是乡情难以割舍,还是家中有事绊住了脚?我们无从得知。他从此不离黄姚,读书讲学,为孩童稚子开蒙启智,研习岐黄之术,为乡人邻里治病祛疾,每天做着琐碎的小事,袍袖间常年笼着书香、药香,却也腹内自“乾坤”。也许在他看来,济世与渡人本来殊途同归。古光庭,黄姚人,清同治年贡生,筹资在古家祠堂的场地上建起了黄姚初等小学堂并亲任校长,草根百姓奔走相告,庆幸有了就近便宜读书的机会。6年后,他将初等小学扩升为高等小学,接纳了更多平民学生。家族祠堂变成公益学堂,香火供奉换作了书声琅琅,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承继与告慰?数风流人物,怎么能少了古戏台楹联匾额的作者。林作楫,黄姚人,28岁乡试及第,此后从“山林”走向“廊庙”。林作楫仁人爱民,有一年大旱粮荒,他为及时救助百姓,毅然开仓救济,同僚唯恐落下“私开国库”的罪名,说要先奏报朝廷,他慨然道:“我等可待御批,饥民岂可待乎?”林作楫为官清廉,58岁病故于任所,家中一贫如洗甚至无法操办后事,得知此事,当地乡绅士民捐资购买了棺椁,百姓们扶老携幼赶来吊唁。如果要为“一等人”画像,就应该是梁端章、古光庭、林作楫他们的模样吧?在朝、在野,都可寻得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为文、为学、为官、为人,都能保持内心的清明澄澈。天地之大,景致之美,都是无与伦比的珍宝。无论身处庙堂之高,还是人在山林之远,此心都念兹在兹。反复咀嚼,我把这副楹联意译为:这世界如此美好,我希望自己做一个美好的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以一己之力为这世界更添美好。
继续前行,但见一座石墙间立起的门楼,“亦孔之固”匾额下是一副楹联:珠水横襟无限碧,武峰隔岸有馀青。“亦孔之固”出自《诗经·天保》,上句是“天保定尔”,暗指黄姚得天独厚的禀赋,与联中的“水、碧、峰、青”相互照应。
黄姚水系发达,宝珠江、小珠江、兴宁河、姚江从北向南穿境而过,依次汇合,入桂江、通西江、经珠江出海。“珠水”既指楼门前以“珠”为名的溪流,也包括古镇内四通八达的整个水系,更暗指数百里之外奔赴大海的珠江,阔远的胸襟,当之无愧配得上“无限碧”的高度评价。黄姚的兴盛,与水息息相关。清代康熙至乾隆、嘉庆时期,两广商贾往来互市,绸缎、海味、大米、瓷器、木材船载舟送,络绎不绝。地处珠江流域,黄姚的商业借此得到发展,畅通的水路交通带给古镇源源不断的财富。此外,黄姚有飞瀑石泉可赏心,有水库山塘可蓄鱼,有古井流池可饮用,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滋养出水灵灵的古镇。黄姚人对水也有着不同寻常的情愫,在水边桥头建起了16座社庙,敬拜与水有关的神,如北帝、水观音、神龙等,古人以这样的方式感念水的恩泽。
隔着“珠水”,“武峰”与门楼遥遥相望。山峰分东西两峰,东山匍匐如龟,西山逶迤似蛇,恰似民间传说中真武大帝身边侍立的神龟、灵蛇二将,因此得名真武山。黄姚人尊崇真武,也懂得道法自然。楹联所在的门楼高3米,楼下通道有石阶9级,暗含了三生万物、九九归一的道家哲学,用一种隔岸致敬真武山的方式,生动直观地阐释了万事万物循环往复、无穷无尽的发展运动过程。清乾隆年间,为保毓秀钟灵,黄姚人在真武山勒石刻碑,规定不得私行刀斧凿石伐木,违者罚银三两六分,有举报抓获违犯者,奖银三分。这样的“环保法规”,在黄姚史志里比比皆是。从朴素的发展观和生态观出发,黄姚人顺着拔地而起的山势盖起房舍,与泉流比邻而居,任由倚墙而立的老树放纵生长,铺路遇到大石就拐个弯,古镇内百年以上的古树就有60棵,更随处点缀着野花、奇石、天生桥,一幅人与自然共生的和谐景象。
爱绿护绿的优秀传统,成就了黄姚的青葱翠碧。联尾“馀青”一语双关,“馀青”者,“余庆”也。《易经》曰:“积善人家,必有余庆。”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福泽后人。如今的古镇人,靠着这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开民宿、办饭馆、卖特产,吃上了生态旅游饭,实现了先人当年门有“余庆”的吉祥祈盼。
楹联里的黄姚,丰富多彩,立体多面。读了“久坐不知红日到,闲来偏笑白云忙”,我以为黄姚是个散淡闲适的活神仙,打打坐,发发呆,忘了日上三竿,管它白云苍狗。可是,“升恒有象开街胜,平正无偏道路尊”偏又告诉我,黄姚是位规矩有度的监理人。古镇保留有主街8条,支巷15条,呈篦子样式布局,街街有门楼,巷巷有关防;古民宅255座,户户有前厅、后门,立面如出一辙,高度统一的建筑设计历经宋、元、明、清、民国至今不曾改变,非代代古镇人照章照规、同心同力不可,在组织动员机制松散的古代,黄姚做到了。“忠厚谦和绵世泽,俭勤仁让绍家声”使我知道,黄姚是淳朴传统的。镇子里现存11家宗祠,家家宗祠都有多副祠联,每副祠联都是一部微缩的家族史、道德经,谆谆告诫子孙弘扬祖德、孝老爱亲、耕读传家、光耀门楣。在重血脉、重家风的文化基因维系下,黄姚多姓氏、多民族、多族群世代和睦相处,馨香不断。“江河日下凭谁挽,砥石中流待我为”更让我看到,黄姚是壮怀激烈的。楹联旁,江流砥石依旧,我仿佛看见,风雨飘摇的岁月里,开明绅士叶凤廷,为抗日统一战线奔走呼号,筹集黄金20两;红色家族贝氏,满门14人加入武工队英勇斗争;抗日将士李延祚,从黄姚走出的长沙会战守城某师副师长,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坚守……一个个血性男儿,铮铮铁骨,担当起了家与国、道与义。“风醇共藉平安福,世界咸歌大有秋”告诉我一个知足常乐的黄姚,年景风调雨顺,金秋粮食丰收,就能让她欢喜歌唱。“登千仞壁心先到,上一层楼眼更舒”更告诉我一个奋发进取、永不止步的黄姚——清晨,登东潭岭看日出东方,万道霞光下,景城相融,文旅相生,山水相映;夜晚,上龙鳞台极目远眺,星辰璀璨,万家灯火,一股生机和力量在静好中酝酿——我相信,接续昨天的古镇楹联,明天的黄姚篇章将展开新的更为宏大的叙事。
(作者简介:杨剑华,瑶族,祖籍湖南江华,现居广西贺州,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民族文学》《中国报告文学》《曲艺》等刊,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杂文选刊》《中国年度散文》等选本,曾获中国曲艺牡丹奖提名、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