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
江洪港“观海长廊”坐落在渔港码头的西岸,从老码头向西延伸了十余里,沿岸顺势而建,蜿蜒壮观。(11月17日《湛江日报》)
要不是湛江日报报道,相信不少湛江人都不知道,原来在遂溪江洪港也有条“观海长廊”。连日来,一份“湛江玩海地图”在互联网上引起了网友关注。赤坎金沙湾、霞山观海长廊、坡头南三“风车海”、雷州天成台、遂溪角头沙、徐闻“爱情角”……各有特色不重样,无怪乎网友感叹:“湛江的海,满足了我对海的所有念想。”
靠海吃海,靠山吃山,再普通不过的大白话说的是对资源的利用,做旅游的文章同样如此,“海”就是湛江旅游的最大资源、最大卖点。如何下好“靠海圈粉”这盘棋,值得深思。走好这步棋,离不开带“三点水”的几个关键。
一是“渔”。“吃海鲜,到湛江。”手握“中国对虾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水产预制菜之都”等诸多金招牌的湛江,是每一个“吃货”实现“海鲜自由”的首选。“正月虾姑二月蟹,三月咖蛪无人买。四月海螺五月鱿,六月生蚝瘦过头。七月石斑八月虾,黄油重皮肥到家。九月泥猛与金仓,马鲛马友成条劏。十月黄花和石头,斋鱼黄鱼肥流油。冬月泥丁来过节,沙虫白仓发请帖。腊月骨鳝与章鱼,鱼虾蟹鲎齐拜年。”这首在湛江流传甚广的民谣,道尽了湛江人吃海鲜的“心得”——有应时而食的精准把握,更有食不厌精的极致追求。以海鲜为主角,以文化为灵魂,打造精品“渔家乐”美食街、“渔文化”特色村,把一个“鲜”字作为旅游主题作推广,大有可为。
二是“滩”。湛江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岛、北部湾城市群的交汇处。从旅游市场的层面来看,更是连接粤琼海洋旅游的纽带。大湾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社会经济要素活跃,居民的旅游消费需求旺盛。而海南更多以休闲度假为主,游客的体验时间长,环岛旅游是一大特色。如果作为“一程多站”开发,对比周边沿海城市,湛江最具辨识度的资源之一,正是“滩”。一方面,有金沙湾、渔港公园、天成台等备受欢迎的打卡点;另一方面,“红树林之城”、候鸟“同框”等新兴“爆款”,也为湛江的海滩带来了新的吸引力。接下来,应该在提升海滩旅游的趣味性、体验感、舒适度上下功夫。
三是“流”。文旅推介,需善用流量。如何用好社交媒体“流量”,带动海洋旅游的“增量”,是我们面临的一大课题。无论是打造“水上运动之城”,还是继续开发“海岛串链游”,激活海洋旅游资源,都需要在提升知名度上做文章。从目前来看,海滨和海岛旅游目的地多以吹海风、观海景、洗海澡和吃海鲜为主,“海海雷同”特征还是比较明显。湛江要在周边一众海滨城市中“突围而出”,就一定要懂得借“流量”之力来扩大游客“增量”。
本文来自【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