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缘(朵云轩秋拍金石缘专场来袭)

中国篆刻印章可谓方寸之地,气象万千,而所有的篆刻印章品种里,有一类闲章,特别被收藏家所看好。12月16日举办的朵云轩2023秋拍《金石缘—名家篆刻暨古名砚》专场中,将呈现多方由近现代名家所刻的闲章,其中的文化底蕴、背后故事以及想象空间,值得再三品味。我们就此采访了朵云轩拍卖金石板块负责人袁慧敏先生。

闲章内容多半为金句清 徐三庚刻闲章“紫阳夫子是同乡“2.7×2.7×5.3 cm

袁慧敏先生长期从事中国篆刻印章文化的推广,在业内,有着“大金石文化金牌推手”之称。据他介绍,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上,金石印章一直在走稳步向上的“独立行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现代名家篆刻,特别是这些名家所刻的闲章。

所谓“闲章”,就是有实际用途(姓名章、藏书章、官职章)之外的印章,统称“闲章”。

以前的人请名家刻闲章,内容多半取自古代诗文、格言吉语,用刻在印章上的金句来自我勉励或自我警示。

民国 金拱北刻闲章“茗簃” 2.6×1.4×5.8 cm

比如本次朵云轩2023秋拍“金石缘”专场中,就有“西泠八家”之一赵次闲刻的“老复丁”,“晚清六家”之一徐三庚刻的“紫阳夫子是同乡”,篆刻“黟山派”一代宗师黄士陵刻的“侠骨禅心”、“曾读数行书”,海派书画第一代领军人物吴昌硕刻的“道法自然”,西泠印社元老童大年刻的“名利共休”,吴昌硕弟子徐星州刻的“娱乐无疆”,张寒月刻的“梦幻泡影”等。

民国 李尹桑刻自用闲章"岁寒堂“ 2.1×2.1×2.7 cm品读闲章,有文化滋养之功效

袁慧敏先生认为,这些闲章出自不同名家,篆刻风格各领风骚,闲章内容也大有深意,用语多半古雅,品读闲章,有着文化滋养的功效。

比如赵次闲刻的“老复丁”就是年老而复壮盛之意,这比送人一句“老当益壮”有品位多了。

黄士陵刻的“曾读数行书”,听上去是读书多而自谦的意思,其实这句话出自元代诗人吕思诚的《戏诗》,“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意思是读书人宁可当衣服换钱度日,也不去做那些不该做的事。换句话说,就是读书人应该有底线思维。这句话对后人有着莫大的警示作用。

清 黄士陵刻闲章对印“侠骨禅心”、“曾读数行书” 3.2×3.2×9 cm.×2吴昌硕闲章的天花板

本次金石缘专场中最大亮点当属吴昌硕刻闲章“道法自然”,这方章被誉为“吴昌硕闲章的天花板”。为什么这样说?

袁慧敏先生解释说,吴昌硕不但是海派绘画也是中国近代篆刻艺术的一代宗师。这方吴昌硕刻的“道法自然”闲章,材质本身就很不错,属于老坑封门青质地,色泽青白中泛黄,质地细结温润,包浆纯稳。

清 吴昌硕刻闲章“道法自然” 2.7×2.7×6 cm

“道法自然”四字,浑厚高古,郁勃苍劲,一看就知道是吴昌硕先生盛年的经典之作。而且,此印经名家递藏,流传有序,至少有十次出版著录。

“道法自然”是老子哲学的重要思想,意思就是人要遵循自然规律。吴昌硕这方闲章是刻给张弁群的,张弁群是民国时期一位金石鉴藏大家。他是浙江湖州人,其家族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望族、湖州南浔“四象”之一的张家,其堂兄张钧衡是近代著名实业家、藏书家,二弟张静江,是中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张弁群素来喜欢吴昌硕的篆刻,他收藏了吴昌硕印章100多方,还专门出了印谱。“道法自然”这方闲章是吴昌硕和张弁群艺术交流史的见证。

慈禧侄子的“小作文”刻在闲章上

但这方闲章除了吴昌硕和张弁群的故事之外,还套着一个故事。

吴昌硕这方闲章的落款并没有按常规刻在印边上,而是刻在了印的顶部。因为这方印的四周都刻满了字,是原来印的主人师孟居士所刻的一篇“小作文”——

余家有园曰漪园,历百余年矣,每于春月杏花开时,与二三知己畅饮于诗梦斋中。今经大劫,余移于北城,园林如故,居非其人也,辛丑正月,随斋夜坐,偶有所感,以刻是印,师孟居士并记。

这个师孟居士其实大有来头,此君原名叶赫那拉·佛尼音布,是晚清三朝两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瑞麟之子、慈禧太后的侄子。辛亥革命后,他改名叶潜,字赫伏,号诗梦。

叶潜与詹天佑是同学,他也是近代一位琴艺大家,他收藏的古琴更是冠绝一时,多达100多具,尤以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九霄环佩”最为珍贵(据说价值4亿元),被誉为“古琴至宝”。

这方印原本是叶潜的,他在印的四周刻写了他昔日的生活状态,遭逢的变故,以及如今的心态。

至于原本的印面,是本来就空着,还是张弁群得到此印后请吴昌硕磨去重刻了“道法自然”,那就无从考证了。

而吴昌硕刻的“道法自然”与叶潜的“小作文”配在一起,也大有想象空间。闲章的魅力,于此印中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